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气杆的一端与坐垫的下端连接,气杆的另一端与背靠框架连接;背靠连接于背靠框架;腰靠连接于背靠框架;腰靠调节器与腰靠连接,腰靠调节器控制腰靠相对背靠框架沿前后上下方向移动;头枕主连接件连接于背靠框架的上端;头枕副连接件连接于头枕主连接件;头枕连接于头枕副连接件;两扶手主连接件分别连接坐垫的两端;每一扶手副连接件连接一扶手主连接件。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调节背靠框架的转动、腰靠的上下前后移动、头枕的上下移动和转动、扶手的上下移动和转动。移动和转动。移动和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
[0001]本技术涉及家具办公用品的
,尤其涉及一种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办公环境要求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的健康情况,因此座椅在市场上的种类越来越多,在考虑外观的同时,也更注重功能。但现有的座椅存在如下缺点:
[0003](1)由于人们坐着身体前倾的时候,脊柱将承受体重的250%的压力,所以腰部的支撑尤为重要,但现有的座椅鲜有能够调节腰靠。
[0004](2)现有座椅靠背后仰的时候,把手无法一同后仰,无法给予手臂更好的支撑。
[0005](3)现有座椅靠背和坐垫采用螺钉连接,长时间的靠背调节会导致螺钉松动等的不良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其中,包括:椅脚;坐垫,所述坐垫连接于所述椅脚的上端;背靠框架,所述背靠框架与所述坐垫连接;气杆,所述气杆的一端与所述坐垫的下端连接,所述气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背靠框架连接,所述气杆驱动所述背靠框架相对所述坐垫转动;背靠,所述背靠连接于所述背靠框架;腰靠,所述腰靠连接于所述背靠框架;腰靠调节器,所述腰靠调节器与所述腰靠连接,所述腰靠调节器控制所述腰靠相对所述背靠框架沿前后上下方向移动;头枕主连接件,所述头枕主连接件连接于所述背靠框架的上端;头枕副连接件,所述头枕副连接件连接于所述头枕主连接件,并相对所述头枕主连接件沿上下方向移动;头枕,所述头枕连接于所述头枕副连接件,并相对所述头枕副连接件转动;两扶手主连接件,两所述扶手主连接件分别连接所述坐垫的两端,并相对所述坐垫转动;两扶手副连接件,每一所述扶手副连接件连接一所述扶手主连接件,并相对所述扶手主连接件沿上下方向移动。
[0009]上述的一种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其中,所述背靠框架的下端两侧形成背靠框架凸起,两所述背靠框架凸起与所述坐垫通过连接件连接。
[0010]上述的一种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其中,还包括:椅托,所述椅托连接于所述坐垫的下端,所述气杆的一端与所述椅托的下端连接,所述气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背靠框架的下端连接。
[0011]上述的一种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其中,所述腰靠正对所述背靠框架的端面形成腰靠凸起,所述背靠框架正对所述腰靠的端面沿上下方向开设滑槽,所述腰靠凸起设于所述滑槽内并与所述腰靠调节器连接。
[0012]上述的一种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其中,所述头枕主连接件的下端连接于所述背靠框架的上端,所述头枕主连接件的上端至其内部开设凹槽,所述头枕主连接件沿上下方
向还开设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凹槽连通。
[0013]上述的一种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其中,所述头枕副连接件沿上下方向开设滑竿,所述头枕副连接件的下端插入所述凹槽内,并且所述滑竿设于所述滑槽内。
[0014]上述的一种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其中,所述头枕主副接件的上端两侧形成头枕副连接件凸起,两所述头枕副连接件凸起与所述头枕通过连接件连接。
[0015]上述的一种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其中,每一所述扶手主连接件的下端与一所述背靠框架凸起匹配连接,所述背靠框架相对所述坐垫转动并带动两所述扶手主连接件转动。
[0016]上述的一种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其中,每一所述扶手副连接件包括:扶手副连接件一,所述扶手副连接件一与所述扶手主连接件的上端连接,所述扶手副连接件一沿上下方向还开设齿形凹槽;扶手副连接件二,所述扶手副连接二套设于所述扶手副连接件一,并且所述扶手副连接二通过扶手副连接件三设于所述齿形凹槽内。
[0017]上述的一种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其中,所述坐垫为高密度泡棉。
[0018]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0019](1)通过气杆的设计,气杆直接与椅托、背靠框架连接,气杆的伸缩直接能够驱动背靠框架相对坐垫转动,有效地增加背靠框架与坐垫连接处的使用时效。
[0020](2)通过腰靠与腰靠调节器的设计,使得调节腰靠调节器,能够沿上下前后方向调节腰靠,来满足不同人群、不同状态时的舒适度。
[0021](3)通过头枕主连接件与头枕副连接件的设计,利于滑竿与滑槽之间的卡位连接,能够沿上下方向调节头枕。
[0022](4)通过头枕与头枕副连接件的设计,便于转动头枕的角度,满足不同的需求。
[0023](5)通过扶手下端与背靠框架凸起匹配连接,使得转动背靠框架时,能够带动两个扶手同时转动,以此给予手臂更好的支撑。
[0024](6)通过扶手副连接件的设计,便于沿上下方向调节扶手的高度。
[0025](7)坐垫采用高密度泡棉,有效地减少尾椎骨的压力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的使用状态图;
[0028]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的爆炸图;
[0029]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中扶手的爆炸图;
[0030]图5是本技术的一种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中扶手的示意图;
[0031]图6是本技术的一种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中头枕的爆炸图;
[0032]图7是本技术的一种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0033]图8是本技术的一种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中头枕与背靠框架的安装示意图;
[0034]图9是本技术的一种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中腰靠与背靠框架的安装示意图。
[0035]附图中:10、椅脚;20、坐垫;21、椅托;30、气缸;40、脚垫;50、气杆;60、背靠框架;61、背靠框架凸起;62、滑槽;63、凹槽;70、背靠;71、背靠前部件;72、背靠后部件;80、腰靠;81、腰靠前部件;82、腰靠中部件;83、腰靠后部件;84、腰靠凸起;90、腰靠调节器;100、头枕
主连接件;101头枕主连接件前片;102、头枕主连接件后片;103、凹槽;104、滑槽;200、头枕副连接件;201、滑竿;202、头枕副连接件凸起;300、头枕;301、头枕前片;302、头枕后片;400、扶手主连接件;401、扶手主连接件一;402、扶手主连接件二;403、凸起;404、扶手主连接件三;405、扶手主连接件四;406、扶手主连接件五;500、扶手副连接件;501、扶手副连接件一;502、扶手副连接件二;503、扶手副连接件三;504、齿形凹槽;505、扶手副连接件四;506、扶手副连接件五;507、扶手副连接件六;508、扶手副连接件七。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椅脚;坐垫,所述坐垫连接于所述椅脚的上端;背靠框架,所述背靠框架与所述坐垫连接;气杆,所述气杆的一端与所述坐垫的下端连接,所述气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背靠框架连接,所述气杆驱动所述背靠框架相对所述坐垫转动;背靠,所述背靠连接于所述背靠框架;腰靠,所述腰靠连接于所述背靠框架;腰靠调节器,所述腰靠调节器与所述腰靠连接,所述腰靠调节器控制所述腰靠相对所述背靠框架沿前后上下方向移动;头枕主连接件,所述头枕主连接件连接于所述背靠框架的上端;头枕副连接件,所述头枕副连接件连接于所述头枕主连接件,并相对所述头枕主连接件沿上下方向移动;头枕,所述头枕连接于所述头枕副连接件,并相对所述头枕副连接件转动;两扶手主连接件,两所述扶手主连接件分别连接所述坐垫的两端,并相对所述坐垫转动;两扶手副连接件,每一所述扶手副连接件连接一所述扶手主连接件,并相对所述扶手主连接件沿上下方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靠框架的下端两侧形成背靠框架凸起,两所述背靠框架凸起与所述坐垫通过连接件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椅托,所述椅托连接于所述坐垫的下端,所述气杆的一端与所述椅托的下端连接,所述气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背靠框架的下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靠正对所述背靠框架的端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小冬,
申请(专利权)人:嘉元宠物科技嘉兴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