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动连接结构及稳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4939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0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转动结构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转动连接结构及稳定器,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一转轴、第一转轮、第二连接部、第二转轴、第二转轮及壳体: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平行固定安装;所述第一转轮同轴转动连接于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转轮同轴转动连接于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于第一转轮,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第二转轮,所述第一转轮部分外周设有若干第一轮齿,所述第二转轮部分外周设有若干第二轮齿,所述第一轮齿与第二轮齿啮合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较多的自由度,切换操作灵活度高,可满足消费者日益增涨的多元化需求;而且结构紧凑、体积小巧、外表美观。外表美观。外表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动连接结构及稳定器


[0001]本技术涉及转动结构的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转动连接结构及稳定器。

技术介绍

[0002]稳定器用于安装拍摄装置,例如摄像机、照相机、智能手机等,在移动中进行拍摄时能达到迅速稳定地控制拍摄装置保持在确定的姿态上的效果。稳定器的连接轴一般包括航向轴、俯仰轴及横滚轴中的其一或至少两个,为了保证稳定器的正常工作,连接轴需要足够的运动空间,如此,连接轴便会占用较大的空间、而牺牲云台的便捷性。
[0003]中国专利CN107454931A及中国专利CN110410629A公开了一种云台组件及手持云台,所述云台组件包括第一转轴部及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一转轴部还与所述第一连接臂枢接,从而所述第一转轴部能够相对所述第一连接臂转动,可使得所述第一转轴部与所述第一连接臂在相互叠合的状态与相对分离的状态之间切换,进而所述云台组件在折叠状态与展开状态之间切换,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通过锁固结构维持。然而上述方案中:通过枢轴实现折叠,枢轴的转动自由度单一,导致切换操作不够灵活,无法满足消费者日益增涨的多元化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转动连接结构,具有较多的自由度,切换操作灵活度高,可满足消费者日益增涨的多元化需求。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提供一种转动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一转轴、第一转轮、第二连接部、第二转轴、第二转轮: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平行固定安装;所述第一转轮同轴转动连接于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转轮同轴转动连接于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于第一转轮,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第二转轮,所述第一转轮部分外周设有若干第一轮齿,所述第二转轮部分外周设有若干第二轮齿,所述第一轮齿与第二轮齿啮合传动连接。
[0007]本技术的转动连接结构,当第一连接部固定时,第二转轴、第二转轮、第二连接部作为第二转体,第二转体以第一转轴轴线为旋转轴转动;当第二连接部固定时,第一转轴、第一转轮、第一连接部作为第一转体,第一转体以第二转轴轴线为旋转轴转动;当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均可活动时,转动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中其一连接部,另一连接部则可以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本技术的转动连接结构,具有较多的自由度,切换操作灵活度高,可满足消费者日益增涨的多元化需求;且本技术第一轮齿和第二轮齿设于第一转轮、第二转轮的部分外周,相对于完整的齿轮而言,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可减小转动连接结构的体积。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轮齿和第二轮齿的数目及结构参数相同。当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均可活动时,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相等的转速、相反的方向转动。
[0009]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锁止第一转轮和/或第二转轮位置的止动结构,所述止动结构位于第一转轮、第二转轮旁侧。止动结构可锁止第一转轮、锁止第二转轮、或同时锁止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从而锁止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相对位置,使得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保持在展开状态、使用状态或折叠状态。
[0010]进一步地,所述止动结构包括止动块、弹簧,所述弹簧分别套于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外周、且所述弹簧一端连接于止动块另一端固定;所述第一转轮、第二转轮的端部均设有止动凸部,所述止动块设有与止动凸部相配合的止动凹部。在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转动过程中,止动凸部随之转动,止动凸部挤压止动凹部,直至止动凸部转动至与止动凹部再次配合的位置,此时,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位置相对锁止。本技术止动结构锁止的位置有多个,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具有多种形态,可适用于各种应用场合的需要。
[0011]进一步地,还包括壳体,所述第一转轮、第二转轮、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均位于壳体内,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均自壳体内向壳体外侧伸出。除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外,其余部件均置于壳体内,不仅有防尘保护部件的作用,而且结构紧凑、体积小巧、外表美观,可应用于对外表及体积要求较高的场合。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保持架和定位块,所述保持架与定位块二者均位于壳体内,且二者中至少其一与壳体固定连接。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两端进行固定,始终保持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之间平行,从而避免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转动过程导致其他部件的相互干涉。
[0013]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块两端的外缘分别开设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分别在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两端部限制的转动范围内转动。通过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的设置限制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转动范围,结构简单。
[0014]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主体和盖体,所述定位块卡接于所述盖体内壁。可拆卸连接的主体和盖体组成壳体,便于主体和盖体的拆卸和装配。
[0015]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稳定器,包括第一臂、第二臂以及如前所述的转动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臂连接于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臂连接于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臂、第二臂可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
[0016]本技术的稳定器,第一臂和第二臂通过前述的双轴式转动连接结构连接,具有较多的自由度,切换操作灵活度高,可满足消费者日益增涨的多元化需求;且本技术稳定器的转动连接结构置于壳体内,不仅有防尘保护部件的作用,而且结构紧凑、体积小巧、外表美观。
[0017]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连接结构外表面设有避空部,当第一臂和第二臂切换至折叠状态时,第一臂和第二臂相互靠近的端部收至所述避空部。避空部的设置便于第一臂和第二臂在折叠时两者之间发生相互干涉,可以实现更好的折叠。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本技术的转动连接结构及稳定器,具有较多的自由度,切换操作灵活度高,可满足消费者日益增涨的多元化需求;且本技术第一轮齿和第二轮齿设于第一转轮、第二转轮的部分外周,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而且结构紧凑、体积小巧、外表美观,可应用于对外表及体积要求较高的场合。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转动连接结构的爆炸图;
[0021]图2为转动连接结构的立体图;
[0022]图3为转动连接结构去除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第一臂和第二臂展开状态示意图;
[0024]图5为第一臂和第二臂折叠状态示意图;
[0025]附图中:100、转动连接结构;110、第一连接部;111、第一连接孔;120、第一转轴;121、连接部;122、定位部;130、第一转轮;131、第一轮齿;132、止动凸部;140、第二连接部;141、第二连接孔;150、第二转轴;160、第二转轮;161、第二轮齿;170、壳体;171、第一避空部;172、第二避空部;173、主体;174、盖体;175、安装沿;177、避空部;180、保持架;181、卡簧;190、定位块;191、沉孔;192、第一限位槽;193、第二限位槽;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动连接结构(100),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部(110)、第一转轴(120)、第一转轮(130)、第二连接部(140)、第二转轴(150)、第二转轮(160):所述第一转轴(120)、第二转轴(150)平行固定安装;所述第一转轮(130)同轴转动连接于第一转轴(120),所述第二转轮(160)同轴转动连接于第二转轴(150),所述第一连接部(110)连接于第一转轮(130),所述第二连接部(140)连接于第二转轮(160),所述第一转轮(130)部分外周设有若干第一轮齿(131),所述第二转轮(160)部分外周设有若干第二轮齿(161),所述第一轮齿(131)与第二轮齿(161)啮合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连接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齿(131)和第二轮齿(161)的数目及结构参数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连接结构(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锁止第一转轮(130)和/或第二转轮(160)位置的止动结构(200),所述止动结构(200)位于第一转轮(130)、第二转轮(160)旁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动连接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结构(200)包括止动块(210)、弹簧(220),所述弹簧(220)分别套于第一转轴(120)、第二转轴(150)外周、且所述弹簧(220)一端连接于止动块(210)另一端固定;所述第一转轮(130)、第二转轮(160)的端部均设有止动凸部(132),所述止动块(210)设有与止动凸部(132)相配合的止动凹部(230)。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转动连接结构(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17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易仑叶育富唐昌辉苏晓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智神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