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5937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18
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即使是在从柔性印刷基板向显示基板上的栅极驱动电路和多个源极驱动电路元件供应控制信号的情况下,也能减小柔性印刷基板的宽度。显示装置(100)具备:显示基板(1)、多个源极驱动电路元件(41~44)、栅极驱动电路(51)和(52)以及多个栅极连接配线(60)。多个栅极连接配线(60)在俯视时从源极驱动电路元件(41~44)之间的元件间区域(R4)内穿过,并且从安装区域(R3)内穿过。连接到栅极连接配线(60)的栅极用端子(70)在从元件间区域(R4)去往FPC(2)的方向(Y2方向)上形成在与元件间区域(R4)相对的位置。区域(R4)相对的位置。区域(R4)相对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已知一种显示装置,其中,控制信号是在柔性印刷基板上的电路与显示基板之间发送和接收的。这种显示装置例如公开于专利文献1。
[0003]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显示装置设置有:2个栅极驱动器,其安装在显示基板上;漏极驱动器,其安装在显示基板上,俯视时为矩形形状;电源,其形成在柔性印刷基板上;以及控制信号配线。控制信号配线包含:将设置在矩形形状的漏极驱动器的一边侧的输出端子与2个栅极驱动器中的一个栅极驱动器连接的部分、以及从该输出端子穿过构成该漏极驱动器的芯片下方后从该漏极驱动器的另一边侧取出并连接到电源的部分。并且,在该显示装置中,从漏极驱动器内的控制器经由控制信号配线向栅极驱动器和电源中的每一个供应共用控制信号。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

10802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8]在此,在从柔性印刷基板向显示基板上的栅极驱动器(栅极驱动电路)和漏极驱动器(源极驱动电路元件)中的每一个供应控制信号的情况下,连接显示基板与柔性印刷基板的部分(配置端子的区域)会大型化,柔性印刷基板的宽度增大。特别是,当在显示基板上设置有多个源极驱动电路元件的情况下,柔性印刷基板的宽度显著增大。
[0009]因此,本公开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即使是在从柔性印刷基板向显示基板上的栅极驱动电路和多个源极驱动电路元件供应控制信号的情况下,也能减小柔性印刷基板的宽度。
[0010]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的第1方案的显示装置具备:显示基板,其具有形成有多个薄膜晶体管的显示区域;多个端子,其形成在上述显示基板,连接到柔性印刷基板;多个源极驱动电路元件,其安装在上述显示基板上,向上述多个薄膜晶体管供应源极信号,并且在俯视时,上述多个源极驱动电路元件中的至少一部分源极驱动电路元件配置在上述显示区域与上述多个端子之间;第1栅极驱动电路,其形成在上述显示基板,向上述多个薄膜晶体管中的至少1个薄膜晶体管供应栅极信号;多个连接配线,其将上述多个端子与上述第1栅极驱动电路连接,上述多个连接配线中的至少1个连接配线在上述显示基板内穿过元件间区域,上述元件间区域是俯视时上述多个源极驱动电路元件中的至少2个源极驱动电路元件之间的区域,并且,该多个连接配线中的至少1个连接配线在上述显示基板中从配置有
上述多个源极驱动电路元件中的一个源极驱动电路元件的安装区域内穿过,上述多个端子中的连接到穿过上述元件间区域的连接配线的端子在从上述元件间区域去往上述柔性印刷基板的方向上形成在与上述元件间区域相对的位置。
[0012]专利技术效果
[0013]在上述构成的显示装置中,连接到第1栅极驱动电路的连接配线穿过源极驱动电路元件的安装区域,并且穿过相邻的源极驱动电路元件之间的元件间区域,该连接配线所连接的端子形成在与该元件间区域相对的位置。从而,与上述端子设置在与比多个源极驱动电路元件靠外侧的区域相对的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配置端子的区域的宽度(柔性印刷基板的宽度)。其结果是,即使是在从柔性印刷基板向显示基板上的栅极驱动电路和多个源极驱动电路元件供应控制信号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小柔性印刷基板的宽度。并且,与连接配线绕过源极驱动电路元件的安装区域而形成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显示基板小型化。
附图说明
[0014]图1A是示出1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构成的俯视示意图。
[0015]图1B是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沿着YZ平面的截面示意图。
[0016]图1C是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沿着XZ平面的截面示意图。
[0017]图2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源极驱动电路元件、连接配线以及端子的配置关系的俯视示意图。
[0018]图3是用于说明显示基板的安装区域的构成的图。
[0019]图4是示出分支部的构成的俯视图。
[0020]图5是栅极连接配线的截面图。
[0021]图6是用于说明像素电极和薄膜晶体管的连接关系的图。
[0022]图7是用于说明栅极驱动电路的图。
[0023]图8是用于说明栅极驱动电路的单位电路的电路图。
[0024]图9是栅极控制信号的定时图。
[0025]图10是静电通过部的俯视图。
[0026]图11是静电通过部和层间连接部的截面图。
[0027]图12是静电通过部的电路图。
[0028]图13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构成的图。
[0029]图14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安装区域的构成的图。
[0030]图15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构成的图。
[0031]图16是示出第1~第3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显示装置的构成的图。
[0032]附图标记说明
[0033]1、201、301

显示基板,1a

相对基板,1b

液晶层,1e

背光源,2

柔性印刷基板,12

薄膜晶体管,13

源极线,14

栅极线,41~44、241~245

源极驱动电路元件,51、52

栅极驱动电路,60

栅极连接配线,60a

端子用配线部分,60b

第1配线部分,60c

第2配线部分,60d

分支部,61a~61d、261a~261d

时钟配线,62a、62b、262a、262b

起始脉冲配线,63、263

低电位配线,70

栅极用端子,71

源极用端子,71a

源极控制信号配线,72、372

时钟端子,73、373

起始脉冲端子,74、374

低电位端子,80、280

检查用焊
盘,90

静电通过部,100、200、300、400

显示装置,151a~151d

薄膜晶体管(栅极驱动电路用薄膜晶体管),R1、R11、R21

端子区域,R3、R13a、R13b

安装区域,R4、R4a、R4b、R14a、R14b、R14c

元件间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对于图中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不重复其说明。此外,为了使说明便于理解,在以下参照的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显示基板,其具有形成有多个薄膜晶体管的显示区域;多个端子,其形成在上述显示基板,连接到柔性印刷基板;多个源极驱动电路元件,其安装在上述显示基板上,向上述多个薄膜晶体管供应源极信号,并且在俯视时,上述多个源极驱动电路元件中的至少一部分源极驱动电路元件配置在上述显示区域与上述多个端子之间;第1栅极驱动电路,其形成在上述显示基板,向上述多个薄膜晶体管中的至少1个薄膜晶体管供应栅极信号;以及多个连接配线,其将上述多个端子与上述第1栅极驱动电路连接,上述多个连接配线中的至少1个连接配线在上述显示基板内从元件间区域内穿过,上述元件间区域是俯视时上述多个源极驱动电路元件中的至少2个源极驱动电路元件之间的区域,并且,该多个连接配线中的至少1个连接配线在上述显示基板中从配置有上述多个源极驱动电路元件中的一个源极驱动电路元件的安装区域内穿过,上述多个端子中的连接到穿过上述元件间区域的连接配线的端子在从上述元件间区域去往上述柔性印刷基板的方向上形成在与上述元件间区域相对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还具备向上述多个薄膜晶体管中的至少1个薄膜晶体管供应栅极信号的第2栅极驱动电路,上述第1栅极驱动电路配置在上述显示基板中的与上述多个源极驱动电路元件相比靠一侧的部分,上述第2栅极驱动电路配置在上述显示基板中的与上述多个源极驱动电路元件相比靠另一侧的部分,上述多个连接配线中的至少1个连接配线包含:端子用配线部分,其连接到上述多个端子中的至少1个端子;第1配线部分,其连接到上述第1栅极驱动电路;第2配线部分,其连接到上述第2栅极驱动电路;以及分支部,其从上述端子用配线部分分支为上述第1配线部分和上述第2配线部分,上述分支部配置在上述元件间区域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上述分支部包含在上述显示基板的表面露出的检查用焊盘。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还具备连接到穿过上述元件间区域的连接配线的检查用焊盘,上述检查用焊盘配置在上述元件间区域。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上述多个连接配线中的至少2个连接配线从上述安装区域内穿过,在穿过上述安装区域的上述多个连接配线中的至少2个连接配线之间还具备使静电通过的静电通过部,上述静电通过部配置在上述安装区域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还具备:
相对基板,其与上述显示基板相对;液晶层,其封入于上述显示基板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浅井芳启小笠原功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