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接电用软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3932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压器接电用软连接结构,包括连接片,连接片的两端为平直部,两平直部之间通过弯曲部相接,弯曲部用以提供弹性变形的基础;弯曲部包括第一弯曲段及第二弯曲段,第一弯曲段靠近连接片中心的一端设有第一过渡段,第二弯曲段靠近连接片中心的一端设有第二过渡段,第一过渡段与第二过渡段连接,第一弯曲段朝上拱起弯曲,第二弯曲段向下凹陷弯曲,两平直部的相持平;其结构新颖、简单,可进行弹性变形,实现软连接的效果,有效应对变压器工作振动的问题,维持设备正常使用。维持设备正常使用。维持设备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压器接电用软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导电连接结构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变压器接电用软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变压器是输配电的基础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城市社区等领域,对于其接电部位、大多是通过螺栓对接电结构进行固定连接,其连接结构大多仅是简单的接电环或者简单的扁薄的连接片,虽然可进行导电,但连接部位均是硬性结构,在变压器工作过程中,由于其会发生振动,对于硬性连接的部位可能会造成松脱,影响正常的使用,故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变压器接电用软连接结构,其结构新颖、简单,可进行弹性变形,实现软连接的效果,有效应对变压器工作振动的问题,维持设备正常使用。
[0004]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压器接电用软连接结构,包括连接片,连接片的两端为平直部,两平直部之间通过弯曲部相接,弯曲部用以提供弹性变形的基础;弯曲部包括第一弯曲段及第二弯曲段,第一弯曲段靠近连接片中心的一端设有第一过渡段,第二弯曲段靠近连接片中心的一端设有第二过渡段,第一过渡段与第二过渡段连接,第一弯曲段朝上拱起弯曲,第二弯曲段向下凹陷弯曲,两平直部的相持平。
[0006]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第一过渡段及第二过渡段均呈为弧形状结构,第一过渡段为弧形下凹,第二过渡段为弧形拱起。
[0007]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弯曲部上设有至少一个穿孔,穿孔呈条形孔状结构,穿孔沿连接片的长度方向延伸、两端延伸至第一弯曲段及第二弯曲段处。
[0008]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平直部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均呈条形孔状结构,第一通孔沿连接片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通孔沿连接片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垂直相交、连通。
[0009]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平直部上设有多个第三通孔,多个第三通孔沿弧形轮廓阵列分布,且位于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的外侧设置。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压器接电用软连接结构,其结构新颖、简单,连接片上设有弯曲部,弯曲部上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弯曲段、第一过渡段、第二过渡段、第二弯曲段,且第一弯曲段、第一过渡段、第二过渡段、第二弯曲段均为弧形弯曲结构,可提供弹性变形的基础,可进行缓冲减震,有效应对变压器工作振动的问题,维持设备的正常接电及运行;其中,第一弯曲段及第二弯曲段的朝向不同,第一过渡段及第二过渡段的朝向不同,可使得弯
曲部的结构进行多级变化,进一步提高弹性变形及缓冲减震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变压器接电用软连接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变压器接电用软连接结构的正视图;
[0014]图3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变压器接电用软连接结构的俯视图。
[0015]图中:
[0016]100、连接片;110、平直部;111、第一通孔;112、第二通孔;113、第三通孔;120、弯曲部;121、第一弯曲段;122、第二弯曲段;123、第一过渡段;124、第二过渡段;130、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18]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变压器接电用软连接结构,包括连接片100,连接片100的两端为平直部110,两平直部110之间通过弯曲部120相接,弯曲部120用以提供弹性变形的基础;弯曲部120包括第一弯曲段121及第二弯曲段122,第一弯曲段121靠近连接片100中心的一端设有第一过渡段123,第二弯曲段122靠近连接片100中心的一端设有第二过渡段124,第一过渡段123与第二过渡段124连接,第一弯曲段123朝上拱起弯曲,第二弯曲段124向下凹陷弯曲,两平直部110的相持平;第一过渡段123及第二过渡段124均呈为弧形状结构,第一过渡段123为弧形下凹,第二过渡段124为弧形拱起。
[0019]上述的一种变压器接电用软连接结构,其结构新颖、简单,连接片上设有弯曲部,弯曲部上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弯曲段、第一过渡段、第二过渡段、第二弯曲段,且第一弯曲段、第一过渡段、第二过渡段、第二弯曲段均为弧形弯曲结构,可提供弹性变形的基础,可进行缓冲减震,有效应对变压器工作振动的问题,维持设备的正常接电及运行;其中,第一弯曲段及第二弯曲段的朝向不同,第一过渡段及第二过渡段的朝向不同,可使得弯曲部的结构进行多级变化,进一步提高弹性变形及缓冲减震的效果。
[0020]进一步地,第一弯曲段拱起弧度与第二弯曲段下凹弧度一致,第一过渡段的下凹弧度与第二过渡段的拱起弧度一致,此结构设计可使得连接片的正反面结构一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无需进行区分,方便使用。
[0021]进一步地,第一弯曲段与临近的平直部之间圆弧过渡,第二弯曲段与临近的平直部之间圆弧过渡;使得整体的连接更为平稳,当发生受力变形时,可便于受力的正常传递及分散,防止连接部位轻易断裂,防止损坏。
[0022]进一步地,弯曲部120上设有至少一个穿孔130,穿孔130呈条形孔状结构,穿孔130沿连接片100的长度方向延伸、两端延伸至第一弯曲段121及第二弯曲段122处;穿孔的数量优选为2,且两穿孔关于连接片的中心对称设置,穿孔的设计可减弱弯曲部的结构强度,进一步加强弹性变形的性能。
[0023]进一步地,平直部110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111及第二通孔112,第一通孔111及
第二通孔112均呈条形孔状结构,第一通孔111沿连接片100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通孔112沿连接片100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一通孔111及第二通孔112垂直相交、连通,可通过条形孔状的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可有效扩大安装区域,也可方便后续螺钉安装或穿线的灵活性、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的位置调整,便于实际的安装。
[0024]进一步地,平直部110上设有多个第三通孔113,多个第三通孔113沿弧形轮廓阵列分布,且位于第一通孔111及第二通孔112的外侧设置;此结构设计可进一步提高连接片的安装连接区域,为螺钉或者穿线提供多个安装部位,方便使用。
[0025]进一步地,连接片由金属薄片多次弯折而成,包括但不仅限于铜片或铝片或镀镍铜片等金属薄片;需要说明的是,穿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均在金属薄片弯折前进行开设,方便加工生产。
[0026]进一步地,连接片的棱边处设有倒角,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对人体造成划伤。
[0027]本技术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技术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接电用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片,连接片的两端为平直部,两平直部之间通过弯曲部相接,弯曲部用以提供弹性变形的基础;弯曲部包括第一弯曲段及第二弯曲段,第一弯曲段靠近连接片中心的一端设有第一过渡段,第二弯曲段靠近连接片中心的一端设有第二过渡段,第一过渡段与第二过渡段连接,第一弯曲段朝上拱起弯曲,第二弯曲段向下凹陷弯曲,两平直部的相持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接电用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过渡段及第二过渡段均呈为弧形状结构,第一过渡段为弧形下凹,第二过渡段为弧形拱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接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小文郑景成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意创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