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建筑屋顶的新型光伏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5483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建筑屋顶的新型光伏瓦结构,涉及太阳能光伏组件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架,支撑架内安装有光伏瓦,且支撑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拼接块一和拼接块二,拼接块一上安装有电性连接光伏瓦的接线柱,拼接块二上安装有电性连接光伏瓦的接线槽,接线柱插接于接线槽内并依次将支撑架相连接,位于首末两侧的拼接块一和拼接块二分别安装有接线板一和接线板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拼接块一上的接线柱和拼接块二上端的接线槽进行拼接操作,且接线槽将接线柱包裹,对接线柱进行防水和耐腐蚀操作,同时避免引线过长造成的发电损耗,防水胶塞一和防水胶塞二避免雨水从支撑架的纵向拼接处以及接线板一与支撑架的拼接块一的拼接处流入室内。的拼接处流入室内。的拼接处流入室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建筑屋顶的新型光伏瓦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太阳能光伏组件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建筑屋顶的新型光伏瓦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光伏技术和市场的迅速发展,传统集中式光伏电站的模式逐渐被分布式取代。光伏瓦作为BIPV或绿色建筑最直接有效的形式逐渐被工商业厂房业主、别墅个人所接受。光伏瓦兼顾建材和发电两种属性,该类产品在双重领域下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建筑分布式光伏电站中有通过支撑结构将发电系统附着安装的方式和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的方式两种。光伏瓦上引出两根接线,两根接线上分别设置有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在将光伏瓦相连接时,需要将一光伏瓦

上的正极端子与另一光伏瓦上的负极端子电连接,然后通过支撑结构将光伏瓦附着安装。
[0003]现有技术中的光伏瓦结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通过引出线引出光伏瓦,引出线多,且引出线具有一定的长度存在发电损耗,且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连接后完全暴露在外界环境中,易与外界环境中的水汽、雨水等接触,防水性、耐候性差,安全性能差。因此,需要一种应用于建筑屋顶的新型光伏瓦结构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建筑屋顶的新型光伏瓦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0005]一种应用于建筑屋顶的新型光伏瓦结构,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安装有光伏瓦,且所述支撑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拼接块一和拼接块二,所述拼接块一上安装有电性连接光伏瓦的接线柱,所述拼接块二上安装有电性连接光伏瓦的接线槽,所述接线柱插接于所述接线槽内并依次将支撑架相连接,位于首末两侧的拼接块一和拼接块二分
·
别安装有接线板一和接线板二。
[0006]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插槽一和插槽二,沿纵向拼接的两支撑架其所述插槽一和插槽二相互拼合且插槽一和插槽二内插接有防水胶塞一。
[0007]优选的,所述拼接块二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卡接于支撑架一侧上端的卡块,且所述拼接块二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填充槽,所述填充槽上设有填充孔,沿纵向拼接的两支撑架其所述填充槽相互拼合且通过填充孔填充泡沫剂,所述支撑架的下端螺钉安装有固定块。
[0008]优选的,所述接线板一的一侧设有插槽三,所述插槽三内插接有防水胶塞二。
[0009]优选的,所述固定块通过螺钉安装于挂瓦条上,所述挂瓦条通过螺钉安装于房顶的檩条上。
[0010]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通过拼接块一上的接线柱和拼接块二上端的接线槽进行拼接操作,且接线槽将接线柱包裹,对接线柱进行防水和耐腐蚀操作,同时避免
引线过长造成的发电损耗。
[0011]防水胶塞一和防水胶塞二避免雨水从支撑架的纵向拼接处以及接线板一与支撑架的拼接块一的拼接处流入室内,卡槽卡接于卡块内便于拼接的同时,填充槽通过填充孔喷入泡沫剂起到隔水的作用,避免雨水渗入接线槽和室内。
附图说明
[0012]图1、图2为本技术整体不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图1中A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图2中B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图2中C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6为图2中D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7为图2中E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8为本技术单个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9为图8中E的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1

支撑架;2

光伏瓦;3

拼接块一;4

拼接块二;5

接线柱;6

接线槽;7

接线板一;8

接线板二;9

插槽一;10

插槽二;11

防水胶塞一;12

卡槽;13

卡块;14

填充槽;15

填充孔;16

固定块;17

插槽三;18

防水胶塞二;19

挂瓦条;20

檩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2]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应用于建筑屋顶的新型光伏瓦结构,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内安装有光伏瓦2,且所述支撑架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拼接块一3和拼接块二4,所述拼接块一3上安装有电性连接光伏瓦2的接线柱5,所述拼接块二4上安装有电性连接光伏瓦2的接线槽6,所述接线柱5插接于所述接线槽6内并依次将支撑架1相连接,位于首末两侧的拼接块一3和拼接块二4分别安装有接线板一7和接线板二8。所述接线柱5的下底侧包裹有塑料材质的圆柱型基座,且基座于接线槽5过盈配合,接线槽5内设有电性连接接线柱6的接线插口,接线柱6配接线槽5密封,起到隔水和防潮的作用,同时接线板一7和接线板二8上设有配合接线柱5和接线槽6使用的接口,且接口通过接线板一7和接线板二8内的导线电性连接电能储存装置中。
[00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1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插槽一9和插槽二10,沿纵向拼接的两支撑架1其所述插槽一9和插槽二10相互拼合且插槽一9和插槽二10内插接有防水胶塞一11。插槽一9和插槽二10在支撑架1纵向拼接时形成“T”字型插槽,同时橡胶的防水胶塞一11的底侧从“T”字型插槽插入,且防水胶塞一11上端的圆弧形橡胶头便于雨水从光伏瓦2的表面流过。
[00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拼接块二4上设有卡槽12,所述卡槽12卡接于支撑架1一侧上端的卡块13,且所述拼接块二4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填充槽14,所述填充槽14上设有填充孔15,沿纵向拼接的两支撑架1其所述填充槽14相互拼合且通过填充孔15填充泡沫剂,所述支撑架1的下端螺钉安装有固定块16。所述卡槽12卡接在卡块13上,便于支撑架1横向拼接的
同时,由于卡块13凸出于光伏瓦2,所以雨水不会渗入支撑架1相互拼接的地方。所述卡槽12上这有便于防水胶塞一11穿过的凹槽,所述固定块16设为“T”字型,使得支撑架1纵向安装时,用于支撑临近支撑架1的底侧。
[00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线板一7的一侧设有插槽三17,所述插槽三17内插接有防水胶塞二18。
[00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块16通过螺钉安装于挂瓦条19上,所述挂瓦条19通过螺钉安装于房顶的檩条20上。
[0027]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通过屋顶的横梁搭建屋顶瓦片安装的檩条20,并垂直于檩条20的方向安装挂瓦条19,随后通过螺钉将接线板二8安装在挂瓦条19的最右端,接着将支撑架1的底侧通过螺钉安装固定块16,随后将支撑架1上的拼接块二4通过接线槽6对接于接线板二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建筑屋顶的新型光伏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内安装有光伏瓦(2),且所述支撑架(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拼接块一(3)和拼接块二(4),所述拼接块一(3)上安装有电性连接光伏瓦(2)的接线柱(5),所述拼接块二(4)上安装有电性连接光伏瓦(2)的接线槽(6),所述接线柱(5)插接于所述接线槽(6)内并依次将支撑架(1)相连接,位于首末两侧的拼接块一(3)和拼接块二(4)分别安装有接线板一(7)和接线板二(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建筑屋顶的新型光伏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插槽一(9)和插槽二(10),沿纵向拼接的两支撑架(1)其所述插槽一(9)和插槽二(10)相互拼合且插槽一(9)和插槽二(10)内插接有防水胶塞一(11)。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伟吴卓锋曹弘刘荣春江杰张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海螺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