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度传感器及使用该温度传感器的车用气体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3335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温度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度传感器及使用该温度传感器的车用气体瓶阀。温度传感器包括铠甲和测温元件,铠甲包括管体和底壁,底壁上开设有开孔,测温元件卡装固定在开孔内,开孔的孔壁为自上而下缩小的缩口结构并与测温元件中部的外表面吻合配合;测温元件的上端部向上露出开孔的上孔口而处于安装通道内,测温元件的下端部向下露出开孔的下孔口而处于铠甲外部,使得测温元件的下端部能够与待测介质直接接触,以缩短温度传感器的响应时间,且减少了热传导的热阻,提高了温度传感器的测温准确度;开孔的孔壁为自上而下缩小的缩口结构,开孔的孔壁能够与测温元件中部的外表面吻合配合,以使测温元件牢固地卡装固定在开孔内。卡装固定在开孔内。卡装固定在开孔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度传感器及使用该温度传感器的车用气体瓶阀


[0001]本技术涉及温度测量
,具体涉及一种车用气体瓶阀所用的温度传感器。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更好的实现节能减排,传统能源逐渐向绿色能源转变。作为一种发展趋势,氢燃料电池的研究与推广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氢燃料电池在车辆领域的应用。氢燃料电池在应用于车辆上时,氢的存储和供应也是较为关键的技术分支。
[0003]目前大多的供氢系统往往包括车用气体瓶以及连接燃料电池的供氢管路,车用气体瓶的瓶口安装有车用气体瓶阀,车用气体瓶阀一方面实现向车用气体瓶内加氢,另一方面还实现向供氢管路放氢。车用气体瓶阀为组合式阀,其结构如申请公布号为CN113503467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布的一种车用高压气瓶阀,包括阀座,阀座上一般设有过滤器、手动阀、单向阀、限流阀、电磁阀、温度传感器、温度安全阀、手动泄放阀以及泄放口,其中温度传感器置于车用气体瓶中,用于将车用气体瓶内气体温度实时传递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车用气体瓶内气体温度变化做出相对应的控制动作,以避免车用气体瓶内温度过高而出现安全性事故。
[0004]现有技术中的温度传感器具有铠甲式和全开放式,全开放式温度传感器是将温度传感器的测温元件裸露在待测环境中。但是,由于测温元件和与测温元件相连的引线全部裸露在被测介质中,温度传感器的防护性能较差,容易出现引线断裂而导致温度传感器失效的情况。
[0005]铠甲式温度传感器是将温度传感器的测温元件完全包裹在铠甲内部,铠甲式温度传感的结构如申请公布号为CN111595476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布的液氧煤油发动机试验系统工艺管路用测温组件,包括铠甲和测温元件,铠甲包括管体和底壁,管体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安装通道,测温元件连接有引线,测温元件和引线安装在安装通道内,且测温元件与铠甲的底壁接触,被测介质的温度通过铠甲热传导给测温元件。
[0006]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铠甲式温度传感器由于测温元件置于铠甲内,被测介质的温度需经铠甲热传导至测温元件,使得铠甲式温度传感器的响应时间较长,不利于实时检测车用气体瓶内温度变化,并且热传导的热阻较大,铠甲式温度传感器的测温准确度较差,降低车用气体瓶阀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具较良的防护性能及测温准确度的温度传感器。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车用气体瓶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氢气瓶可靠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温度传感器的技术方案是:
[0009]温度传感器,包括铠甲和测温元件,铠甲包括管体和底壁,管体具有沿其长度方向
延伸的安装通道,测温元件连接有引线,引线置于安装通道内;底壁上开设有开孔,所述测温元件卡装固定在开孔内,开孔的孔壁为自上而下缩小的缩口结构并与测温元件中部的外表面吻合配合;开孔具有上孔口和下孔口,测温元件的上端部向上露出上孔口而处于安装通道内,测温元件的下端部向下露出下孔口而处于铠甲外部。
[0010]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温度传感器中,铠甲的底壁上设有开孔,测温元件的下端部向下露出开孔的下孔口而与待测介质直接接触,以缩短温度传感器的响应时间,且减少了热传导的热阻,提高了温度传感器的测温准确度;同时,开孔的孔壁为自上而下缩小的缩口结构,开孔的孔壁能够与测温元件中部的外表面吻合配合,因此开孔的下孔口的尺寸必然小于测温元件卡装在开孔中部分的外径,使得测温元件牢固地卡装固定在开孔内,避免测温元件在温度传感器振动时从开孔内脱出,保证温度传感器的可靠性。铠甲将引线、测温元件的上端部与待测介质隔绝,提高温度传感器的防护性能,延长温度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0011]进一步地改进,开孔的孔壁与测温元件过盈配合而形成缩口结构。
[0012]有益效果是:为实现开孔的孔壁与测温元件的过盈配合,通常情况下是采用机械缩口工艺加工开孔,加工时使用分瓣模具挤压开孔孔壁以使开孔内的测温元件发生弹性变形,进而测温元件能够与开孔孔壁紧密贴合,提高测温元件卡装固定在开孔内的牢固度。
[0013]进一步地改进,测温元件为球形,开孔的孔壁为球面曲面,球面曲面的曲率半径与测温元件的球面的曲率半径相同。
[0014]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球形的外表面积较大,使得开孔孔壁与测温元件紧密贴合的面积较大,进一步提高测温元件卡装固定在开孔内的牢固度;且球形测温元件的抗压性能较好,减少测温元件装入开孔内时的变形量。
[0015]进一步地改进,安装通道内灌装有固定胶,用于将引线和测温元件固定在安装通道内。
[0016]有益效果是:通过固定胶固化引线和测温元件,保证温度传感器的安装强度和刚度。
[0017]进一步地改进,铠甲管体的外周面上开设有多个自上而下间隔分布的环槽。
[0018]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在保证铠甲结构强度的同时,降低温度传感器的重量。
[001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车用气体瓶阀的技术方案是:
[0020]车用气体瓶阀,包括阀座,阀座上安装有在使用时被置于车用气体瓶中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包括铠甲和测温元件,铠甲包括管体和底壁,管体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安装通道,测温元件连接有引线,引线置于安装通道内;底壁上开设有开孔,所述测温元件卡装固定在开孔内,开孔的孔壁为自上而下缩小的缩口结构并与测温元件中部的外表面吻合配合;开孔具有上孔口和下孔口,测温元件的上端部向上露出上孔口而处于安装通道内,测温元件的下端部向下露出下孔口而处于铠甲外部。
[0021]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车用气体瓶阀中,卡装固定在铠甲底壁开孔内的测温元件向下露出下开孔的部分能够与车用气体瓶中的待测介质直接接触,以缩短温度传感器的响应时间,且减少了热传导的热阻,提高了温度传感器的测温准确度,使得车用气体瓶阀能够实时根据车用气体瓶内温度变化控制车用气体瓶的加气和放气,提高车用气体瓶阀的可靠性。而且,铠甲将引线、测温元件的上端部与待测介质隔绝,提高温度传感器的防护性
能,延长车用气体瓶阀的使用寿命。
[0022]进一步地改进,开孔的孔壁与测温元件过盈配合而形成缩口结构。
[0023]有益效果是:为实现开孔的孔壁与测温元件的过盈配合,通常情况下是采用机械缩口工艺加工开孔,加工时使用分瓣模具挤压开孔孔壁以使开孔内的测温元件发生弹性变形,进而测温元件能够与开孔孔壁紧密贴合,提高测温元件卡装固定在开孔内的牢固度。
[0024]进一步地改进,测温元件为球形,开孔的孔壁为球面曲面,球面曲面的曲率半径与测温元件的球面的曲率半径相同。
[0025]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球形的外表面积较大,使得开孔孔壁与测温元件紧密贴合的面积较大,进一步提高测温元件卡装固定在开孔内的牢固度;且球形测温元件的抗压性能较好,减少测温元件装入开孔内时的变形量。
[0026]进一步地改进,安装通道内灌装有固定胶,用于将引线和测温元件固定在安装通道内。
[0027]有益效果是: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温度传感器,包括铠甲(13)和测温元件(14),铠甲(13)包括管体和底壁,管体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安装通道(17),测温元件(14)连接有引线(15),引线(15)置于安装通道(17)内;其特征在于,底壁上开设有开孔(19),所述测温元件(14)卡装固定在开孔(19)内,开孔(19)的孔壁为自上而下缩小的缩口结构并与测温元件(14)中部的外表面吻合配合;开孔(19)具有上孔口和下孔口,测温元件(14)的上端部向上露出上孔口而处于安装通道(17)内,测温元件(14)的下端部向下露出下孔口而处于铠甲(13)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19)的孔壁与测温元件(14)过盈配合而形成缩口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元件(14)为球形,开孔(19)的孔壁为球面曲面,球面曲面的曲率半径与测温元件(14)的球面的曲率半径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通道(17)内灌装有固定胶(18),用于将引线(15)和测温元件(14)固定在安装通道(17)内。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铠甲(13)管体的外周面上开设有多个自上而下间隔分布的环槽(16)。6.车用气体瓶阀,包括阀座(11),阀座(11)上安装有在使用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绍文姜林刘寅春谭光辉郭凯风郭昊
申请(专利权)人:亚普汽车部件开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