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文辉专利>正文

一种医疗门诊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5745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15
一种医疗门诊床,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下床体、上床体、第一压紧夹、第二压紧夹、立板、塑料膜、塑料膜转筒和固定螺纹轴,下床体顶部设置有上床体,上床体前后两侧分别通过弹簧安装有第一压紧夹和第二压紧夹,塑料膜转筒两端均通过固定螺纹轴与立板建立转动连接,立板固定安装在上床体底部,塑料膜一端缠绕在塑料膜转筒上,另一端依次经过第一压紧夹和第二压紧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研发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诊疗床不方便清洁容易造成病人之间的交叉感染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床体顶部覆盖一层抛弃式一次性塑料膜的设计,使门诊床清洁起来更加便捷,适用于门诊日常接触大流量患者的情况。患者的情况。患者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疗门诊床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门诊用的诊疗床,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0002]在各大医院的门诊科室,诊疗床是必不可少医疗器械,对于需要紧急治疗的病人,如擦伤病人及摔伤病人等,或检查其它身体部位时,需要病人躺在诊疗床上来对其进行身体的治疗,由于门诊日常流动接触的患者数量大,且现有的诊疗床在多次接诊病人后会存在床面污染,同时面对被前面病人污染过、未清理干净并消毒的诊疗床很容易造成病人之间的交叉感染,增加病人之间的疾患传播的机会,使病人病情加重或患上新病,损害患者的利益。
[0003]因此,亟需提出一种新型的医疗门诊床,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研发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诊疗床不方便清洁容易造成病人之间的交叉感染的问题,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技术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技术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技术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技术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医疗门诊床,包括下床体、上床体、第一压紧夹、第二压紧夹、立板、塑料膜、塑料膜转筒和固定螺纹轴,下床体顶部设置有上床体,上床体前后两侧分别通过弹簧安装有第一压紧夹和第二压紧夹,塑料膜转筒两端均通过固定螺纹轴与立板建立转动连接,立板固定安装在上床体底部,塑料膜一端缠绕在塑料膜转筒上,另一端依次经过第一压紧夹和第二压紧夹。
[0007]优选的:所述固定螺纹轴上加工有螺纹,固定螺纹轴与立板螺纹配合。
[0008]优选的:所述上床体一侧底部与下床体顶部铰接。
[0009]优选的:还包括切割装置,切割装置安装在第二压紧夹上,所述切割装置包括滑轨、滑块、刀片和把手,滑轨固定安装在第二压紧夹上,刀片一端通过滑块滑动安装在滑轨上,刀片另一端安装有把手。
[0010]本技术为了解决便于在医疗门诊床上转移重症患者到移动病床时的问题,提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11]优选的:还包括翻转升降机构,翻转升降机构安装在下床体内部,且顶部与上床体底面滑动贴合。
[0012]优选的:所述翻转升降机构包括底板、旋转电机、转台、丝杠、丝杠螺母、导向柱、导向滑块、升降台、立柱、滑轮和顶板,底板上安装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主动链轮,丝杠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转台与顶板和底板建立转动连接,丝杠上固定安装有从动链轮,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通过链条建立连接,丝杠上螺纹配合有丝杠螺母,丝杠螺母与升降
台固定连接,导向柱上下两端分别与顶板和底板建立连接,转台通过导向滑块与升降台建立滑动连接,升降台上安装有立柱,立柱顶部转动安装有滑轮,滑轮与上床体底面滑动贴合。
[0013]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的一种医疗门诊床,床体顶部覆盖一层抛弃式一次性塑料膜的设计,使门诊床清洁起来更加便捷,适用于门诊日常接触大流量患者的情况;
[0015]2.本技术的一种医疗门诊床,上床体侧翻的结构,是床面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方便将不便自身移动的重症患者转移到移动病床上,减轻患者由于搬运而带来的不适的同时,降低家属和医护人员负担。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一种医疗门诊床的立体图;
[0017]图2是一种医疗门诊床的配合安装图;
[0018]图3是一种医疗门诊床的主视图;
[0019]图4是一种医疗门诊床的后视图;
[0020]图5是图4的D

D剖面图;
[0021]图6是图4的A处放大图;
[0022]图7是图5的B处放大图;
[0023]图8是翻转升降机构的配合安装图;
[0024]图9是一种医疗门诊床的使用状态图;
[0025]图10是翻转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

下床体,2

上床体,3

第一压紧夹,4

第二压紧夹,5

立板,6

塑料膜,7
‑ꢀ
塑料膜转筒,8

固定螺纹轴,9

弹簧,10

切割装置,11

翻转升降机构,101

滑轨,102
‑ꢀ
滑块,103

刀片,104

把手,110

底板,111

旋转电机,112

转台,113

丝杠,114

丝杠螺母,115

导向柱,116

导向滑块,117

升降台,118

立柱,119

滑轮,121

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技术。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28]本技术所提到的连接分为固定连接和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连接即为不可拆卸连接包括但不限于折边连接、铆钉连接、粘结连接和焊接连接等常规固定连接方式,所述可拆卸连接包括但不限于螺纹连接、卡扣连接、销钉连接和铰链连接等常规拆卸方式,未明确限定具体连接方式时,默认为总能在现有连接方式中找到至少一种连接方式能够实现该功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例如:固定连接选择焊接连接,可拆卸连接选择铰链连接。
[0029]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

图10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医疗门诊床,包括下床体1、上床体2、第一压紧夹3、第二压紧夹4、立板5、塑料膜6、塑料膜转筒 7和固定
螺纹轴8,下床体1顶部设置有上床体2,上床体2前后两侧分别通过弹簧9安装有第一压紧夹3和第二压紧夹4,塑料膜转筒7两端均通过固定螺纹轴8与立板5建立转动连接,立板5固定安装在上床体2底部,塑料膜6一端缠绕在塑料膜转筒7上,另一端依次经过第一压紧夹3和第二压紧夹4。塑料膜6覆盖于上床体2顶部,便于更换清洁,且成本低廉,第一压紧夹3和第二压紧夹4将覆盖于上床体2顶部的塑料膜6左右两侧夹紧,当需更换覆盖于上床体2顶部的塑料膜6时,只需拽动第二压紧夹4一侧的塑料膜6,即可实现撤除更新。所述上床体2包括床板架和软包床垫。
[0030]所述固定螺纹轴8上加工有螺纹,固定螺纹轴8与立板5螺纹配合。
[0031]所述上床体2一侧底部与下床体1顶部铰接,便于侧翻。
[0032]还包括切割装置10,切割装置10安装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门诊床,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床体(1)、上床体(2)、第一压紧夹(3)、第二压紧夹(4)、立板(5)、塑料膜(6)、塑料膜转筒(7)和固定螺纹轴(8),下床体(1)顶部设置有上床体(2),上床体(2)前后两侧分别通过弹簧(9)安装有第一压紧夹(3)和第二压紧夹(4),塑料膜转筒(7)两端均通过固定螺纹轴(8)与立板(5)建立转动连接,立板(5)固定安装在上床体(2)底部,塑料膜(6)一端缠绕在塑料膜转筒(7)上,另一端依次经过第一压紧夹(3)和第二压紧夹(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门诊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纹轴(8)上加工有螺纹,固定螺纹轴(8)与立板(5)螺纹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疗门诊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床体(2)一侧底部与下床体(1)顶部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医疗门诊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切割装置(10),切割装置(10)安装在第二压紧夹(4)上,所述切割装置(10)包括滑轨(101)、滑块(102)、刀片(103)和把手(104),滑轨(101)固定安装在第二压紧夹(4)上,刀片(103)一端通过滑块(102)滑动安装在滑轨(101)上,刀片(103)另一端安装有把手(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文辉
申请(专利权)人:陆文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