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音降噪出风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3277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音降噪出风口,包括底座、立管和螺旋管,所述立管的内部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内部贯穿安装有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的内壁安装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的内壁安装有消音套;所述立管的内部安装有发电机,且发电机位于隔板的下方,所述发电机的输入端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尾端连接有扇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螺旋管、消音套、扇叶、传动轴和发电机,经过扇叶的转动,对运动的气流起到初步减速效果的同时并能够利用风力起到发电效果,实现能源利用的最大化,此外通过螺旋上升式的螺旋管,能够延长气流的运动时长以此起到减速效果,配合消音套,起到较为全面有效的源头降噪效果。效的源头降噪效果。效的源头降噪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音降噪出风口


[0001]本技术涉及除尘风机出风口降噪消音
,具体为一种消音降噪出风口。

技术介绍

[0002]为保证工厂厂房内环境的低尘化,需要在厂房的外墙或者房顶处安装除尘风机,以便对厂房内部进行相应的除尘处理,传统的除尘风机的出风口内部的气流大多直接向外排放,噪音非常大,降噪效果不佳,只是在墙上增加隔音屏,对外噪音问题无法解决,需要从声源上处理问题,因此需要一种改良的消音降噪出风口来解决上述问题。
[0003]现有的出风口设备在使用时仅仅通过吸音棉的设置来起到相应的降噪效果,在气流运动速度较大时,消音降噪效果有限,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减缓气流排放速度的出风口设备,从源头解决降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音降噪出风口,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音降噪出风口,包括底座、立管和螺旋管,所述立管的内部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内部贯穿安装有螺旋管;
[0006]所述螺旋管的内壁安装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的内壁安装有消音套;
[0007]所述立管的内部安装有发电机,且发电机位于隔板的下方,所述发电机的输入端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尾端连接有扇叶。
[0008]优选的,所述立管的内壁安装有风机盒,且风机盒位于发电机的下方,所述扇叶位于风机盒的内部,所述风机盒的底部嵌合安装有拦网。
[0009]优选的,所述风机盒的内部贯穿安装有送气管,且送气管的一端位于风机盒内部扇叶的上方,所述送气管的另一端位于风机盒的下方,所述送气管的表面安装有电子阀,所述送气管的另一端表面安装有支管,且支管位于风机盒的下方。
[0010]优选的,所述立管的底部安装有底座,所述立管的顶部固定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内部为中空设计,所述安装座的内部安装有消音鼓。
[0011]优选的,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安装有挡雨罩,所述挡雨罩的内部贯穿安装有排放管,且排放管的截面为L型,所述排放管的尾端贯穿延伸至安装座的外部。
[0012]优选的,所述排放管的表面贯穿连接有单向排气管,且单向排气管的内部安装有单向阀。
[0013]优选的,所述发电机的表面安装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尾端与立管的内壁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技术通过安装有螺旋管、消音套、扇叶、传动轴和发电机,经过扇叶的转动,对运动的气流起到初步减速效果的同时并能够利用风力起到发电效果,实现能源利用
的最大化,此外通过螺旋上升式的螺旋管,能够延长气流的运动时长以此起到减速效果,配合消音套,起到较为全面有效的源头降噪效果。
[0016]2、本技术通过安装有送气管、电子阀和支管,启动电子阀,使得风机盒内部过滤后的气体通过送气管以及表面的支管对拦网的底部予以冲刷处理,使得卡嵌在拦网网孔内部的灰尘、粉尘等能够实现相应的清理,进而保证拦网能够为风机盒提供持续性的拦截过滤处理,且通过送气管对气流的输送,实现气流的二次利用,减少清洁拦网时其他能源的利用,起到节能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立管和螺旋管、发电机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发电机和风机盒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送气管、电子阀和支管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螺旋管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的排放管和单向排气管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底座;2、立管;3、安装座;4、挡雨罩;5、排放管;501、单向排气管;6、螺旋管;601、消音套;602、密封条;7、隔板;8、风机盒;801、扇叶;802、拦网;803、传动轴;804、发电机;9、送气管;901、电子阀;902、支管;10、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7]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消音降噪出风口,包括底座1、立管2和螺旋管6,立管2的内部安装有隔板7,隔板7的内部贯穿安装有螺旋管6;
[0028]螺旋管6的内壁安装有密封条602,密封条602的内壁安装有消音套601;
[0029]立管2的内部安装有发电机804,且发电机804位于隔板7的下方,发电机804的输入
端连接有传动轴803,传动轴803的尾端连接有扇叶801。
[0030]立管2的内壁安装有风机盒8,且风机盒8位于发电机804的下方,扇叶801位于风机盒8的内部,发电机804的表面安装有连接杆10,且连接杆10的尾端与立管2的内壁连接。
[0031]进一步,在空气通过底座1进入立管2内部后,气流先带动扇叶801转动,进而带动传动轴803转动,之后带动发电机804的输入端转动,从而实现相应的发电处理,起到风力利用效果;
[0032]之后气流通过风机盒8沿着贯穿隔板7的螺旋管6向上螺旋上升,在此过程中能够减缓气流的运动速度,并在消音套601的配合下,实现降音传送目的,通过密封条602可将螺旋管6的内壁予以密封填充,使得螺旋管6内部传送的气体不会逸出,以此保证本出风口排放气体的完整性。
[0033]经过扇叶801的转动,对运动的气流起到初步减速效果的同时并能够利用风力起到发电效果,实现能源利用的最大化,此外通过螺旋上升式的螺旋管6,能够延长气流的运动时长以此起到减速效果,配合消音套601,起到较为全面有效的源头降噪效果。
[0034]风机盒8的底部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音降噪出风口,包括底座(1)、立管(2)和螺旋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管(2)的内部安装有隔板(7),所述隔板(7)的内部贯穿安装有螺旋管(6);所述螺旋管(6)的内壁安装有密封条(602),所述密封条(602)的内壁安装有消音套(601);所述立管(2)的内部安装有发电机(804),且发电机(804)位于隔板(7)的下方,所述发电机(804)的输入端连接有传动轴(803),所述传动轴(803)的尾端连接有扇叶(8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音降噪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管(2)的内壁安装有风机盒(8),且风机盒(8)位于发电机(804)的下方,所述扇叶(801)位于风机盒(8)的内部,所述风机盒(8)的底部嵌合安装有拦网(8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消音降噪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盒(8)的内部贯穿安装有送气管(9),且送气管(9)的一端位于风机盒(8)内部扇叶(801)的上方,所述送气管(9)的另一端位于风机盒(8)的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敏陆辉徐友余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昕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