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用于取暖的烹饪加热装置及养生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5226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加热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取暖的烹饪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座、设置于加热座上的红外辐射热量槽、设置于红外辐射热量槽中的红外加热管、罩设于红外辐射热量槽上的导向罩,所述导向罩包括反射主体、设置于反射主体一侧的射出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可用于取暖的烹饪加热装置既能作为养生壶的加热装置,还能作为取暖器使用,电热转换效率高,节能降耗、加热效率高,升温迅速、能够缩短食物烹饪所需时长。够缩短食物烹饪所需时长。够缩短食物烹饪所需时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用于取暖的烹饪加热装置及养生壶


[0001]本技术涉及加热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取暖的烹饪加热装置及养生壶。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养生壶均包括加热装置、用于盛放待加热食物的容器,而这些养生壶的加热装置均为金属电加热管或金属电加热盘;这些养生壶的加热装置均是通过金属电加热管或金属电加热盘通电发热,然后将金属电加热管或金属电加热盘所产生的热量通过热传导的方式传递给容器底部,进而对容器中的食物进行加热,这些加热装置均为接触式加热,不仅加热效率较低、加热升温速度较慢,而且仅仅只能用于养生壶的加热,使用功能较为单一;使用该加热装置的养生壶烧水噪音大、容易结水垢,养生壶容器底面需要镶嵌金属发热盘,不美观且不易清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用于取暖的烹饪加热装置,既能作为养生壶的加热装置,还能作为取暖器使用,电热转换效率高,节能降耗、加热效率高,升温迅速、能够缩短食物烹饪所需时长;
[0004]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养生壶,电热转换效率高,节能降耗、加热效率高,升温迅速、能够缩短食物烹饪所需时长,烧水噪音小、不易结水垢,容器底面无需镶嵌金属发热盘,美观且易清洁。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用于取暖的烹饪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座、设置于加热座上的红外辐射热量槽、设置于红外辐射热量槽中的红外加热管、罩设于红外辐射热量槽上的导向罩,所述导向罩包括反射主体、设置于反射主体一侧的射出部。
[0006]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反射主体由可反射红外线的材质制成,射出部为通孔结构。
[0007]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反射主体由可反射红外线的材质制成,射出部由玻璃材质制成。
[0008]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本技术还包括温度控制模块和/或过温保护模块和/或防干烧模块。
[0009]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红外辐射热量槽中设有用于对红外加热管进行防护的防护结构。
[0010]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防护结构为挡板,挡板上开设有多个网孔。
[0011]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防护结构为挡板,挡板由玻璃材质制成。
[0012]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红外辐射热量槽内设有反射内胆,红外加热管设置于反射内胆中,反射内胆由可反射红外线的材质制成。
[0013]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红外加热管为碳纤维红外加热管或石英红外加热管。
[0014]一种养生壶,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一种可用于取暖的烹饪加热装置、用于盛放待加热食物的容器。
[0015]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用于取暖的烹饪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座、设置于加热座上的红外辐射热量槽、设置于红外辐射热量槽中的红外加热管、罩设于红外辐射热量槽上的导向罩,所述导向罩包括反射主体、设置于反射主体一侧的射出部;
[0016]相较于以往传统的金属电加热管或金属电加热盘等加热装置,本技术的一种可用于取暖的烹饪加热装置通过红外加热管来对食物进行红外辐射加热,其为非接触式加热,即使没有受热体靠近或接触发热体即红外加热管,红外加热管均能向外辐射传递热量,当将导向罩罩设于红外辐射热量槽上时,能够使红外辐射热量集中从射出部即导向罩的一侧射出,从而能够作为取暖器使用,将导向罩从红外辐射热量槽上取下能够作为养生壶的加热装置,本技术的一种可用于取暖的烹饪加热装置既能作为养生壶的加热装置,还能作为取暖器使用,实用性强;另外,相较于通过金属电加热管或金属电加热盘通电发热的方式来对食物进行加热,本技术的一种可用于取暖的烹饪加热装置通过能够进行红外辐射加热的红外加热管来对食物进行加热,电热转换效率高,不仅节能降耗、加热效率高,而且升温迅速,能够缩短食物烹饪所需时长。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导向罩罩设于加热座的红外辐射热量槽上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容器放置于加热座的红外辐射热量槽上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烹饪加热装置的控制原理框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加热座1、红外辐射热量槽11、红外加热管2、导向罩3、反射主体31、射出部32、控制模块4、温度控制模块5、过温保护模块6、防干烧模块7、防护结构8、挡板81、网孔811、反射内胆9、容器10。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实施例1,如图1

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可用于取暖的烹饪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座1、设置于加热座1上的红外辐射热量槽11、设置于红外辐射热量槽11中的红外加热管2、罩设于红外辐射热量槽11上的导向罩3,所述导向罩3包括反射主体31、设置于反射主体31一侧的射出部32;相较于以往传统的金属电加热管或金属电加热盘等加热装置,本技术的一种可用于取暖的烹饪加热装置通过红外加热管2来对食物进行红外辐射加热,其为非接触式加热,即使没有受热体靠近或接触发热体即红外加热管2,红外加热管2均能向外辐射传递热量,当将导向罩3罩设于红外辐射热量槽11上时,能够使红外辐射热量集中从射出部32即导向罩3的一侧射出,从而能够作为取暖器使用,将导向罩3从红外辐射热量槽11上取下能够作为养生壶的加热装置,本技术的一种可用于取暖的烹饪加热装置既能作为养生壶的加热装置,还能作为取暖器使用,实用性强;另外,相较于通过金属电加热管或
金属电加热盘通电发热的方式来对食物进行加热,本技术的一种可用于取暖的烹饪加热装置通过能够进行红外辐射加热的红外加热管2来对食物进行加热,电热转换效率高,不仅节能降耗、加热效率高,而且升温迅速,能够缩短食物烹饪所需时长。
[0023]反射主体31由可反射红外线的材质制成,如铝、不锈钢、马口铁板等金属材质,通过反射主体31能够使红外加热管2所发射出的各个方向的红外线更为集中地从射出部32向外射出,能够避免红外辐射热量的损耗及进一步提升红外加热管2的红外使用效率,本实施例中的射出部32为通孔结构,红外辐射热量槽11中的红外加热管2所发射出的红外辐射热量在反射主体31的发射作用下能够集中地从该通孔向外射出,即能够使红外辐射热量定向集中射向一侧,以便更好地进行烘烤、取暖;在其他实施例中,射出部32还可以由玻璃材质制成,红外加热管2所发射出的红外辐射热量能穿透玻璃并从射出部32向外射出。
[0024]当将用于盛放待加热食物的容器10放置于红外辐射热量槽11上时,本技术的一种可用于取暖的烹饪加热装置进入烹饪模式,当将导向罩3罩设于红外辐射热量槽11上时,本技术的一种可用于取暖的烹饪加热装置进入取暖器模式,具体可通过红外传感器或限位开关等方式实现,如分别在加热座1上的不同位置处设置红外传感器或限位开关,容器10与导向罩3所能触发的红外传感器或限位开关不同,该实现方式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用于取暖的烹饪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座(1)、设置于加热座(1)上的红外辐射热量槽(11)、设置于红外辐射热量槽(11)中的红外加热管(2)、罩设于红外辐射热量槽(11)上的导向罩(3),所述导向罩(3)包括反射主体(31)、设置于反射主体(31)一侧的射出部(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用于取暖的烹饪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主体(31)由可反射红外线的材质制成,射出部(32)为通孔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用于取暖的烹饪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主体(31)由可反射红外线的材质制成,射出部(32)由玻璃材质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用于取暖的烹饪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控制模块(5)和/或过温保护模块(6)和/或防干烧模块(7)。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用于取暖的烹饪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辐射热量槽(11)中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邝坚王力勇陈炜杰房振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亘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