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升降把手的智能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5495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智能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升降把手的智能锁,包括智能锁本体,智能锁本体上设置有控制电路以及控制把手,所述智能锁本体上滑动设置有收纳槽,控制把手壳收纳在所述收纳槽中,且智能锁本体上设置有驱动控制把手运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控制电路电连接,驱动装置可驱动控制把手从收纳槽中穿出或者驱动控制把手收纳在收纳槽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高且使用寿命长的具有升降把手的智能锁。长的具有升降把手的智能锁。长的具有升降把手的智能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升降把手的智能锁


[0001]本技术属于智能锁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升降把手的智能锁。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锁具安全性和管理性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机械锁在安全性与管理性方面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智能锁被广泛使用,智能锁虽然安全性比较高,但是其相对传统的机械锁,智能锁价格更高,且更易损坏,当智能锁把手被暴力驱动时容易导致智能锁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高且使用寿命长的具有升降把手的智能锁。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具有升降把手的智能锁,包括智能锁本体,智能锁本体上设置有控制电路以及控制把手,所述智能锁本体上滑动设置有收纳槽,控制把手壳收纳在所述收纳槽中,且智能锁本体上设置有驱动控制把手运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控制电路电连接,驱动装置可驱动控制把手从收纳槽中穿出或者驱动控制把手收纳在收纳槽中。
[0006]采用上述结构后,控制把手可隐藏设置在收纳槽中,有利于避免他人开启房门,也有利于避免他人通过控制把手损坏智能锁或者房门,有利于提高智能锁的安全性,并延长智能锁的使用寿命。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智能锁本体包括壳体,收纳槽设置在壳体上,壳体上设置有安装驱动装置的安装槽,安装槽与收纳槽分别设置在壳体两侧,且安装槽端部可拆卸设置有端盖,收纳槽底部设置有连通安装槽的安装孔,控制把手穿过安装孔并与驱动装置连接。
[0008]采用上述结构后,有利于智能锁的安装拆卸,且由于安装槽与收纳槽分别设置在壳体两侧,且安装槽与安装孔通过安装孔连通,有利于避免灰尘等杂物通过收纳槽进入安装槽中,避免智能锁意外损坏,有利于延长智能锁的使用寿命。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以及驱动齿轮,控制把手上设置有与驱动齿轮配合的齿条部,驱动电机通过驱动齿轮和齿条部驱动控制把手在智能锁本体上滑动。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把手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齿条部,驱动装置包括至少两个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齿条部一一对应,且驱动齿轮之间设置有传动连杆,传动连杆带动驱动齿轮同步运动。
[0011]采用上述结构后,驱动齿轮和齿条部的设置有利于控制把手的稳定运动,避免使用过程中控制把手被碰撞损坏,方便使用者使用;至少两个齿条部驱动齿轮有利于控制把手的稳定安装,避免控制把手意外损坏,且由于传动连杆带动驱动齿轮同步运动,从而使各
个齿条部同步运动,便于控制把手的稳定滑动。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智能锁本体上可拆卸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座,安装座上设置有轴承,传动连杆通过轴承分别与安装座转动连接。
[0013]采用上述结构后,安装座与轴承的设置有利于传动连杆的稳定安装,且有利于减小传动连杆所受的摩擦力,有利于驱动电机对控制把手的启动控制。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把手包括抓握杆以及与智能锁本体连接的连接杆,连接杆上设置有导轨,智能锁本体上设置有与导轨配合的轨道槽。
[0015]采用上述结构后,可拆卸设置的抓握杆与连接杆有利于控制把手的生产加工,而导轨与轨道槽的设置有利于控制把手的稳定滑动。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卡接部,抓握杆上设置有与卡接部配合的卡槽,且卡槽一侧设置有限位销,限位销抵靠在连接杆上并避免卡接部与卡槽脱离。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槽一侧设置有导向槽,且导向槽与卡槽连接的一侧设置有倾斜的导向面。
[0018]采用上述结构后,卡槽与卡接部的结构便于连接杆与抓握杆的快速组装生产,限位销的设置则有利于避免使用过程中连接杆与抓握杆意外脱离,方便使用者使用;导向槽与导向面的设置有利于对卡接部进行导向,方便智能锁的快速组装生产。
[001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定位槽,导轨可拆卸设置在定位槽中。
[0020]采用上述结构后,定位槽的设置有利于导轨的快速定位安装,方便智能锁的快速组装生产。
[002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限位部,智能锁本体上设置有安装孔,连接杆一端穿过安装孔并与抓握杆连接,且抓握杆与限位部分别设置在安装孔两侧,控制把手从收纳槽中穿出后,限位部抵在智能锁本体上。
[0022]采用上述结构后,限位部的设置有利于限制控制把手的运动范围,避免控制把手从智能锁本体上意外脱离,且控制把手从收纳槽中穿出后,限位部抵在智能锁本体上,有利于避免使用时控制把手与驱动装置之间的相对作用力过大,从而导致驱动装置损坏。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技术的爆炸示意图;
[0025]图3是本技术中驱动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本技术的剖视图;
[0027]图5是本技术中抓握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是本技术中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标号含义:1

智能锁本体;11

壳体;12

端盖;13

收纳槽;14

安装槽;15

安装座;16

轨道槽;17

安装孔;2

控制把手;21

抓握杆;22

连接杆;23

导轨;24

限位销;211

卡槽;212

导向槽;213

插销孔;214

导向面;221

卡接部;222

定位槽;223

齿条部;224

限位部;3

驱动电机;31

传动齿轮;4

驱动齿轮;41

传动连杆;42

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31]参见图1至图6所示,一种具有升降把手的智能锁,包括智能锁本体1,智能锁本体1上设置有控制电路以及控制把手2,所述智能锁本体1上滑动设置有收纳槽13,控制把手2壳收纳在所述收纳槽13中,且智能锁本体1上设置有驱动控制把手2运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控制电路电连接,驱动装置可驱动控制把手2从收纳槽13中穿出或者驱动控制把手2收纳在收纳槽13中,该结构中控制把手2可隐藏设置在收纳槽13中,有利于避免他人开启房门,也有利于避免他人通过控制把手2损坏智能锁或者房门,从而提高智能锁的安全性,并延长智能锁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升降把手的智能锁,包括智能锁本体(1),智能锁本体(1)上设置有控制电路以及控制把手(2),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锁本体(1)上滑动设置有收纳槽(13),控制把手(2)壳收纳在所述收纳槽(13)中,且智能锁本体(1)上设置有驱动控制把手(2)运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控制电路电连接,驱动装置可驱动控制把手(2)从收纳槽(13)中穿出或者驱动控制把手(2)收纳在收纳槽(13)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升降把手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锁本体(1)包括壳体(11),收纳槽(13)设置在壳体(11)上,壳体(11)上设置有安装驱动装置的安装槽(14),安装槽(14)与收纳槽(13)分别设置在壳体(11)两侧,且安装槽(14)端部可拆卸设置有端盖(12),收纳槽(13)底部设置有连通安装槽(14)的安装孔(17),控制把手(2)穿过安装孔(17)并与驱动装置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具有升降把手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3)以及驱动齿轮(4),控制把手(2)上设置有与驱动齿轮(4)配合的齿条部(223),驱动电机(3)通过驱动齿轮(4)和齿条部(223)驱动控制把手(2)在智能锁本体(1)上滑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升降把手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把手(2)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齿条部(223),驱动装置包括至少两个驱动齿轮(4),驱动齿轮(4)与齿条部(223)一一对应,且驱动齿轮(4)之间设置有传动连杆(41),传动连杆(41)带动驱动齿轮(4)同步运动。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亿龙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