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源热泵系统的洗井方法及洗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4904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09:5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水源热泵系统的洗井方法及洗井装置,洗井装置包括潜水泵、抽水管路、喷洒组件和过滤组件;喷洒组件设置于过滤组件的顶端,且喷洒组件和过滤组件均套接于抽水管路的外侧抽水管路能够与喷洒组件的内部连通;过滤组件包括支撑筒,支撑筒的顶端内侧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过滤板,支撑筒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板,抽水管路贯通第二过滤板以及两个第一过滤板的拼接处,支撑筒的内侧滑动设置有环形内筒,环形内筒的底面与第二过滤板之间设置有复位件;支撑筒的底端内侧开设有过水内孔,支撑筒的底端内侧设置限位块。本申请实现了水资源能够循环利用,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降低了泵损坏的可能,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洗井效率。提高了洗井效率。提高了洗井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源热泵系统的洗井方法及洗井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洗井
,尤其涉及一种水源热泵系统的洗井方法及洗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源热泵空调系统是一种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包括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等)的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空调系统。水源热泵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实现低温位热能向高温位转移。地能分别在冬季作为热泵供暖的热源和夏季空调的冷源,即在冬季,把地能中的热量“取”出来,提高温度后,供给室内采暖;夏季,把室内的热量取出来,释放到地能中去。通常水源热泵消耗1kW的能量,用户可以得到4kW以上的热量或冷量。
[0003]现有技术中在利用水源热泵系统时经常出现的问题是,抽水井含沙量超标,或过度取水造成含沙量超标,使抽水井中的沙灌到回灌井中,形成沙堵;回灌井在成井后,没有进行进一步洗井,残留在井壁的泥浆对回灌渗透路径形成堵塞;因而,在水源热泵系统中需要对抽水井和回灌井进行进一步的洗井处理,然而,现有技术中进行洗井的方式,一般为,通过泵对井的内壁进行自上而下式的冲刷,将井内壁的杂物冲刷到井底,然后再集中将井底的水和杂物全部抽出,此种方式中由于泵抽取的是水和杂物的混合物,容易使得泵出现损坏,另外水资源不能循环利用,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此种洗井的方式效率低下,过多的依赖于工人,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水源热泵系统的洗井方法及洗井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洗井时容易造成泵的损坏,水资源不能循环利用,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浪费,整体洗井方式效率低下,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水资源能够循环利用,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降低了泵损坏的可能,不过多依赖工人,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洗井效率。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水源热泵系统的洗井装置,包括潜水泵、抽水管路、喷洒组件和过滤组件;所述潜水泵和所述抽水管路设置于井内,通过所述潜水泵能够将井内的水向上输送至所述抽水管路中;所述喷洒组件设置于所述过滤组件的顶端,且所述喷洒组件和所述过滤组件均套接于所述抽水管路的外侧并与所述抽水管路的外侧滑动连接,能够整体沿着所述抽水管路的外侧在所述井内升降;所述抽水管路的顶端为封闭端,所述抽水管路的外侧自下而上间隔贯通开设有多个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处设置有自动开关组件;所述喷洒组件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能够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一开口对接,并在所述自动开关组件的作用下使得所述喷洒组件的内部与所述抽水管路连通;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支撑筒,所述支撑筒的顶端内侧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过滤板,所述支撑筒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板,所述抽水管路贯通所述第二过滤板以及两个所述第一过滤板的拼接处,且所述抽水管路的外侧能够分别与所述第二过滤板和两个所述第一过滤板滑动连接;所述支撑筒的内侧滑动设置有环形内筒,所述环形内筒的顶端与两个所述第一过
滤板的底面接触,能够将两个所述第一过滤板支撑;所述环形内筒的底面与所述第二过滤板之间设置有复位件;所述支撑筒的底端内侧开设有过水内孔,所述支撑筒的底端内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支撑筒的外侧设置有膨胀件,通过所述膨胀件能够将所述支撑筒固定于所述井的内壁。
[0006]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自动开关组件包括套筒、L形支架、第一弹性件和两个顶杆;所述套筒处于所述抽水管路的内部,且处于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一开口之间,所述套筒通过所述L形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抽水管路的内侧;所述第一弹性件处于所述套筒的内部,且两个所述顶杆的一端分别伸入至所述套筒的两端内部,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顶杆背离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端部伸出所述第一开口并能够将所述第一开口封堵;所述顶杆背离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端部开设有斜面;当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对接时,所述喷洒组件的内部能够挤压所述顶杆,使得所述顶杆缩回至所述套筒内,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相通。
[0007]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喷洒组件包括内套、环形外筒和多个喷洒头;所述内套处于所述环形外筒的内侧,并与所述环形外筒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内套套接于所述抽水管路的外侧,并与所述抽水管路的外侧滑动连接;所述内套贯通开设有两个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环形外筒的内部连通,当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对接并连通时,所述抽水管路中的水能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进入到所述环形外筒中;多个所述喷洒头间隔设置于所述环形外筒的外侧,并与所述环形外筒的内部连通;所述环形外筒的底端环形阵列设置有多个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背离所述环形外筒的端部与所述支撑筒的顶端固定连接。
[0008]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开口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开口的内径。
[0009]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复位件包括锥形套、第二弹性件和环形阵列设置于所述锥形套底端的多个第二支撑杆;所述锥形套套接于所述抽水管路的外侧,并与所述抽水管路的外侧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于所述抽水管路的外侧,且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锥形套和所述第二过滤板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第二支撑杆背离所述锥形套的端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环形内筒的底端外侧。
[0010]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复位件还包括有两个弧形挡板;两个所述弧形挡板贯通所述锥形套,并与所述锥形套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弧形挡板处于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外侧,且所述弧形挡板的底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过滤板,能够将所述第二弹性件围挡;两个所述弧形挡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环形凸肩,所述环形凸肩套接于所述抽水管路的外侧并与所述抽水管路的外侧滑动连接。
[0011]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限位块的顶面嵌装有接近开关。
[0012]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膨胀件包括环形气囊和气线;所述环形气囊套接于所述支撑筒的外侧并与所述支撑筒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气囊的顶端连接有所述气线,通过所述气线能够向所述环形气囊中充放气。
[0013]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杆上固定连接有绳索。
[0014]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水源热泵系统的洗井方法,包括:将所述潜水泵和所述抽水管路下放至所述井中;将所述过滤组件和所述喷洒组件
整体套接于所述抽水管路的外侧,使得处于所述抽水管路顶部的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喷洒组件内部的所述第二开口对接并相通,同时使得所述过滤组件和所述喷洒组件整体到达至所述井内待洗的第一段的位置处,然后将抽水管路的顶端固定在井口位置;然后控制所述膨胀件膨胀,最终将所述过滤组件和所述喷洒组件整体内撑在所述井的内壁,实现对所述过滤组件和所述喷洒组件的整体的固定;然后启动潜水泵工作,将所述井底的水向上抽送到所述抽水管路中,进而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后进入到所述喷洒组件中,然后通过所述喷洒组件喷射在所述井内待洗的第一段位置的内壁,实现对所述井内待洗的第一段位置内壁的清洗;所述井内待洗的第一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源热泵系统的洗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潜水泵(1)、抽水管路(2)、喷洒组件(3)和过滤组件(4);所述潜水泵(1)和所述抽水管路(2)设置于井(5)内,通过所述潜水泵(1)能够将井(5)内的水向上输送至所述抽水管路(2)中;所述喷洒组件(3)设置于所述过滤组件(4)的顶端,且所述喷洒组件(3)和所述过滤组件(4)均套接于所述抽水管路(2)的外侧并与所述抽水管路(2)的外侧滑动连接,能够整体沿着所述抽水管路(2)的外侧在所述井(5)内升降;所述抽水管路(2)的顶端为封闭端,所述抽水管路(2)的外侧自下而上间隔贯通开设有多个第一开口(21),所述第一开口(21)处设置有自动开关组件(6);所述喷洒组件(3)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开口(311),所述第二开口(311)能够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一开口(21)对接,并在所述自动开关组件(6)的作用下使得所述喷洒组件(3)的内部与所述抽水管路(2)连通;所述过滤组件(4)包括支撑筒(41),所述支撑筒(41)的顶端内侧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过滤板(42),所述支撑筒(4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板(43),所述抽水管路(2)贯通所述第二过滤板(43)以及两个所述第一过滤板(42)的拼接处,且所述抽水管路(2)的外侧能够分别与所述第二过滤板(43)和两个所述第一过滤板(42)滑动连接;所述支撑筒(41)的内侧滑动设置有环形内筒(44),所述环形内筒(44)的顶端与两个所述第一过滤板(42)的底面接触,能够将两个所述第一过滤板(42)支撑;所述环形内筒(44)的底面与所述第二过滤板(43)之间设置有复位件(45);所述支撑筒(41)的底端内侧开设有过水内孔(411),所述支撑筒(41)的底端内侧设置有限位块(7);所述支撑筒(41)的外侧设置有膨胀件(8),通过所述膨胀件(8)能够将所述支撑筒(41)固定于所述井(5)的内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源热泵系统的洗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开关组件(6)包括套筒(61)、L形支架(62)、第一弹性件(63)和两个顶杆(64);所述套筒(61)处于所述抽水管路(2)的内部,且处于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一开口(21)之间,所述套筒(61)通过所述L形支架(62)固定连接于所述抽水管路(2)的内侧;所述第一弹性件(63)处于所述套筒(61)的内部,且两个所述顶杆(64)的一端分别伸入至所述套筒(61)的两端内部,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弹性件(63)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顶杆(64)背离所述第一弹性件(63)的端部伸出所述第一开口(21)并能够将所述第一开口(21)封堵;所述顶杆(64)背离所述第一弹性件(63)的端部开设有斜面(641);当所述第一开口(21)与所述第二开口(311)对接时,所述喷洒组件(3)的内部能够挤压所述顶杆(64),使得所述顶杆(64)缩回至所述套筒(61)内,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开口(21)与所述第二开口(311)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源热泵系统的洗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组件(3)包括内套(31)、环形外筒(32)和多个喷洒头(33);所述内套(31)处于所述环形外筒(32)的内侧,并与所述环形外筒(32)的内侧固定连接;
所述内套(31)套接于所述抽水管路(2)的外侧,并与所述抽水管路(2)的外侧滑动连接;所述内套(31)贯通开设有两个所述第二开口(311),所述第二开口(311)与所述环形外筒(32)的内部连通,当所述第一开口(21)和所述第二开口(311)对接并连通时,所述抽水管路(2)中的水能通过所述第一开口(21)和所述第二开口(311)进入到所述环形外筒(32)中;多个所述喷洒头(33)间隔设置于所述环形外筒(32)的外侧,并与所述环形外筒(32)的内部连通;所述环形外筒(32)的底端环形阵列设置有多个第一支撑杆(34),所述第一支撑杆(34)背离所述环形外筒(32)的端部与所述支撑筒(41)的顶端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源热泵系统的洗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311)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开口(21)的内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源热泵系统的洗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45)包括锥形套(451)、第二弹性件(452)和环形阵列设置于所述锥形套(451)底端的多个第二支撑杆(453);所述锥形套(451)套接于所述抽水管路(2)的外侧,并与所述抽水管路(2)的外侧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452)套设于所述抽水管路(2)的外侧,且所述第二弹性件(45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锥形套(451)和所述第二过滤板(43)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第二支撑杆(453)背离所述锥形套(451)的端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环形内筒(44)的底端外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源热泵系统的洗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45)还包括有两个弧形挡板(454);两个所述弧形挡板(454)贯通所述锥形套(451),并与所述锥形套(451)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弧形挡板(454)处于所述第二弹性件(452)的外侧,且所述弧形挡板(45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栋辛伟安乐刘晓东孙正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