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保持室内新风微正压的新风除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4968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0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保持室内新风微正压的新风除湿机,该新风除湿机包括机体,机体内设有新风通道及排风通道,新风通道设有与排风通道连通的旁通通道,旁通通道上安装有旁通控制阀。上述新风除湿机由于新风除湿机必须优先满足冷凝器散热要求,排风风机被冷凝器散热温度传感器控制,当冷凝器温度高于一定值时,排风风机会自动增加转速,增大排风风量,这时室内可能出现微负压,此时旁通通道的旁通控制阀会自动调节其开度,将一部分新风与室内排风混合,不仅满足冷凝器的散热要求,还降低了排风风量,始终让室内保持微正压的效果,由于室内为微正压,可以防止室外脏空气从门窗等进入室内,保持室内空气的洁净度。保持室内空气的洁净度。保持室内空气的洁净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保持室内新风微正压的新风除湿机


[0001]本技术涉及新风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办公室、家庭住宅新风、除湿的设备的可保持室内新风微正压的新风除湿机。

技术介绍

[0002]在舒适的家居环境中,空气的温湿度非常重要,提供新风,保持空气的合理湿度是目前空气净化的一个新趋向。新风除湿机的新风部分由电磁阀控制通室外新风管道,其除湿部分是由压缩机、两器(蒸发器、冷凝器)、风扇水箱(直排水管)、机壳及控制器组成,其除湿工作原理是:由风扇将潮湿空气吸入机内,通过压缩机制冷系统将蒸发器表面降到空气的露点温度以下,此时潮湿的空气经过蒸发器时,空气中的水分会分解出来开附在蒸发器的表面,水会顺着蒸发器上的亲水铂流到积水槽再流到水箱或排水管排除,除湿过的干燥冷空气经过冷凝器热回收的热量加热后将干燥空气排出机外,如此循环,使潮湿房间达到干燥的效果。
[0003]传统的除湿机是直接从室内抽取空气来冷却冷凝器。工作时,变频风机通过风量的变化调节,来保持冷凝器表面温度在设定范围。在除湿模式下,新风风机的频率受送入室内的新风的湿度控制,蒸发器表面温度上升,新风湿度上升,新风风机频率降低,新风量减少,排风风机工作频率受冷凝器表面温度控制,冷凝器表面温度上升,排风风机的风量增大。当风机抽取了更多的室内空气,对冷凝器进行冷却,会造成送入室内的新风量小于从室内空气抽取的空气量,对比室外的压力,在室内形成一个负压区,从而造成室外空气从缝隙渗透,影响室内空气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保持室内新风微正压的新风除湿机,解决上述传统的问题,其能够有机分配室外空气量,有效增加冷却冷凝器的空气量,提高压缩机的工作效率,并保证室内环境为微正压的效果。
[0005]本技术目的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可保持室内新风微正压的新风除湿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设有新风通道及排风通道,所述新风通道设有与所述排风通道连通的旁通通道,所述旁通通道上安装有旁通控制阀。
[0007]优选地,所述新风通道与所述排风通道的交汇处设有热交换器,所述新风通道位于所述热交换器的前端设有第一旁通通道和/或所述新风通道位于所述热交换器的后端设有第二旁通通道。
[0008]优选地,所述新风通道沿风向依次设有新风入口、新风初效过滤器、热交换器、新风风机、高效过滤器、恒湿设备及新风出口,所述排风通道沿风向依次设有排风入口、排风初效过滤器、热交换器、冷凝器、压缩机、排风风机及排风出口。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旁通通道设于所述新风入口的均压消音腔的侧面;所述第二旁
通通道设于所述新风风机的入口端或出口端。
[0010]优选地,所述新风入口与所述排风出口设于所述机体的同一侧,所述排风入口与所述新风出口分别设于所述机体的相对两端且为错开设置。
[0011]优选地,所述新风风机设于所述机体的边角上且在所述新风入口的垂直风向与所述新风出口的垂直风向的交汇处。
[0012]优选地,所述机体内还设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包括用于安装所述新风风机的第一导风板及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与所述第二导风板所形成的角度为钝角;所述新风风机的出口安装有导风栅,所述导风栅包括第一栅板、第二栅板及第三栅板,所述第一栅板为横向设置,所述第二栅板与所述第一栅板为垂直相连,所述第三栅板与所述第一栅板为垂直相连且向远离所述第二栅板的方向偏离。
[0013]优选地,所述恒湿设备包括沿风向依次设置的水预冷盘管、蒸发盘管及补温盘管,所述压缩机、并联的冷凝器和补温盘管、蒸发盘管首尾串联形成除湿冷媒循环;
[0014]所述冷凝器的一侧设有微排水铜管及用于容置所述微排水铜管的冷凝水集水盘,所述微排水铜管由冷凝器的冷凝盘管引出,所述冷凝水集水盘与所述蒸发盘管底部的排水管连通。
[0015]优选地,所述排风入口安装有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CO2传感器、粉尘传感器及TVOC传感器;所述新风初效过滤器、排风初效过滤器均为G4初效过滤器;所述高效过滤器为H11高效过滤器。
[0016]优选地,所述高效过滤器与所述新风风机之间设有紫外线灯;所述恒湿设备的后端设有加湿膜块。
[0017]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1、本技术的新风除湿机通过在新风通道与排风通道之间增设旁通通道,由于新风除湿机必须优先满足冷凝器散热要求,排风风机被冷凝器散热温度传感器控制,当冷凝器温度高于一定值时,排风风机会自动增加转速,增大排风风量,这时室内可能出现微负压,此时旁通通道的旁通控制阀会自动调节其开度,将一部分新风与室内排风混合,不仅满足冷凝器的散热要求,还降低了排风风量,始终让室内保持微正压的效果,由于室内为微正压,可以防止室外脏空气从门窗等进入室内,保持室内空气的洁净度。
[0019]2、本技术的新风除湿机通过将旁通通道设于新风通道的入口或新风风机的入口端,提高排风风机的频率,吸取室内空气和部分新风空气,对冷凝器进行降温,或者将旁通通道设于新风风机的出口端,通过提高新风风机的频率,将部分的新风引入排风通道中,配合排风空气量,对冷凝器进行降温,实现以多种方式从新风通道中引入部分空气到排风通道,提高对冷凝器的降温效果,并且能够保证室内环境为微正压。
[0020]3、本技术通过在冷凝器中引出微排水铜管,并将蒸发盘管中冷凝水收集在冷凝水集水盘中,用冷凝水对微排水铜管进行浸没,回收冷凝水的冷量对高温冷媒进行散热,同时通过排风通道的风量将蒸发后的冷凝水排出室外,使产品能够达到微排水效果,避免了冷凝水排水管意外堵塞而浸泡室内和积水盘蚊蝇滋生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可保持室内新风微正压的新风除湿机的结构
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所示的新风除湿机的第一种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图2所示的冷凝器与微排水铜管、冷凝水集水盘的安装方式,其中冷凝器与微排水铜管的连接管未示;
[0024]图4为图1所示的新风除湿机的第二种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0、机体;11、导风板;20、新风通道;21、新风入口;22、新风初效过滤器;23、热交换器;24、新风风机;240、导风栅;25、高效过滤器;250、紫外线灯;26、恒湿设备;260、水预冷盘管;261、蒸发盘管;262、补温盘管;27、新风出口;28、加湿膜块;30、排风通道;31、排风入口;32、排风初效过滤器;33、冷凝器;330、微排水铜管;331、冷凝水集水盘;34、压缩机;35、排风风机;36、排风出口;40、第一旁通通道;41、第二旁通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保持室内新风微正压的新风除湿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设有新风通道及排风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通道设有与所述排风通道连通的旁通通道,所述旁通通道上安装有旁通控制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保持室内新风微正压的新风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通道与所述排风通道的交汇处设有热交换器,所述新风通道位于所述热交换器的前端设有第一旁通通道和/或所述新风通道位于所述热交换器的后端设有第二旁通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保持室内新风微正压的新风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通道沿风向依次设有新风入口、新风初效过滤器、热交换器、新风风机、高效过滤器、恒湿设备及新风出口,所述排风通道沿风向依次设有排风入口、排风初效过滤器、热交换器、冷凝器、压缩机、排风风机及排风出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保持室内新风微正压的新风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旁通通道设于所述新风入口的均压消音腔的侧面;所述第二旁通通道设于所述新风风机的入口端或出口端。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保持室内新风微正压的新风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入口与所述排风出口设于所述机体的同一侧,所述排风入口与所述新风出口分别设于所述机体的相对两端且为错开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保持室内新风微正压的新风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风机设于所述机体的边角上且在所述新风入口的垂直风向与所述新风出口的垂直风向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茂勇杨廷旭陈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迪森劳力特空气净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