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相冗余电机均衡电感的绕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5792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六相冗余电机均衡电感的绕线结构,包括:绕设在第一、第七绕线槽上的第一绕组;与第一绕组连接的第一p i n针;绕设在第五、第十一绕线槽上的第二绕组;与第二绕组连接的第二p i n针;绕设在第三、第九绕线槽上的第三绕组;与第三绕组连接的第三p i n针;绕设在第四、第十绕线槽上的第四绕组;与第四绕组连接的第四p i n针;绕设在第二、第八绕线槽上的第五绕组;与第五绕组连接的第五p i n针;绕设在第六、第十二绕线槽上的第六绕组;与第六绕组连接的第六p i n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各项绕组线圈在空间上圆周对称,间隔角度均衡布置,使得各相间的电感平衡。使得各相间的电感平衡。使得各相间的电感平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六相冗余电机均衡电感的绕线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
,特指一种六相冗余电机均衡电感的绕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六相冗余电机上的绕组采用跨3个槽距连接,具体绕组的绕线方式如图3和图4所示,定子铁心21上设有十二个绕线槽,U1设于第一绕线槽处,第一线槽和第四线槽间绕设第一绕组,V1设于第二绕线槽处,该第二绕线槽和第五绕线槽间绕设第二绕组,W1设于第三绕线槽处,该第三绕线槽和第留绕线槽间绕设第三绕组,U2设于第七绕线槽处,该第七绕线槽和第十绕线槽间绕设第四绕组,V2设于第八绕线槽处,该第八绕线槽和第十一绕线槽间绕设第五绕组,W2设于第九绕线槽处,该第九绕线槽和第十二绕线槽间绕设第六绕组。结合图5所示,当接通U1、V1以及W1时,第一绕组、第二绕组以及第三绕组分布在定子铁心的一侧,绕组的绕线通电后产生磁场,绕线的磁场间叠加形成电感,所以该种绕组结构存在相间电感值不平衡的缺陷。因此,急需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该相间电感值不平衡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六相冗余电机均衡电感的绕线结构,解决现有的绕组采用跨3个槽矩连接二存在的相间电感值不平衡的问题。
[0004]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六相冗余电机均衡电感的绕线结构,所述电机具有沿周向均匀布设的十二个绕线槽;所述绕线结构包括:
[0006]绕设在第一绕线槽和第七绕线槽上的第一绕组;
[0007]设于所述第一绕线槽处并与所述第一绕组连接的第一pin针;
[0008]绕设在第五绕线槽和第十一绕线槽上的第二绕组;
[0009]设于所述第五绕线槽处并与所述第二绕组连接的第二pin针;
[0010]绕设在第三绕线槽和第九绕线槽上的第三绕组;
[0011]设于所述第三绕线槽处并与所述第三绕组连接的第三pin针;
[0012]绕设在第四绕线槽和第十绕线槽上的第四绕组;
[0013]设于所述第四绕线槽处并与所述第四绕组连接的第四pin针;
[0014]绕设在第二绕线槽和第八绕线槽上的第五绕组;
[0015]设于所述第二绕线槽处并与所述第五绕组连接的第五pin针;
[0016]绕设在所述第六绕线槽和所述第十二绕线槽上的第六绕组;以及
[0017]设于所述第六绕线槽处并与所述第六绕组连接的第六pin针。
[0018]本技术六相绕组采用跨6个槽矩接线的方式绕设,各项绕组线圈在空间上圆周对称,间隔角度均衡布置,使得各相间的电感平衡。
[0019]本技术六相冗余电机均衡电感的绕线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绕组
至所述第六绕组均包括第一绕线和第二绕线,所述第一绕线和第二绕线分别绕设在对应的绕线槽上,且所述第一绕线和所述第二绕线连接。
[0020]本技术六相冗余电机均衡电感的绕线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绕组至所述第六绕组均包括一导线,所述导线绕设在对应的绕线槽上。
[0021]本技术六相冗余电机均衡电感的绕线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机包括定子铁心,所述定子铁心上设有所述的十二个绕线槽。
[0022]本技术六相冗余电机均衡电感的绕线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pin针至所述第六pin针设于所述定子铁心上;
[0023]所述定子铁心上还设有多个铜排,所述铜排与所述第一pin针至所述第六pin针采用一体注塑固定。
[0024]本技术六相冗余电机均衡电感的绕线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绕组至所述第六绕组均设有绕组引出线,所述绕组引出线与对应的铜排焊接。
[0025]本技术六相冗余电机均衡电感的绕线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第七绕线槽、第九绕线槽以及第十一绕线槽处绕设连接有第一线路。
[0026]本技术六相冗余电机均衡电感的绕线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第八绕线槽、第十绕线槽以及第十二绕线槽处绕设连接有第二线路。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六相冗余电机均衡电感的绕线结构的绕组接线原理图。
[0028]图2为本技术六相冗余电机均衡电感的绕线结构中接通一组三相pin针时绕线分布示意图。
[0029]图3为现有技术中绕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现有技术中绕组接线原理图。
[0031]图5为现有技术中接通一组三相pin针时绕线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3]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六相冗余电机均衡电感的绕线结构,用于解决现有绕组采用跨3个槽矩连接存在的相间电感值不平衡的问题。本技术的六相冗余电机均衡电感的绕线结构,对电机的相序(也即各pin针的位置)进行较长布置,采用6各槽矩接线,来保证各相之间的电感平衡。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一种六相冗余电机均衡电感的绕线结构进行说明。
[0034]参阅图1,显示了本技术六相冗余电机均衡电感的绕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图1,对本技术六相冗余电机均衡电感的绕线结构进行说明。
[0035]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六相冗余电机均衡电感的绕线结构中电机具有沿周向均匀布设的十二个绕线槽,该绕线结构包括第一绕组至第六绕组,第一pin针至第六pin针,结合图2所示,其中第一绕组绕设在第一绕线槽和第七绕线槽上,第一pin针U1设于第一绕线槽处并与第一绕组连接;第二绕组绕设在第五绕线槽和第十一绕线槽上,第二pin针V1设于第五绕线槽处并与第二绕组连接;第三绕组绕设在第三绕线槽和第九绕线槽上,第三pin
针W1设于第三绕线槽处并与第三绕组连接;第四绕组绕设在第四绕线槽和第十绕线槽上,第四pin针U2设于第四绕线槽处并与第四绕组连接;第五绕组绕设在第二绕线槽和第八绕线槽上,第五pin针V2设于第二绕线槽处并与第五绕组连接;第六绕组绕设在第六绕线槽和第十二绕线槽上,第六pin针W2设于第六绕线槽处并与第六绕组连接。
[0036]如图2所示,在接通U1、V1以及W1时,第一绕组、第二绕组以及第三绕组沿圆周均匀的分布在定子铁心的绕线槽上,如此各相间的绕组绕线长度相等,各相间绕线产生的电感平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机存在相间电感值不平衡的问题。
[0037]在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绕组至第六绕组均包括第一绕线和第二绕线,第一绕线和第二绕线分别绕设在对应的绕线槽上,且第一绕线和第二绕线连接。以第一绕组为例进行说明,第一绕组的第一绕线绕设在第一绕线槽上,第二绕线绕设在第七绕线槽上,该第一绕线和第二绕线连接。
[0038]在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绕组至第六绕组均包括一导线,该导线绕设在对应的绕线槽上。以第一绕组为例进行说明,第一绕组的导线绕设在第一绕线槽上,而后再绕设在第七绕线槽上,也即第一绕线槽和第七绕线槽上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六相冗余电机均衡电感的绕线结构,所述电机具有沿周向均匀布设的十二个绕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结构包括:绕设在第一绕线槽和第七绕线槽上的第一绕组;设于所述第一绕线槽处并与所述第一绕组连接的第一pin针;绕设在第五绕线槽和第十一绕线槽上的第二绕组;设于所述第五绕线槽处并与所述第二绕组连接的第二pin针;绕设在第三绕线槽和第九绕线槽上的第三绕组;设于所述第三绕线槽处并与所述第三绕组连接的第三pin针;绕设在第四绕线槽和第十绕线槽上的第四绕组;设于所述第四绕线槽处并与所述第四绕组连接的第四pin针;绕设在第二绕线槽和第八绕线槽上的第五绕组;设于所述第二绕线槽处并与所述第五绕组连接的第五pin针;绕设在所述第六绕线槽和所述第十二绕线槽上的第六绕组;以及设于所述第六绕线槽处并与所述第六绕组连接的第六pin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相冗余电机均衡电感的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组至所述第六绕组均包括第一绕线和第二绕线,所述第一绕线和第二绕线分别绕设在对应的绕线槽上,且所述第一绕线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金龙柯昌日田展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博邦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