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垂直渗透式道路排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23801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垂直渗透式道路排水系统,盖板,城市道路的两侧表面开设有排水槽,所述盖板的表面放置在排水槽的上方,所述排水槽的内部设置有渗透机构,所述渗透机构包括有渗透过滤管。本申请具有通过设置渗透机构达到了雨水经过道路向两侧的排水槽排水收集,从而进入到储水管的内部,启动驱动电机控制螺旋破碎刀转动切割水流中的杂质使之破碎,同时通过渗透过滤管进行过滤雨水进入到储水管与渗透过滤管之间,利用虹吸管的虹吸原理进行抽取过滤的雨水使之进入到渗透管的内部进行向下流动渗透到道路底端的土壤内部,由于垂直向下渗透使之层层渗透,即可以有效补充地下水,又可以保护道路持力层的结构稳定。又可以保护道路持力层的结构稳定。又可以保护道路持力层的结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垂直渗透式道路排水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道路排水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垂直渗透式道路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总体上是一个缺水的国家,雨水成为了宝贵的自然资源。为了能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国家提出了建设海绵型城市的要求。所谓的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理念改变了雨水以排为主的传统方式,对于道路铺装及其排水系统,要求增加“透”和“渗”的功能。
[0003]目前道路上普遍使用的透水混凝土及透水性铺装,主要依靠材料里的孔隙提高透水性,在使用初期可以有效提高道路的雨水渗透性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雨水中的杂质逐渐堆积堵塞孔隙,材料的透水性逐渐较低,甚至丧失。另外,道路基层是道路的持力层,必须保证一定的刚度和强度,而若增加基层的透水性则会降低基层的强度,影响路面结构。所以对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道路排水结构,研究和创新的方向就是采取措施保证透水的长期有效性,以及在保证道路基层强度的同时实现雨水渗透到道路下的自然砂层和土壤层,补充地下水。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需要一种垂直渗透式道路排水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保证透水的长期有效性,以及在保证道路基层强度的同时实现雨水渗透到道路下的自然砂层和土壤层,补充地下水,本申请提供一种垂直渗透式道路排水系统。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垂直渗透式道路排水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垂直渗透式道路排水系统,包括盖板,城市道路的两侧表面开设有排水槽,所述盖板的表面放置在排水槽的上方,所述排水槽的内部设置有渗透机构,所述渗透机构包括有渗透过滤管,所述排水槽的内底壁开设有过滤槽,所述过滤槽的内壁安装有储水管,所述储水管的内壁与渗透过滤管的表面卡接,所述渗透过滤管选用活性炭滤管。
[0008]可选的,所述储水管的一侧内壁固定连通有虹吸管,所述储水管的一端设置有渗透孔,所述渗透孔设置在城市道路的内部,所述渗透孔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渗透管,所述渗透管的内部设置有鹅卵石,所述虹吸管的另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渗透管的内部。
[0009]可选的,所述排水槽的一侧内壁开设有动力安装槽,所述动力安装槽的一侧内壁通过密封圈安装有封板,所述动力安装槽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锥齿轴。
[0010]可选的,所述锥齿轴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封板的一侧,所述锥齿轴的圆弧表面与封板之间通过密封圈挤压密封,所述锥齿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
[0011]可选的,所述排水槽的两侧相对内壁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中心底部
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破碎轴,所述破碎轴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锥齿,所述第二锥齿的齿槽与第一锥齿的齿槽啮合。
[0012]可选的,所述破碎轴的底端圆弧表面固定安装有螺旋破碎刀,所述螺旋破碎刀的表面与渗透过滤管的内壁活动套接。
[0013]可选的,所述排水槽的内侧壁呈倾斜形状,多个所述排水槽的内侧壁均开设有连通孔,两个所述连通孔呈垂直排列。
[0014]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15]通过设置渗透机构达到了雨水经过道路向两侧的排水槽排水收集,从而进入到储水管的内部,启动驱动电机控制螺旋破碎刀转动切割水流中的杂质使之破碎,同时通过渗透过滤管进行过滤雨水进入到储水管与渗透过滤管之间,利用虹吸管的虹吸原理进行抽取过滤的雨水使之进入到渗透管的内部进行向下流动渗透到道路底端的土壤内部,由于垂直向下渗透使之层层渗透,即可以有效补充地下水,又可以保护道路持力层的结构稳定。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垂直渗透式道路排水系统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垂直渗透式道路排水系统的渗透过滤管结构立体图;
[0018]图3是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垂直渗透式道路排水系统的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
[0019]图4是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垂直渗透式道路排水系统的图2中B处结构放大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1、盖板;2、排水槽;3、渗透过滤管;4、过滤槽;5、储水管;6、虹吸管;7、渗透孔;8、渗透管;9、动力安装槽;10、封板;11、驱动电机;12、锥齿轴;13、第一锥齿;14、连接板;15、破碎轴;16、第二锥齿;17、螺旋破碎刀;18、连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参照图1

4,一种垂直渗透式道路排水系统,包括盖板1,城市道路的两侧表面开设有排水槽2,盖板1的表面放置在排水槽2的上方,排水槽2的内部设置有渗透机构,渗透机构包括有渗透过滤管3,排水槽2的内底壁开设有过滤槽4,过滤槽4的内壁安装有储水管5,储水管5的内壁与渗透过滤管3的表面卡接,渗透过滤管3选用活性炭滤管,达到了设置活性炭滤管进行过滤雨水的污染物以及杂质的效果;
[0023]排水槽2的内侧壁呈倾斜形状,多个排水槽2的内侧壁均开设有连通孔18,两个连通孔18呈垂直排列,达到了通过排水槽2通过连通孔18进行连通便于雨水流动传递的效果;
[0024]排水槽2的一侧内壁开设有动力安装槽9,动力安装槽9的一侧内壁通过密封圈安装有封板10,动力安装槽9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1,驱动电机1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锥齿轴12,锥齿轴12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封板10的一侧,锥齿轴12的圆弧表面与封板10之间通过密封圈挤压密封,锥齿轴1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13,达到了驱动电机11安装使用中密封操作防止雨水导致损坏的效果;
[0025]排水槽2的两侧相对内壁固定安装有连接板14,连接板14的中心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破碎轴15,破碎轴1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锥齿16,第二锥齿16的齿槽与第一锥
齿13的齿槽啮合,破碎轴15的底端圆弧表面固定安装有螺旋破碎刀17,螺旋破碎刀17的表面与渗透过滤管3的内壁活动套接,达到了通过驱动电机11工作进行带动锥齿轴12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锥齿13旋转,进而驱动第二锥齿16转动带动螺旋破碎刀17进行切割雨水中的杂质使之破碎细小的效果,防止杂质过大造成堵塞的效果;
[0026]储水管5的一侧内壁固定连通有虹吸管6,储水管5的一端设置有渗透孔7,渗透孔7设置在城市道路的内部,渗透孔7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渗透管8,渗透管8的内部设置有鹅卵石,虹吸管6的另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渗透管8的内部,达到了虹吸管6抽取过滤的雨水进行传递到渗透管8的内部,使之在渗透管8的内部向下运动层层渗透的效果,以便于有效补充地下水。
[0027]通过设置渗透机构达到了雨水经过道路向两侧的排水槽2排水收集,从而进入到储水管5的内部,启动驱动电机11控制螺旋破碎刀17转动切割水流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垂直渗透式道路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1),城市道路的两侧表面开设有排水槽(2),所述盖板(1)的表面放置在排水槽(2)的上方,所述排水槽(2)的内部设置有渗透机构,所述渗透机构包括有渗透过滤管(3),所述排水槽(2)的内底壁开设有过滤槽(4),所述过滤槽(4)的内壁安装有储水管(5),所述储水管(5)的内壁与渗透过滤管(3)的表面卡接,所述渗透过滤管(3)选用活性炭滤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垂直渗透式道路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管(5)的一侧内壁固定连通有虹吸管(6),所述储水管(5)的一端设置有渗透孔(7),所述渗透孔(7)设置在城市道路的内部,所述渗透孔(7)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渗透管(8),所述渗透管(8)的内部设置有鹅卵石,所述虹吸管(6)的另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渗透管(8)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垂直渗透式道路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2)的一侧内壁开设有动力安装槽(9),所述动力安装槽(9)的一侧内壁通过密封圈安装有封板(10),所述动力安装槽(9)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1),所述驱动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菁余向勇余杭聪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宇恒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