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松螺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4202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0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防松螺母,包括螺母本体,螺母本体内设有钢丝螺套,螺母本体的一端连接有防松垫圈,防松垫圈包括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第一垫圈设置在接近螺母本体的一侧,第二垫圈设置在远离螺母本体的一侧,第一垫圈与第二垫圈之间通过粘胶粘连。这种防松螺母能够有效解决螺栓组件在振动环境中松动的问题。有效解决螺栓组件在振动环境中松动的问题。有效解决螺栓组件在振动环境中松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松螺母


[0001]本技术涉及紧固件
,具体涉及一种防松螺母。

技术介绍

[0002]螺栓组件是紧固件中的一类,主要用于紧固两个或两个以上零部件。包括了螺栓和螺母,一颗小小的螺栓松动,有可能导致重大的安全事故,存在安全隐患,因一颗螺丝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常有发生。
[0003]螺栓组件松动的原因多是因为振动,目前现有技术中也提出了一些防止螺栓松动的结构,比如灌胶、分体式螺母、弹簧垫圈等,以上方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螺栓组件松动的问题,但是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即在于提出一种防松螺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防松螺母,能够有效解决螺栓组件在振动环境中松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防松螺母,包括螺母本体,螺母本体内设有钢丝螺套,螺母本体的一端连接有防松垫圈,防松垫圈包括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第一垫圈设置在接近螺母本体的一侧,第二垫圈设置在远离螺母本体的一侧,第一垫圈与第二垫圈之间通过粘胶粘连。
[0006]进一步地,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接触的一面设有若干放射状排布的第一内锯齿,第二垫圈与第一垫圈接触的一面设有若干放射状的第二内锯齿,第一内锯齿和第二内锯齿为斜锯齿,第一内锯齿与第二内锯齿方向相反并能互相扣合。
[0007]进一步地,第一垫圈背离第二垫圈的一面设有若干放射状排布的第一外锯齿,第二垫圈背离第一垫圈的一面设有若干放射状排布的第二外锯齿,第一外锯齿和第二外锯齿为正锯齿。
[0008]进一步地,第一内锯齿和第二内锯齿的螺纹角大于螺母本体的螺纹角。
[0009]进一步地,钢丝螺套自由状态下的外径大于螺母本体的内径。
[0010]进一步地,钢丝螺套上设有锁紧圈,锁紧圈在螺母本体端面上的投影为正六边形的。
[0011]本技术的防松螺母能够有效解决螺栓组件在振动环境中松动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写和阐述。
[0013]图1是本技术首选实施方式的防松螺母的俯视图;
[0014]图2是本技术首选实施方式的防松螺母的侧视图。
[0015]附图标记:1、螺母本体;21、第一垫圈;211、第一内锯齿;212、第一外锯齿;22、第二垫圈;221、第二内锯齿;222、第二外锯齿;3、钢丝螺套;31、锁紧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更加清楚、完整地阐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17]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首选实施方式的一种防松螺母,包括螺母本体1,螺母本体1内设有钢丝螺套3,螺母本体1的一端连接有防松垫圈,防松垫圈包括第一垫圈21和第二垫圈22,第一垫圈21设置在接近螺母本体1的一侧,第二垫圈22设置在远离螺母本体1的一侧,第一垫圈21与第二垫圈22之间通过粘胶粘连。
[0018]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垫圈21和第二垫圈22接触的一面设有若干放射状排布的第一内锯齿211,第二垫圈22与第一垫圈21接触的一面设有若干放射状的第二内锯齿221,第一内锯齿211和第二内锯齿221为斜锯齿,第一内锯齿211与第二内锯齿221方向相反并能互相扣合。
[0019]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内锯齿211和第二内锯齿221的螺纹角大于螺母本体1的螺纹角。具体的,第一内锯齿211和第二内锯齿221的螺纹角为10
°
,螺母本体1的螺纹角为60
°
[0020]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垫圈21背离第二垫圈22的一面设有若干放射状排布的第一外锯齿212,第二垫圈22背离第一垫圈21的一面设有若干放射状排布的第二外锯齿222,第一外锯齿212和第二外锯齿222为正锯齿。外锯齿用于加大紧固面与防松垫圈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加固螺栓组件的稳固性。
[0021]如图1和图2所示,钢丝螺套3自由状态下的外径大于螺母本体1的内径。钢丝螺套3上设有锁紧圈31,锁紧圈31在螺母本体1端面上的投影为正六边形的。
[0022]通过防松垫圈和钢丝螺套的双重锁紧作用,本技术的防松螺母能够有效解决螺栓组件在振动环境中松动的问题。
[0023]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而并非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构思和精神范畴的前提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所提供的文字描述、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作出的各种变形、替代和改进,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畴。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确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松螺母,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母本体,所述螺母本体内设有钢丝螺套,所述螺母本体的一端连接有防松垫圈,所述防松垫圈包括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所述第一垫圈设置在接近螺母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二垫圈设置在远离螺母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一垫圈与第二垫圈之间通过粘胶粘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松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接触的一面设有若干放射状排布的第一内锯齿,所述第二垫圈与第一垫圈接触的一面设有若干放射状的第二内锯齿,所述第一内锯齿和第二内锯齿为斜锯齿,所述第一内锯齿与第二内锯齿方向相反并能互相扣合。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飞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飞盛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