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打包线包装抓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4050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打包线包装抓手,包括真空海绵吸附机构和抱夹机构,所述真空海绵吸附机构和抱夹机构分别位于主平台支架的上方和下方并通过主平台支架连接,所述抱夹机构包括移动底板、设置于移动底板上的气缸、控制气缸气源通断的电磁阀集中控制模块、机械驱动结构和抓手,移动底板通过机械驱动结构可滑动地设置于主平台支架的下方;所述抓手贯穿移动底板与气缸连接;移动底板下方固定设有接近开关,气缸通过接近开关给出的信号控制抓手完成抱夹动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避免了包装人员因操作疲劳导致的产品包装质量问题,有效提高了产线包装的工作效率,降低包装成本。降低包装成本。降低包装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打包线包装抓手


[0001]本技术涉及包装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打包线包装抓手。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自动化生产线在工业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工件的包装纸托需要根据客户需求定制。由于纸托造型较特殊,加之人工搬运的纸托会出现易破损的情形,为避免上述情形,通过柔性自动化包装线能够实现装置包装生产,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0003]目前在国内无针对性的装夹设备,包装仍主要采用人工方式,人工包装存在如下缺点:
[0004]一、由于受包装纸托规格形状特殊,材质特性的影响,以及说明书塑封袋夹取困难,对于现采用的工人搬运方式,需设置多个工位配置多名工人协作完成。
[0005]二、为响应产线前端的来料速度且确保生产节拍,需要设置多组人工堆垛才能实现产能要求,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投入极大的人工成本。
[0006]三、每箱装置均需装入配套说明书,人工手动放置的方法不仅耗时,而且增加自动化控制步骤,增加出错概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自动打包线包装抓手,包括真空海绵吸附机构和抱夹机构,所述真空海绵吸附机构和抱夹机构分别位于主平台支架的上方和下方并通过主平台支架连接,所述抱夹机构包括移动底板、设置于移动底板上的气缸、控制气缸气源通断的电磁阀集中控制模块、机械驱动结构和抓手,移动底板通过机械驱动结构可滑动地设置于主平台支架的下方;所述抓手贯穿移动底板与气缸连接;移动底板下方固定设有接近开关,气缸通过接近开关给出的信号控制抓手完成抱夹动作。/>[0008]进一步地,还包括与工业机器人连接的连接件,连接件固定设置于主平台支架的上方。
[0009]进一步地,主平台支架包括上承接板和侧翼板,侧翼板通过滑动直线导轨与移动底板连接;所述移动底板包括两个对称的底板,所述底板对称地设置于主平台支架的下方,所述底板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滑动直线导轨的导轨固定,所述侧翼板与对应的滑动直线导轨的滑块固定;移动底板的两个底板相对其对称轴相向或反向运动。
[0010]进一步地,所述机械驱动结构固定于上承接板的下方,所述机械驱动结构包括螺母座、双向丝杆、滚珠螺母、丝杆支撑座、固定底座、联轴器、手摇把手和锁紧件;双向丝杆和滚珠螺母组成滚珠螺母丝杠副,双向丝杆两端设有丝杆支撑座,丝杆支撑座通过固定底座固定在上承接板的下方;滚珠螺母通过螺母座与移动底板固定连接;丝杆输出端设有联轴器,联轴器与手摇把手及锁紧件连接;
[0011]当手摇把手转动时,手摇把手带动螺母座运动进而调整移动底板的位置以适应所抱夹工件的规格;当移动底板的位置确定时,调节锁紧件进行对手摇把手进行限位。
[0012]进一步地,接近开关固定在移动底板内侧,接近开关检测到工件的位置,抓手与工件接触的时候反馈信号,电磁阀通电打开,气路通,主动杆与固定杆形成铰链,在气缸的作用下,主动杆带动从动触头完成抱夹动作;工件搬运到指定位置后,电磁阀断电,气路关闭,抓手恢复到原位。
[0013]进一步地,所述真空海绵吸附机构包括吸附装置主体,吸附装置主体两侧固定端盖,吸附装置主体前端固定有真空表和快捷插头,吸附装置主体下表面覆盖有海绵真空吸盘;水平放置的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竖直放置的第二光电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安装支架固定在吸附装置主体侧边;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检测海绵真空吸盘与工件配套的说明书之间的距离,在海绵真空吸盘与说明书接触的时候反馈信号,真空海绵吸附机构完成吸附动作。
[0014]进一步地,电磁阀集中控制模块包括电磁阀,电磁阀通过盲板固定在汇流板上;汇流板固定在主承接板表面,汇流板侧边固定设有消音器,汇流板上设置有中间气孔,实现气源通断。
[0015]进一步地,所述真空海绵吸附机构通过支架与主平台支架固定。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1)本技术主要运用于装置生产过程中的包装工序中,可以自动适应包装纸托尺寸及装置配套说明书的包装搬运抓手,可以与工业机器人集成,运用极为广泛。
[0018](2)本技术对特殊形状、不平整的工件表面,提供了更高效的抓取、搬运方案,减小响应时间,减小了人工错误率,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包装成本。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的主平台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的机械驱动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的真空海绵吸附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本技术的电磁阀集中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是本技术的抱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的标记所代表的含义:
[0026]连接件1、主平台支架2、主承接板201、侧翼板202、滑动直线导轨203、支架3、真空海绵吸附机构4、吸附装置主体401、端盖402、真空表403、快捷插头404、吸附装置消音器405、海绵真空吸盘406、第一光电传感器407、第二光电传感器408、传感器安装支架409、上承接板5、机械驱动结构6、螺母座601、双向丝杆602、滚珠螺母603、丝杆支撑座604、固定底座605、联轴器606、手摇把手607、锁紧件608、防尘罩609、移动底板7、气缸8、电磁阀集中控制模块9、接近开关10、抓手11、主动杆1101、固定杆1102、从动触头1103。
具体实施方式
[002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打包线包装抓手。
[0028]实施例一
[0029]参见图1,一种自动打包线包装抓手,包括真空海绵吸附机构4和抱夹机构,所述真
空海绵吸附机构4和抱夹机构分别位于主平台支架2的上方和下方并通过主平台支架2连接,所述抱夹机构包括移动底板7、设置于移动底板7上的气缸8、控制气缸8气源通断的电磁阀集中控制模块9、机械驱动结构6和抓手11。
[0030]所述包装抓手还包括与工业机器人连接的连接件1,连接件1下方固定设有主平台支架2,主平台支架2两侧设有上承接板5;移动底板7通过机械驱动结构6可滑动地设置于主平台支架2的下方。所述抓手11贯穿移动底板7与气缸8连接;移动底板7下方固定设有接近开关10,气缸8通过接近开关10给出的信号控制抓手11完成动作。
[0031]如图2所示,主平台支架2包括主承接板201和侧翼板202,侧翼板202通过滑动直线导轨203与移动底板7连接;具体地,所述移动底板7包括两个对称的底板,所述底板对称地设置于主平台支架2的下方,所述底板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滑动直线导轨203的导轨固定,所述侧翼板202与对应的滑动直线导轨203的滑块固定,从而当滑动直线导轨203的导轨与滑块相对运动时,分别与导轨和滑块固定连接的移动底板7和侧翼板202也相对运动。移动底板7的两个底板相对其对称轴相向或反向运动。
[0032]如图3所示,主承接板201的下方固定有机械驱动结构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打包线包装抓手,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海绵吸附机构(4)和抱夹机构,所述真空海绵吸附机构(4)和抱夹机构分别位于主平台支架(2)的上方和下方并通过主平台支架(2)连接,所述抱夹机构包括移动底板(7)、设置于移动底板(7)上的气缸(8)、控制气缸(8)气源通断的电磁阀集中控制模块(9)、机械驱动结构(6)和抓手(11),移动底板(7)通过机械驱动结构(6)可滑动地设置于主平台支架(2)的下方;所述抓手(11)贯穿移动底板(7)与气缸(8)连接;移动底板(7)下方固定设有接近开关(10),气缸(8)通过接近开关(10)给出的信号控制抓手(11)完成抱夹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打包线包装抓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工业机器人连接的连接件(1),连接件(1)固定设置于主平台支架(2)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打包线包装抓手,其特征在于,主平台支架(2)包括主承接板(201)和侧翼板(202),侧翼板(202)通过滑动直线导轨(203)与移动底板(7)连接;所述移动底板(7)包括两个对称的底板,所述底板对称地设置于主平台支架(2)的下方,所述底板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滑动直线导轨(203)的导轨固定,所述侧翼板(202)与对应的滑动直线导轨(203)的滑块固定;移动底板(7)的两个底板相对其对称轴相向或反向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打包线包装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驱动结构(6)固定于主承接板(201)的下方,所述机械驱动结构(6)包括螺母座(601)、双向丝杆(602)、滚珠螺母(603)、丝杆支撑座(604)、固定底座(605)、联轴器(606)、手摇把手(607)和锁紧件(608);双向丝杆(602)和滚珠螺母(603)组成滚珠螺母丝杠副,双向丝杆(602)两端设有丝杆支撑座(604),丝杆支撑座(604)通过固定底座(605)固定在主承接板(201)的下方;滚珠螺母(603)通过螺母座(601)与移动底板(7)固定连接;丝杆(602)输出端设有联轴器(606),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益萍雍太利徐大可曹俊岭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全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