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耳式胃管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4720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0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挂耳式胃管固定器,包括面部贴合件,所述面部贴合件的两端外壁上缝制有耳部挂件,所述面部贴合件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胃管插口,所述胃管插口的内壁设置有磨砂涂层,所述面部贴合件由硅胶层构成,所述耳部挂件内设置有府绸弹力布层;通过设置的面部贴合件、耳部挂件和胃管插口,通过该设计固定胃管,患者即使作大幅度活动,也不会使得胃管掉落,不需要额外使用胶布粘贴,使用时间长,方便快捷,通过设置的磨砂涂层、府绸弹力布层和硅胶层,胃管插口内壁与胃管接触的表面设置有磨砂涂层,从而增大胃管外壁与胃管插口内壁的摩擦力,整个面部贴合件采用硅胶层材质,与肌肤长时间接触不会对皮肤造成磨损,舒适度高。舒适度高。舒适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挂耳式胃管固定器


[0001]本技术涉及固定器
,特别是涉及挂耳式胃管固定器。

技术介绍

[0002]胃管是在特殊情况下帮助不能吞咽的患者输送必要的水分和食物,胃管一般是聚氨酯或硅胶材料,根据材质,聚氨酯、硅胶胃管应一月一换。粗细长短均有不同规格,胃管分别是口味管和鼻胃管。
[0003]但是现有的胃管固定方式仍存在一些弊端,传统的胃管固定采用医用胶布固定法:这是最普通的固定法,是采用医用胶布交叉贴在胃管于鼻翼及面颊处,再使用胶布在远端与床单进行固定,这种固定方式操作繁琐,胶布也容易脱落,患者不方便身体大幅度活动,舒适感低,为此我们提出挂耳式胃管固定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挂耳式胃管固定器,通过设置的面部贴合件、耳部挂件和胃管插口,通过该设计固定胃管,患者即使作大幅度活动,也不会使得胃管掉落,不需要额外使用胶布粘贴,使用时间长,方便快捷。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挂耳式胃管固定器,包括面部贴合件,所述面部贴合件的两端外壁上缝制有耳部挂件,所述面部贴合件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胃管插口,所述胃管插口的内壁设置有磨砂涂层,所述面部贴合件由硅胶层构成,所述耳部挂件内设置有府绸弹力布层。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胃管插口开设在面部贴合件的中间位置处,所述胃管插口的口径与胃管插接口口径相匹配设置。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磨砂涂层设置为pvc磨砂膜。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府绸弹力布层以棉纱JC40*40和氨纶140D为原料。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硅胶层设置为模压硅胶。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面部贴合件的上下端宽度设置1

3厘米。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2]1.通过设置的面部贴合件、耳部挂件和胃管插口,患者可以将面部贴合件环绕在鼻子和嘴巴之间部分,然后两端通过耳部挂件与耳朵挂接固定,医护人员可以将胃管与胃管插口插接进行使用,通过该设计固定胃管,患者即使作大幅度活动,也不会使得胃管掉落,不需要额外使用胶布粘贴,使用时间长,方便快捷。
[0013]2.通过设置的磨砂涂层、府绸弹力布层和硅胶层,胃管插口内壁与胃管接触的表面设置有磨砂涂层,从而增大胃管外壁与胃管插口内壁的摩擦力,保证固定的牢固性,两组耳部挂件采用府绸弹力布层材料,使其能够匹配各种患者人群,适用性高,整个面部贴合件
采用硅胶层材质,与肌肤长时间接触不会对皮肤造成磨损,舒适度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立体状态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胃管插口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侧视剖面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
[0019]其中标号为:1、面部贴合件;2、耳部挂件;3、胃管插口;4、磨砂涂层;5、府绸弹力布层;6、硅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1]实施例:
[0022]如图1

5所示,挂耳式胃管固定器,包括面部贴合件1,面部贴合件1的两端外壁上缝制有耳部挂件2,面部贴合件1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胃管插口3,胃管插口3的内壁设置有磨砂涂层4,面部贴合件1由硅胶层6构成,耳部挂件2内设置有府绸弹力布层5。
[0023]面部贴合件1的上下端宽度设置1

3厘米,胃管插口3开设在面部贴合件1的中间位置处,胃管插口3的口径与胃管插接口口径相匹配设置,患者可以将面部贴合件1环绕在鼻子和嘴巴之间部分,然后两端通过耳部挂件2与耳朵挂接固定,医护人员可以将胃管与胃管插口3插接进行使用,通过该设计固定胃管,患者即使作大幅度活动,也不会使得胃管掉落,不需要额外使用胶布粘贴,使用时间长,方便快捷。
[0024]胃管插口3内壁与胃管接触的表面设置有磨砂涂层4,磨砂涂层4设置为pvc磨砂膜,从而增大胃管外壁与胃管插口3内壁的摩擦力,保证固定的牢固性,两组耳部挂件2采用府绸弹力布层5材料,府绸弹力布层5以棉纱JC40*40和氨纶140D为原料,弹性十足,使其能够匹配各种患者人群进行挂耳操作,适用性高,整个面部贴合件1采用硅胶层6材质,硅胶层6设置为模压硅胶,模压硅胶制品通常是通过高温模具在放入添加硫化剂的固体硅胶原料后通过硫化机台施加压力,高温硫成固体化成型的,模压硅胶的硬度通常在30℃

70℃。原料配合色膏按照潘通色卡号调出颜色,模具的形状可以决定模压硅胶制品的形状,将其制成贴合人体面部的形状,与肌肤长时间接触不会对皮肤造成磨损,舒适度高。
[0025]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
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挂耳式胃管固定器,包括面部贴合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部贴合件(1)的两端外壁上缝制有耳部挂件(2),所述面部贴合件(1)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胃管插口(3),所述胃管插口(3)的内壁设置有磨砂涂层(4),所述面部贴合件(1)由硅胶层(6)构成,所述耳部挂件(2)内设置有府绸弹力布层(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耳式胃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胃管插口(3)开设在面部贴合件(1)的中间位置处,所述胃管插口(3)的口径与胃管插接口口径相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攀权会利吕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