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散热式配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4843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0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配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散热式配电装置,包括有设备柜体和装配柜体,设备柜体设置有散热机构,散热机构包括有电机以及抽风扇叶,装配柜体设置有第一辅助散热机构,第一辅助散热机构包括有两第二转轴、翻转板、以及升降滑条,第二转轴加工有传动齿,升降滑条加工有直线齿条,装配柜体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设备柜体设置有往复拉动机构,升降滑条连接有第一拉线,往复拉动机构与第一拉线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往复拉动机构使得第一辅助散热机构的翻转板能够往复转动,从下方将热空气往上扇动,热空气加速往上排出,提高散热效率,同时从下侧往上扇动,避免热空气在底部沉积,并且本装置不会增加其他用电的散热设备。备。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散热式配电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配电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散热式配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工厂以及公共场所的供电系统中,通常需要使用配电设备来配电,配电设备通常安装在相应的配电柜中进行使用,若用电场所的用电量较大时,还需要专门建设相应的配电房,将各个配电柜安装于其中,由于配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因此需要在配电柜上设置相应的散热结构来进行散热。
[0003]现有的散热结构比较简单,多采用设置电机和排风扇的方式,由电机带动排风扇,将配电柜内部的热空气抽排,然而这样的散热方式的效率一般,倘若增加其他的散热器或制冷器,则会提高设备成本并增加能源消耗,为了在不增加其他用电的散热设备的前提下,提高散热效率,我们提出一种高效散热式配电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高效散热式配电装置,通过往复拉动机构的往复运动,使得第一辅助散热机构的两个翻转板能够往复转动,从设备柜体下方将热空气往上扇动,使得设备柜体内部的热空气加速往上流动排出,提高散热效率,同时通过从设备柜体下侧往上扇动,能够有效避免热空气在设备柜体底部沉积,并且本装置不会增加其他用电的散热设备。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效散热式配电装置,包括有设备柜体和装配柜体,所述设备柜体与所述装配柜体上下设置且共同安装有安装隔板,所述设备柜体内部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有电机以及抽风扇叶,所述设备柜体顶部开设有排风口,所述抽风扇叶设置于所述排风口内,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设备柜体顶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所述设备柜体顶部且延伸至所述设备柜体内部上侧,所述抽风扇叶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设备柜体内部安装有安装架,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安装架转动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转轴均安装有传动带轮,两个所述传动带轮之间皮带传动连接;所述安装隔板开设有若干条形通风槽,所述装配柜体内部还设置有第一辅助散热机构,所述第一辅助散热机构包括有两个第二转轴、两个翻转板、以及一个升降滑条,两个所述第二转轴两端均与所述装配柜体前后内壁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转轴对称设置且位于所述安装隔板中部,两个所述翻转板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转轴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翻转板分别向着所述装配柜体左右内壁延伸,两个所述第二转轴均加工有若干传动齿,所述设备柜体内安装有壳体,所述升降滑条下端从两个所述第二转轴之间延伸穿过,且所述升降滑条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滑条两侧均加工有与所述传动齿相啮合的直线齿条,所述装配柜体底部与所述升降滑条下端之间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设备柜体内部还设置有与所述升降滑条上端相匹配的往复拉动机构,所述升
降滑条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线,所述往复拉动机构与所述第一拉线相连接,所述设备柜体下部前后任意一侧开设有进风口。
[0006]所述往复拉动机构包括有减速器、凸轮以及推杆,所述减速器通过机架安装于所述设备柜体内部,所述第一转轴下端与所述减速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凸轮相连接,所述设备柜体左右内壁还均设置有第一滑轨,两个所述第一滑轨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推杆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轨与所述第一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凸轮开设有与所述推杆相匹配的限位槽,所述凸轮与所述推杆相抵接,所述推杆还固定连接有往下延伸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一拉线与所述第一连杆端部固定连接且处于绷直状态。
[0007]所述升降滑条内部开设有矩形定位槽,所述装配柜体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贯穿至所述矩形定位槽内部的矩形定位杆,所述矩形定位杆套设于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内部。
[0008]所述装配柜体还安装第二辅助散热机构,所述第二辅助散热机构包括有一个水箱、两个安装台、两个按压气囊以及若干风管,所述水箱安装于所述装配柜体底部,两个所述安装台固定于所述装配柜体下侧内壁,且两个所述安装台分别与两个所述翻转板相对应,两个所述按压气囊分别与两个所述安装台安装固定,两个所述按压气囊分别与若干风管固定连接,各个所述风管端部延伸至所述水箱内部,各个所述风管贯穿所述水箱侧边并向上延伸与所述装配柜体上侧相连通,两个所述按压气囊均设置有单向进气阀。
[0009]所述水箱外壁安装有若干散热翅片,所述水箱底部还设置有若干支撑座。
[0010]所述按压气囊倾斜安装且倾斜面向所对应的所述翻转板。
[0011]位于所述水箱内部的所述风管的形状呈蛇形结构。
[0012]所述排风口以及所述进风口均安装有防尘过滤网,位于所述进风口的所述防尘过滤网还设置有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有滑动框架和两个条形清扫台,两个所述条形清扫台对称设置且与所述滑动框架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条形清扫台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滑动框架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轨,两个所述第二滑块均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轨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复位弹簧,两个所述条形清扫台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杆,两个所述第二连杆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线,两个所述第二拉线均贯穿延伸至所述装配柜体内部,两个所述第二拉线分别与两个所述翻转板端部固定连接。
[0013]所述设备柜体顶部还安装有防雨板。
[0014]在使用时,散热机构启动,通过电机使得抽风扇叶转动,将设备柜体内部的热空气通过排风口排出,同时室外较低温度的空气通过进风口进入设备柜体,使得空气的对流快,外界空气流入后也能够吸收配电设备所散出的热量;散热机构启动的同时,位于设备柜体下侧的装配柜体内的第一辅助散热机构在往复拉动机构的带动下,能够使得两个翻转板在装配柜体内往复的翻转,扇动设备柜体内部的热空气加速往上流动,热空气更快的向着排风口排出,提高散热效率,同时,从设备柜体下侧往上扇动,能够有效避免热空气在设备柜体底部沉积,并且本装置不会增加其他用电的散热设备。
附图说明
[0015]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高效散热式配电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图2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二;图5为图4的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C处结构放大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实施例一:设备柜体100、装配柜体101、安装隔板102、电机103、抽风扇叶104、排风口105、第一转轴106、安装架107、传动带轮108、条形通风槽109、第二转轴110、翻转板111、升降滑条112、传动齿113、壳体114、直线齿条115、第一复位弹簧116、第一拉线117、进风口118、减速器119、凸轮120、推杆121、第一滑轨122、第一滑块123、第二复位弹簧124、第一连杆125、矩形定位杆126;实施例二:水箱200、安装台201、按压气囊202、风管203、单向进气阀204、散热翅片205、支撑座206;实施例三:防尘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散热式配电装置,包括有设备柜体和装配柜体,所述设备柜体与所述装配柜体上下设置且共同安装有安装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柜体内部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有电机以及抽风扇叶,所述设备柜体顶部开设有排风口,所述抽风扇叶设置于所述排风口内,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设备柜体顶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所述设备柜体顶部且延伸至所述设备柜体内部上侧,所述抽风扇叶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设备柜体内部安装有安装架,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安装架转动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转轴均安装有传动带轮,两个所述传动带轮之间皮带传动连接;所述安装隔板开设有若干条形通风槽,所述装配柜体内部还设置有第一辅助散热机构,所述第一辅助散热机构包括有两个第二转轴、两个翻转板、以及一个升降滑条,两个所述第二转轴两端均与所述装配柜体前后内壁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转轴对称设置且位于所述安装隔板中部,两个所述翻转板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转轴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翻转板分别向着所述装配柜体左右内壁延伸,两个所述第二转轴均加工有若干传动齿,所述设备柜体内安装有壳体,所述升降滑条下端从两个所述第二转轴之间延伸穿过,且所述升降滑条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滑条两侧均加工有与所述传动齿相啮合的直线齿条,所述装配柜体底部与所述升降滑条下端之间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设备柜体内部还设置有与所述升降滑条上端相匹配的往复拉动机构,所述升降滑条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线,所述往复拉动机构与所述第一拉线相连接,所述设备柜体下部前后任意一侧开设有进风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式配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拉动机构包括有减速器、凸轮以及推杆,所述减速器通过机架安装于所述设备柜体内部,所述第一转轴下端与所述减速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凸轮相连接,所述设备柜体左右内壁还均设置有第一滑轨,两个所述第一滑轨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推杆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轨与所述第一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凸轮开设有与所述推杆相匹配的限位槽,所述凸轮与所述推杆相抵接,所述推杆还固定连接有往下延伸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一拉线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鸿彬纪顺峰马明霞纪建斌陈波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金晖隆开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