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承压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3027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梯承压减震装置,包括轿厢,所述轿厢的内腔设置有承压板,所述承压板的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轿厢的内腔底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筒,所述螺纹杆插入支撑筒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能够对承压板上下震动进行缓冲,然后通过伸缩杆和第一弹簧能够对承压板的左右震动进行缓冲,从而提高承压板减震的效果,同时通过拧动螺母能够调节第二弹簧的压缩程度,从而能够调节承压板上下震动缓冲的效果,并且拧动固定栓脱离通孔,从而滑块能够从支撑筒的顶部滑出,从而螺纹杆能够从支撑筒内抽出,进一步的方便对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进行更换。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进行更换。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进行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承压减震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梯
,具体为一种电梯承压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梯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的工具,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现今电梯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建筑设备。
[0003]现有专利(公开号:CN201920646367.9)一种电梯承压减震装置,通过设置垂直缓冲弹簧、缓冲柱和弹性柱形成三级减震结构,大大提高了电梯的缓冲减震性能,同时减震过程中承压板下降稳定,大大减少了水平方向的晃动,提高了电梯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0004]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缓冲柱和垂直缓冲弹簧在长时间工作后容易损坏失去减震效果,从而需要定期进行检修,而现有的缓冲柱和垂直缓冲弹簧部方便拆卸,从而造成缓冲柱和垂直缓冲弹簧更换较为费事,大大降低了减震装置维修的效率,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电梯承压减震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承压减震装置,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承压减震装置,包括轿厢,所述轿厢的内腔设置有承压板,所述承压板的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轿厢的内腔底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筒,所述螺纹杆插入支撑筒内,所述支撑筒的内腔左右两端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内均活动连接有滑块,所述螺纹杆与两个所述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两个所述伸缩杆的外侧均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开设有通孔,所述支撑筒的外侧螺旋连接有固定栓,所述固定栓贯穿于支撑筒插入通孔内,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底部搭接在支撑筒的顶部,所述通孔的内腔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螺纹杆的外侧螺旋连接有螺母。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套设有底板,所述底板搭接在支撑筒上,所述第二弹簧搭接在底板上。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弹簧与螺母之间套设有顶板。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两个所述第三弹簧的相对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板的尺寸大于支撑筒的尺寸。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顶板的尺寸大于螺母的尺寸。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本技术一种电梯承压减震装置,通过轿厢、支撑筒、滑槽、滑块、螺纹杆、伸缩杆、第一弹簧、通孔、固定栓、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的设置,通过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能够对承压板上下震动进行缓冲,然后通过伸缩杆和第一弹簧能够对承压板的左右震动进行缓
冲,从而提高承压板减震的效果,同时通过拧动螺母能够调节第二弹簧的压缩程度,从而能够调节承压板上下震动缓冲的效果,并且拧动固定栓脱离通孔,从而滑块能够从支撑筒的顶部滑出,从而螺纹杆能够从支撑筒内抽出,进一步的方便对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0014]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电梯承压减震装置的主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种电梯承压减震装置的螺纹杆侧视图。
[0017]图中:1、轿厢;2、承压板;3、螺纹杆;4、螺母;5、顶板;6、第二弹簧;7、第一弹簧;8、伸缩杆;9、滑槽;10、固定栓;11、滑块;12、支撑筒; 13、底板;14、第三弹簧;15、支撑板;16、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请参阅图1

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梯承压减震装置,包括轿厢1,所述轿厢1的内腔设置有承压板2,所述承压板2的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3,所述轿厢1的内腔底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筒12,所述螺纹杆3插入支撑筒12内,所述支撑筒12的内腔左右两端均开设有滑槽9,两个所述滑槽9内均活动连接有滑块11,所述螺纹杆3与两个所述滑块11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杆8,两个所述伸缩杆8的外侧均套设有第一弹簧7,所述螺纹杆3的外侧开设有通孔16,所述支撑筒12的外侧螺旋连接有固定栓10,所述固定栓10贯穿于支撑筒12插入通孔16内,所述螺纹杆3的外侧套设有第二弹簧6,所述第二弹簧6的底部搭接在支撑筒12的顶部,所述通孔16的内腔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14,所述螺纹杆3的外侧螺旋连接有螺母4,通过轿厢1、支撑筒12、滑槽9、滑块11、螺纹杆3、伸缩杆8、第一弹簧7、通孔 16、固定栓10、第二弹簧6和第三弹簧14的设置,通过第二弹簧6和第三弹簧 14能够对承压板2上下震动进行缓冲,然后通过伸缩杆8和第一弹簧7能够对承压板2的左右震动进行缓冲,从而提高承压板2减震的效果,同时通过拧动螺母4能够调节第二弹簧6的压缩程度,从而能够调节承压板2上下震动缓冲的效果,并且拧动固定栓10脱离通孔16,从而滑块11能够从支撑筒12的顶部滑出,从而螺纹杆3能够从支撑筒12内抽出,进一步的方便对第一弹簧7、第二弹簧6和第三弹簧14进行更换。
[0019]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螺纹杆3的外侧套设有底板13,所述底板 13搭接在支撑筒12上,所述第二弹簧6搭接在底板13上,通过底板13增加第二弹簧6与支撑筒12接触的面积,从而保证第二弹簧6稳定的放置在支撑筒12 上。
[0020]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第二弹簧6与螺母4之间套设有顶板5,通过顶板5增加螺母4与第二弹簧6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螺母4限位第二弹簧6的稳定性。
[0021]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两个所述第三弹簧14的相对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5,通过支撑板15增加第三弹簧14与固定栓10的接触面积,从而保证第三弹簧14充分与固定栓10接触。
[0022]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底板13的尺寸大于支撑筒12的尺寸,从而避免底板
13置于支撑筒12内无法对第二弹簧6进行支撑。
[0023]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顶板5的尺寸大于螺母4的尺寸,从而保证螺母4,从而增加螺母4与顶板5的接触面积,进一步的提高螺母4限位顶板 5的稳定性。
[0024]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电梯承压减震装置,包括轿厢1、承压板 2、螺纹杆3、螺母4、顶板5、第二弹簧6、第一弹簧7、伸缩杆8、滑槽9、固定栓10、滑块11、支撑筒12、底板13、第三弹簧14、支撑板15、通孔16,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工作时,首先,通过拧动固定栓10插入通孔16内,从而将螺纹杆3限位支撑筒12内,然后承压板2上下震动时通过第二弹簧6和第三弹簧14压缩能够对承压板2上下震动进行缓冲,然后通过伸缩杆8和第一弹簧7能够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承压减震装置,包括轿厢(1),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1)的内腔设置有承压板(2),所述承压板(2)的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3),所述轿厢(1)的内腔底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筒(12),所述螺纹杆(3)插入支撑筒(12)内,所述支撑筒(12)的内腔左右两端均开设有滑槽(9),两个所述滑槽(9)内均活动连接有滑块(11),所述螺纹杆(3)与两个所述滑块(11)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杆(8),两个所述伸缩杆(8)的外侧均套设有第一弹簧(7),所述螺纹杆(3)的外侧开设有通孔(16),所述支撑筒(12)的外侧螺旋连接有固定栓(10),所述固定栓(10)贯穿于支撑筒(12)插入通孔(16)内,所述螺纹杆(3)的外侧套设有第二弹簧(6),所述第二弹簧(6)的底部搭接在支撑筒(12)的顶部,所述通孔(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祥淼陈伟孔旭良徐子栋孙恒颇
申请(专利权)人:菏泽市产品检验检测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