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5612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出现了意外的电缆分离的情况下不容易再连接的电缆连接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个形态所涉及的电缆连接件(1)具备:连接部件(23),供电缆(C1)电连接;壳体(H(10、12、21、22)),保持上述连接部件(23);以及绝缘机构(M(13、24)),在因张力作用于上述电缆(C1)而导致上述电缆(C1)从上述连接部件(23)分离了的情况下,将上述电缆(C1)与上述连接部件(23)之间绝缘。绝缘。绝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缆连接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连接件。

技术介绍

[0002]一般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具有:主体,密封了多个太阳能电池单元;和电缆,从该主体延伸突出,例如用于与进行电压调整、直交变换等的外部电路连接。这样的电缆通常通过连接器、端子盒等电缆连接件来与外部电路连接。期望这样的电缆连接件能够可靠地进行电连接。因此,例如提出大量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那样提高电缆连接件的连接性的技术。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

124034号公报
[0004]在例如搭载了太阳能电池模块的车辆发生了事故的情况等因某些原因而导致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电缆与外部电路的连接意外脱落了的情况下,存在在外部电路侧产生短路、接地等不良情况的担忧。在这样的状况下,若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电缆意外再连接,则存在电流突然流动而引起触电、通电火灾等二次灾害的担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出现了意外的电缆分离的情况下不容易地连接的电缆连接件。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形态所涉及的电缆连接件具备:连接部件,供电缆电连接;壳体,保持上述连接部件;以及绝缘机构,在因张力作用于上述电缆而导致上述电缆从上述连接部件分离了的情况下,将上述电缆与上述连接部件之间绝缘。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形态所涉及的电缆连接件中,也可以是上述绝缘机构具有:绝缘剂容器,保持于上述壳体,收容具有流动性的绝缘剂;和破坏部件,固定于上述电缆,在将上述电缆从上述连接部件分离了的情况下,破坏上述绝缘剂容器来使上述绝缘剂流出。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形态所涉及的电缆连接件中,也可以是上述壳体具有当在上述连接部件连接上述电缆时供上述破坏部件的至少一部分通过的通过槽,上述通过槽具有在与上述电缆的延伸方向不同的方向上延伸的横行槽部,形成为绕过上述绝缘剂容器来将上述破坏部件引导至上述绝缘剂容器的上述电缆的延伸方向前端侧。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形态所涉及的电缆连接件中,也可以是上述通过槽在上述绝缘剂容器的上述电缆的延伸方向前端侧具有在上述电缆的延伸方向上延伸的前端槽部。
[0010]在上述形态所涉及的电缆连接件中,也可以是上述壳体具有保持上述绝缘剂容器的可开闭的盖部。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形态所涉及的电缆连接件中,也可以是上述绝缘机构具有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形成有狭缝并通过弹性变形来形成可供上述电缆插入的开口。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在出现了意外的电缆分离的情况下不容易再连接的电缆连接件。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缆连接件的立体图。
[0014]图2是图1的电缆连接件的剖视图。
[0015]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缆连接件的剖视图。
[0016]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缆连接件的立体图。
[0017]图5是图4的电缆连接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为了方便,也存在省略阴影线、部件附图标记等的情况,但在该情况下,参照其他附图。另外,为了方便,附图中的各种部件的尺寸被调整为容易观察。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对与在先说明过的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0019]<第一实施方式>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缆连接件1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电缆连接件1的剖视图。
[0021]本实施方式的电缆连接件1是将第一电缆C1与第二电缆C2同心连接的连接器。电缆连接件1具备:公侧连接器10,安装于第一电缆C1的端部;和母侧连接器20,安装于第二电缆C2的端部,与公侧连接器10连接。
[0022]第一电缆C1及第二电缆C2分别能够具有:芯线Cw和包覆芯线Cw的绝缘包覆层Ci。第一电缆C1及第二电缆C2在去除端部的绝缘包覆层Ci而使芯线Cw露出了的状态下供公侧连接器10或者母侧连接器20连接。
[0023]公侧连接器10具有:公侧固定部11,安装于第一电缆C1的绝缘包覆层Ci的前端部的外周;保护筒12,从公侧固定部11延伸,空开间隔地覆盖第一电缆C1的芯线Cw露出的部分的外侧;以及破坏部件13,突出设置于保护筒12的前端部的外周面。
[0024]母侧连接器20具有:母侧固定部21,安装于第二电缆C2的绝缘包覆层Ci的前端部的外周;外筒22,从母侧固定部21延伸,空开间隔地覆盖第二电缆C2的芯线Cw露出的部分的外侧,并且与公侧连接器10的保护筒12的外周嵌合;连接部件23,保持于母侧固定部21,嵌装于第二电缆C2的芯线Cw所露出的部分的外侧,因从芯线Cw进一步突出而能够供第一电缆C1的芯线插入;以及绝缘剂容器24,保持于外筒22,收容具有流动性的绝缘剂。
[0025]外筒22在其内周面具有接纳公侧连接器10的破坏部件13的通过槽25。通过槽25具有:接纳槽部251,一端在外筒22的前端缘(第一电缆C1的基端侧的端缘)开口,在第一电缆C1的前端部的延伸方向上延伸;横行槽部252,从接纳槽部251的另一端向与第一电缆C1的延伸方向不同的方向例如如图示那样向外筒22的周向(与第一电缆C1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前端槽部253,从横行槽部252的前端向第一电缆C1的延伸方向前端侧延伸;以及紧急槽部254,从横行槽部252的前端向第一电缆C1的基端侧延伸,并被绝缘剂容器24终止。
[0026]连接部件23与第二电缆C2的芯线Cw电连接,在将公侧连接器10与母侧连接器20连接了时,将第一电缆C1的芯线Cw电连接。因此,连接部件23例如由铜等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形成。
[0027]绝缘剂容器24形成为可被破坏部件13破坏。具体而言,能够绝缘剂容器24的破坏
部件13能够抵接的部分形成得较薄、绝缘剂容器24整体使用强度比较小的材料形成。相反地,破坏部件13具有充分的强度以便能够破坏绝缘剂容器24。因此,破坏部件13也可以由与保护筒12不同的材质形成。另外,破坏部件13也可以具有锐利的边缘以便容易破坏绝缘剂容器24。
[0028]在因张力作用于第一电缆C1而导致第一电缆C1的芯线Cw从连接部件23分离了的情况下,绝缘剂容器24被通过紧急槽部254而接触的破坏部件13破坏,从而使收容的绝缘剂流出。从绝缘剂容器24漏出了的绝缘剂覆盖连接部件23,防止第一电缆C1的芯线Cw与连接部件23再次接触。即,绝缘剂容器24及破坏部件13构成绝缘机构M,在从电缆连接件1拔出这样大的外力作用于电缆C1而导致芯线Cw从连接部件23脱离了的情况下,该绝缘机构M将第一电缆C1与连接部件23之间绝缘。
[0029]在将公侧连接器10与母侧连接器20连接了的状态下,公侧固定部11、保护筒12、母侧固定部21以及外筒22收容第一电缆C1的芯线Cw的露出部分、第二电缆C2的芯线的露出部分、以及将第一电缆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缆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具备:连接部件,供电缆电连接;壳体,保持所述连接部件;以及绝缘机构,在因张力作用于所述电缆而导致所述电缆从所述连接部件分离了的情况下,将所述电缆与所述连接部件之间绝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机构具有:绝缘剂容器,保持于所述壳体,收容具有流动性的绝缘剂;和破坏部件,固定于所述电缆,在将所述电缆从所述连接部件分离了的情况下,破坏所述绝缘剂容器来使所述绝缘剂流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当在所述连接部件连接所述电缆时供所述破坏部件的至少一部分通过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口山崇中村淳一小泉玄介中野邦裕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钟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