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生产吹灌封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5770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生产吹灌封设备,包括挤出机、与挤出机连接的挤出模头、穿设于挤出模头中的灌针、位于挤出模头下方的瓶头模具、以及位于瓶头模具下方的瓶身模具和下夹持组件,下夹持组件设于第一升降机构上,瓶头模具和瓶身模具设于第二升降机构上,下夹持组件包括一对夹板,夹板的内侧设有瓶身定位槽,瓶身定位槽下方设有瓶头定位槽,瓶身定位槽和所述瓶头定位槽的侧边设有冷却通道。使用方法,挤出机挤出胚体,下夹持组件上升至瓶身模具之间封底胚体并向下动作,由瓶身模具和瓶头模具对胚体进行瓶身和瓶头成型,同时下夹持组件、瓶头模具和瓶身模具同步下降,在瓶身模具开模后瓶头模具开模前,下夹持组件上升至瓶身模具之间夹持瓶体。模具之间夹持瓶体。模具之间夹持瓶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生产吹灌封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食品、药品包装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连续生产吹灌封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吹灌封一体机为间歇式设备,生产工艺包括挤出、成型灌装和冲切等工位,成型模具在挤出工位接取切断挤出胚体,然后成型模具转移至灌装工位完成成型、灌装和封口工序,最后转移至冲切工位将产品与废料分离,生产效率偏低,同时生产过程中胚体的转移是在敞开状态下进行的,外部环境对于灌装液存在污染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污染风险的连续生产吹灌封设备。
[0004]本技术进一步提供一种连续生产吹灌封设备的使用方法。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连续生产吹灌封设备,包括挤出机、与挤出机连接的挤出模头、穿设于挤出模头中的灌针、位于挤出模头下方的瓶头模具、以及位于瓶头模具下方的瓶身模具和下夹持组件,所述下夹持组件设于第一升降机构上,所述瓶头模具和所述瓶身模具设于第二升降机构上,所述下夹持组件包括一对夹板,所述夹板的内侧设有瓶身定位槽,所述瓶身定位槽下方设有瓶头定位槽,所述瓶身定位槽和所述瓶头定位槽的侧边设有冷却通道。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瓶头模具上方设有上夹持组件,所述上夹持组件设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上。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用于向所述挤出模头所在的区域提供洁净气体的供气部件。r/>[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板连接有第一伸缩驱动件和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穿设于第一导向座中。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夹持组件包括一对楔形夹块,所述楔形夹块通过第二导向杆与第二伸缩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杆穿设于第二导向座中。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灌针包括灌针本体及用于安装灌针本体的灌针座,所述灌针本体与所述灌针座之间设有冷却套管,所述冷却套管下端的侧壁上设有通孔。
[0012]一种连续生产吹灌封设备的使用方法,挤出机挤出胚体,下夹持组件上升至瓶身模具之间封底胚体并向下动作,由瓶身模具和瓶头模具对胚体进行瓶身和瓶头成型,同时下夹持组件、瓶头模具和瓶身模具同步下降,在瓶身模具开模后瓶头模具开模前,下夹持组件上升至瓶身模具之间夹持瓶体。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具体步骤如下:
[0014]S1、挤出:挤出机将塑料原料转变为塑料流体,挤出模头将塑料流体挤出为胚体;
[0015]S2、胚体封底:第一升降机构带动下夹持组件上升至瓶身模具之间,下夹持组件夹持胚体,第一升降机构带动下夹持组件随胚体同步下降至初始位置;
[0016]S3、瓶身成型:瓶身模具合模并随胚体同步下降成型出瓶身,灌针下降至设定位置进行灌装,灌装完成后复位;
[0017]S4、瓶头成型:瓶头模具合模成型出瓶头,第一升降机构带动下夹持组件,同时第二升降机构带动瓶头模具和瓶身模具随胚体同步下降至设定位置;
[0018]S5、胚体夹持:瓶身模具开模,第一升降机构带动下夹持组件上升至瓶身模具之间,下夹持组件夹持成型后的瓶体,瓶头模具开模;
[0019]S6、复位:第二升降机构带动瓶头模具和瓶身模具上升至初始位置,第一升降机构带动下夹持组件移动至初始位置;
[0020]S7、循环进行步骤S3至S6直至完成生产或故障停机。
[002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下夹持组件位于瓶身模具下方时与瓶身模具的最大距离大于瓶头长度;步骤S3中,瓶身模具成型出瓶身的同时下夹持组件打开;步骤S5中,下夹持组件上升至初始位置,步骤S6中,下夹持组件移动距离为零。
[00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4中,瓶头模具合模成型出瓶头后,上夹持组件夹持胚体,然后第二升降机构带动瓶头模具、瓶身模具和上夹持组件随胚体同步下降至设定位置;
[0023]步骤S5中,瓶头模具开模后,上夹持组件打开;
[0024]步骤S6中,第二升降机构带动瓶头模具、瓶身模具和上夹持组件上升至初始位置。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公开的连续生产吹灌封设备,可以连续完成挤出、成型、灌装与封口工序,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且整个生产过程中胚体均处于封闭状态,避免了外部环境对于灌装药液的污染风险;下夹持组件在第一升降机构的带动下,可以上升至瓶身模具之间同时夹持固定住上方瓶体的瓶身和下方瓶体的瓶头,有效地避免瓶头模具、瓶身模具开合模时导致胚体、瓶体晃动,并且夹板内冷却通道通入的冷却液可以对成型后的瓶体进行冷却,有利于保证瓶体的一致性。
[0026]本技术公开的连续生产吹灌封设备的使用方法,连续进行挤出、成型、灌装与封口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且整个生产过程中胚体均处于封闭状态,避免了外部环境对于灌装药液的污染风险;下夹持组件上升至瓶身模具之间夹持固定住瓶体,有效地避免了瓶头模具、瓶身模具开合模时导致胚体晃动。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技术连续生产吹灌封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0029]图3是本技术中的上夹持组件和下夹持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4是本技术中的灌针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5是本技术中的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6是本技术中的挤出模头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7是本技术中的挤出模头挤出的胚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4]图8是本技术连续生产吹灌封设备的使用方法的过程示意图。
[0035]图中各标号表示:1、挤出机;2、挤出模头;3、灌针;31、灌针本体;32、灌针座;33、冷却套管;34、通孔;4、瓶头模具;5、瓶身模具;6、下夹持组件;61、夹板;62、瓶身定位槽;63、瓶头定位槽;64、冷却通道;65、第一伸缩驱动件;66、第一导向杆;67、第一导向座;7、上夹持组件;71、楔形夹块;72、第二导向杆;73、第二伸缩驱动件;74、第二导向座;8、第一升降机构;81、伺服电机;82、滚珠丝杆;83、丝杆螺母;9、第二升降机构;10、胚体;20、瓶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7]实施例一
[0038]图1至图7示出了本技术连续生产吹灌封设备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的连续生产吹灌封设备,包括挤出机1、与挤出机1连接的挤出模头2、穿设于挤出模头2中的灌针3、位于挤出模头2下方的瓶头模具4、以及位于瓶头模具4下方的瓶身模具5和下夹持组件6,下夹持组件6设于第一升降机构8上,瓶头模具4和瓶身模具5设于第二升降机构9上,下夹持组件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生产吹灌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挤出机(1)、与挤出机(1)连接的挤出模头(2)、穿设于挤出模头(2)中的灌针(3)、位于挤出模头(2)下方的瓶头模具(4)、以及位于瓶头模具(4)下方的瓶身模具(5)和下夹持组件(6),所述下夹持组件(6)设于第一升降机构(8)上,所述瓶头模具(4)和所述瓶身模具(5)设于第二升降机构(9)上,所述下夹持组件(6)包括一对夹板(61),所述夹板(61)的内侧设有瓶身定位槽(62),所述瓶身定位槽(62)下方设有瓶头定位槽(63),所述瓶身定位槽(62)和所述瓶头定位槽(63)的侧边设有冷却通道(6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生产吹灌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头模具(4)上方设有上夹持组件(7),所述上夹持组件(7)设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9)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生产吹灌封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芝仔许海文陈衡山
申请(专利权)人: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