医用包装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6158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医用包装盒,包括外盒、内盒组件及外盒密封纸,所述外盒具有顶侧开口的收容腔,所述内盒组件收容在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外盒具有由围设在所述收容腔周围的侧壁顶缘向外延伸的第一顶缘,所述外盒密封纸与所述第一顶缘粘合连接以密封所述收容腔,所述内盒组件的边缘与所述外盒位于收容腔周围的侧壁之间形成有一插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医用包装盒具有形成于内盒组件的边缘与外盒位于收容腔周围的侧壁之间的插入口,可供操作者的手指进入而方便地将内盒组件自外盒中取出。指进入而方便地将内盒组件自外盒中取出。指进入而方便地将内盒组件自外盒中取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用包装盒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包装盒,属于医疗器械包装


技术介绍

[0002]中国专利公告第2756172号揭示的一种医用包装盒,包括外盒、内盒、内盒盖、内盒密封纸及外盒密封纸,内盒设有凹室,内盒盖嵌装在凹室内,内盒顶侧设有向四周凸伸的内盒抛边,内盒密封纸与内盒抛边粘合以密封内盒凹室,内盒、内盒盖及内盒密封纸形成内盒组件。外盒设有容纳腔,内盒组件整体容置在容纳腔内,外盒顶侧设有向四周凸伸的外盒抛边,外盒密封纸与外盒抛边粘合以密封收容腔。但是,该医用包装盒的内盒抛边贴合收容腔的内壁,导致操作者要将内盒从外盒的收容腔内取出比较困难。
[0003]因此,确有必要针对现有的医用包装盒进行改进,以克服现有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方便的取出内盒组件的医用包装盒。
[0005]本技术的医用包装盒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医用包装盒,包括外盒、内盒组件及外盒密封纸,所述外盒具有顶侧开口的收容腔,所述内盒组件收容在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外盒具有由围设在所述收容腔周围的侧壁顶缘向外延伸的第一顶缘,所述外盒密封纸与所述第一顶缘粘合连接以密封所述收容腔,所述内盒组件的边缘与所述外盒位于收容腔周围的侧壁之间形成有一插入口。
[0006]进一步的,所述内盒组件包括内盒及内盒盖,所述内盒设有内凹腔,所述内盒盖嵌装在所述内凹腔内,所述内盒具有由位于内凹腔四周的侧壁顶缘水平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二顶缘,所述插入口是由所述第二顶缘与所述外盒位于收容腔周围的侧壁之间形成的。
[0007]进一步的,所述内盒的第二顶缘设有若干拐角,所述外盒设有分别收容若干所述拐角的若干倒角,若干所述拐角中其中一个为斜拐角,所述外盒与所述斜拐角相应的倒角大致呈直倒角状设置,所述插入口形成于所述直倒角与所述斜拐角之间。
[0008]进一步的,所述外盒具有位于收容腔顶部并用于支撑所述内盒的第二顶缘的下沉台阶,所述下沉台阶下沉形成有位于所述插入口下方处的避让部。
[0009]进一步的,所述外盒具有位于收容腔顶部并用于支撑所述内盒的第二顶缘的下沉台阶,所述下沉台阶在所述插入口下方处断开。
[0010]进一步的,所述外盒的第一顶缘设有第一下沉部,所述外盒密封纸覆盖在所述第一下沉部的上方,所述外盒密封纸与所述第一下沉部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
[0011]进一步的,所述外盒设置第一下沉部的角落呈斜倒角状设置,所述第二顶缘设有与所述角落互配的定位边。
[0012]进一步的,所述内盒组件还包括内盒密封纸,所述内盒密封纸与所述第二顶缘粘合连接密封所述内凹腔。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顶缘设有第二下沉部,所述内盒密封纸覆盖在所述第二下沉
部的上方,所述内盒密封纸与所述第二下沉部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
[0014]进一步的,所述外盒具有位于收容腔顶部并用于支撑所述内盒的第二顶缘的下沉台阶,所述下沉台阶设有支撑所述第二下沉部的凹陷部。
[0015]进一步的,所述内盒具有由位于所述内凹腔底部的底壁凹陷形成的容置腔,所述内盒位于容置腔周侧的侧壁设有若干加强部。
[0016]进一步的,所述内盒的容置腔包括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主腔及两个沿其宽度方向延伸的两个次腔,两个所述次腔均与所述主腔连通,至少一个所述次腔的深度与所述主腔的最大深度相同。
[0017]进一步的,所述内盒盖的边缘设有多个凹口,所述多个凹口均与内盒的容置腔相应部位连通。
[0018]进一步的,所述多个凹口均与所述内盒的容置腔的次腔连通。
[0019]本技术的医用包装盒具有形成于内盒组件的边缘与外盒位于收容腔周围的侧壁之间的插入口,操作者的手指可以进入以方便地将内盒组件自外盒中取出。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医用包装盒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0021]图2为图1中的医用包装盒的立体分解图。
[0022]图3为图2中的医用包装盒的内盒组件、外盒及外盒密封纸的立体分解图。
[0023]图4为图3中内盒组件及外盒的立体组合图。
[0024]图5沿图4中的A

A线的简化剖面示意图。
[0025]图6为图3中内盒组件的内盒及内盒盖的立体组合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医用包装盒100、外盒1、插入口10、收容腔11、下沉台阶111、避让部112、凹陷部113、凸包114、第一顶缘12、第一下沉部121、凸点122、内盒组件200、内盒2、第二间隙20、容置腔21、加强部211、主腔212、次腔213、第二顶缘22、斜拐角221、定位边222、第二下沉部223、突点224、内凹腔23、底壁231、扣位24、缓冲空隙25、内盒盖3、定位腔31、凹口 32、内盒密封纸4、外盒密封纸5。
具体实施方式
[0028]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装置、系统、设备和方法的例子。
[0029]参考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医用包装盒100的一个实施方式包括外盒1、内盒2、内盒盖3、内盒密封纸4及外盒密封纸5。内盒2、内盒盖3 及内盒密封纸4组设形成内盒组件200。外盒1具有顶侧开口的收容腔11。内盒组件200收容在外盒1的收容腔11中,外盒密封纸5覆盖外盒1的顶侧以密封位于收容腔11中的内盒组件200。内盒2设有容置腔21,用于容置医用外科器械,例如一次性脑手术管道牵开器(未图示)。内盒盖3盖合在内盒2的顶侧,以限制收容在容置腔21内的医用外科器械(未图示)与内盒2 在竖直方向的运动。内盒密封纸
4覆盖在内盒2的顶部,以将医用外科器械密封在容置腔21内。外盒1、内盒2及内盒盖3均为塑胶材质注塑形成。
[0030]参考图4及图5所示,图4为内盒组件200放置在外盒1内的立体组合图,也即医用包装盒100移除外盒密封纸5后的组合图,图5为图4中A

A 线的剖面图。内盒组件200收容在外盒1的收容腔11内。外盒1设有又位于收容腔11周围的侧壁顶缘向四周延伸的第一顶缘12,外盒1的第一顶缘12 与外盒密封纸5粘合连接以密封外盒1的收容腔11。内盒组件200的边缘与外盒1位于收容腔11的周围的侧壁之间形成一插入口10。在本实施方式中,外盒1大致为顶部开口的矩形状构造。内盒组件200的顶面大致为矩形,插入口10位于外盒1位于收容腔11内的一个角落处。设计时,插入口10的尺寸应允许手指或手指尖进入收容腔11内。使用者在撕开外盒密封纸5后,可借助手指伸入插入口10内再上扣即可整体取出内盒组件200,借助插入口10 可以非常方便地取出内盒组件200。另外,在产品组装生产过程中,组装工人可以凭借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包装盒,包括外盒(1)、内盒组件(200)及外盒密封纸(5),所述外盒(1)具有顶侧开口的收容腔(11),所述内盒组件(200)收容在所述收容腔(11)内,所述外盒(1)具有由围设在所述收容腔(11)周围的侧壁顶缘向外延伸的第一顶缘(12),所述外盒密封纸(5)与所述第一顶缘(12)粘合连接以密封所述收容腔(1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盒组件(200)的边缘与所述外盒(1)位于收容腔(11)周围的侧壁之间形成有一插入口(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盒组件(200)包括内盒(2)及内盒盖(3),所述内盒(2)设有内凹腔(23),所述内盒盖(3)嵌装在所述内凹腔(23)内,所述内盒(2)具有由位于内凹腔(23)四周的侧壁顶缘水平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二顶缘(22),所述插入口(10)是由所述第二顶缘(22)与所述外盒(1)位于收容腔(11)周围的侧壁之间形成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盒(2)的第二顶缘(22)设有若干拐角,所述外盒(1)设有分别收容若干所述拐角的若干倒角,若干所述拐角中其中一个为斜拐角(221),所述外盒(1)与所述斜拐角(221)相应的倒角大致呈直倒角状设置,所述插入口(10)形成于所述直倒角与所述斜拐角(221)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盒(1)具有位于收容腔(11)顶部并用于支撑所述内盒(2)的第二顶缘(22)的下沉台阶(111),所述下沉台阶(111)下沉形成有位于所述插入口(10)下方的避让部(112)。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盒(1)具有位于收容腔(11)顶部并用于支撑所述内盒(2)的第二顶缘(22)的下沉台阶(111),所述下沉台阶(111)在所述插入口(10)下方处断开。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盒(1)的第一顶缘(12)设有第一下沉部(121),所述外盒密封纸(5)覆盖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俊波彭超孙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莱新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