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25126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03
本申请提供灌胶系统包括控制器、胶筒、输送泵、观察组件、检测组件、电磁阀及注胶模组;胶筒包括用于容纳胶水的收容腔;输送泵通过管道与收容腔连通,输送泵与控制器电连接;观察组件通过管道与输送泵连通,观察组件设有显示胶水的窗口;检测组件包括视觉模组和检测模组,视觉模组与检测模组电连接,且对应观察组件的窗口设置,检测模组与控制器电连接;电磁阀具有一进胶口及两出胶口,进胶口与观察组件连接,一出胶口与胶筒通过管道连接,电磁阀与控制器电连接,注胶模组与电磁阀的另一出胶口通过管道连通,注胶模组用于向外部一工件注胶。该灌胶系统可以在灌胶前对胶水进行检测,并可以循环回流胶水以排除气泡,进而提高灌胶良率。良率。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灌胶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注塑灌胶
,具体涉及一种灌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工业生产中,灌胶工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需要将胶水导入产品的内部空间以提高产品的耐冲击力。然而,传统的灌胶系统对胶水进行排气之后,就直接用于灌胶,胶水中如果还存在气泡就会引起灌胶不良,严重者会导致被灌胶产品报废。目前,对胶水中气泡的检测作业,通常是通过人工观察的方式,而人工观察的方式,会导致气泡的检测精度偏低。而且传统的灌胶系统缺少回流系统,不能对检测后气泡参数不合格的胶水进行循环回流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灌胶系统,可以在灌胶前对胶水进行检测,并可以循环回流胶水以避免有气泡的胶水灌注到工件内。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灌胶系统,包括:
[0005]控制器;
[0006]胶筒,包括用于容纳胶水的收容腔;
[0007]输送泵,通过管道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用于输送所述收容腔内的胶水,所述输送泵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08]观察组件,通过管道与所述输送泵连通,所述观察组件设有显示胶水的窗口;
[0009]检测组件,包括视觉模组和检测模组,所述视觉模组与所述检测模组电连接,且对应所述观察组件的所述窗口设置,所述检测模组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10]电磁阀,具有一进胶口及两出胶口,所述进胶口与所述观察组件连接,一所述出胶口与所述胶筒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及
[0011]注胶模组,与所述电磁阀的另一所述出胶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注胶模组用于向外部一工件注胶。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灌胶系统进一步包括:
[0013]压力传感器,与所述输送泵的出液端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灌胶系统进一步包括:
[0015]警示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警示器用于在所述压力传感器传输至所述控制器的信号值超出预设范围时,进行报警提示。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灌胶系统进一步包括:
[0017]真空泵和搅拌组件,所述真空泵与所述胶筒连接,并与所述收容腔连通,所述搅拌组件与所述胶筒连接,且所述搅拌组件的输出端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用于搅拌所述收容腔中的胶水,以配合所述真空泵排出所述胶水中的气体,所述真空泵和所述搅拌组件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观察组件包括第一透明件和与所述第一透明件相对设置的第二透明件,所述第一透明件和所述第二透明件之间形成有一收容空间,所述第一透明件开设有与所述收容空间连通的导入口和导出口,所述导入口通过管道与所述输送泵连通,所述导入口用于将所述胶水导入至所述收容空间,所述导出口与所述进胶口连通,所述导出口用于将所述胶水导出所述收容空间。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观察组件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于所述第一透明件和所述第二透明件之间且与所述第一透明件和所述第二透明件形成所述收容空间。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观察组件还包括上压板和下压板,所述上压板和所述下压板相对设置并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透明件和第二透明件,所述上压板开设有两个用于将所述胶水引入和导出所述收容空间的通孔,两个所述通孔分别与所述导入口和所述导出口相连通,所述上压板开设有视窗,所述视窗与所述收容空间相对应,以使所述检测模组通过所述视窗检测所述收容空间内的胶水,所述下压板开设有透光窗,所述透光窗与所述收容空间相对应,以使外部光可照射至所述收容空间。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发光件,所述发光件设置于靠近所述透光窗的一侧,用于向所述收容空间发射光线。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观察组件还包括两个密封垫,两个所述密封垫分别设置于所述导入口和所述导出口位于第二透明件表面的一端,用于密封所述导入口和所述导出口与所述管道之间的间隙。
[0023]上述灌胶系统,通过观察组件的窗口可展示流经的胶水,通过检测组件的视觉模组可获取流经窗口的胶水的图像,从而通过检测模组对胶水中的气泡进行检测,以代替人工检测,提高检测胶水中气泡的精度和效率。通过控制器控制电磁阀,将检测后合格的胶水流入至注胶模组进行注胶,不合格的胶水循环回流至胶筒,避免由于胶水中的气泡导致被注胶的工件报废。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灌胶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0025]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观察组件和检测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0026]图3为图2中位置观察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0027]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8]灌胶系统1
[0029]胶筒20
[0030]收容腔21
[0031]输送泵30
[0032]管道40
[0033]观察组件50
[0034]窗口51
[0035]第一透明件52
[0036]导入口521
[0037]导出口522
[0038]第二透明件53
[0039]收容空间54
[0040]密封件55
[0041]上压板56
[0042]通孔561
[0043]视窗562
[0044]下压板57
[0045]透光窗571
[0046]密封垫58
[0047]检测组件60
[0048]视觉模组61
[0049]检测模组62
[0050]发光件63
[0051]电磁阀70
[0052]进胶口71
[0053]第一出胶口72
[0054]第二出胶口73
[0055]注胶模组80
[0056]压力传感器90
[0057]真空泵100
[0058]搅拌组件110
具体实施方式
[0059]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60]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胶筒,包括用于容纳胶水的收容腔;输送泵,通过管道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用于输送所述收容腔内的胶水,所述输送泵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观察组件,通过管道与所述输送泵连通,所述观察组件设有显示胶水的窗口;检测组件,包括视觉模组和检测模组,所述视觉模组与所述检测模组电连接,且对应所述观察组件的所述窗口设置,所述检测模组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电磁阀,具有一进胶口及两出胶口,所述进胶口与所述观察组件连接,一所述出胶口与所述胶筒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及注胶模组,与所述电磁阀的另一所述出胶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注胶模组用于向外部一工件注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胶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压力传感器,与所述输送泵的出液端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胶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警示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警示器用于在所述压力传感器传输至所述控制器的信号值超出预设范围时,进行报警提示。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胶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真空泵和搅拌组件,所述真空泵与所述胶筒连接,并与所述收容腔连通,所述搅拌组件与所述胶筒连接,且所述搅拌组件的输出端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用于搅拌所述收容腔中的胶水,以配合所述真空泵排出所述胶水中的气体,所述真空泵和所述搅拌组件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组件包括第一透明件和与所述第一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怀星侯勇蔡仁祥赵玉梅马胜利许国福董兵薛宪伟谭伟木江利刚
申请(专利权)人:富联裕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