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核壳母粒增韧PPR管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2476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改性核壳母粒增韧PPR管材,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由外至内依次由外层、中层和内层构成,所述外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PPR树脂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性核壳母粒增韧PPR管材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塑料管道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改性核壳母粒增韧PPR管材。

技术介绍

[0002]PPR管又称为三型共聚丙烯管,是由无毒、质量较轻、耐压的无规共聚聚丙烯材料制备而成,具有抗腐蚀、耐老化和环保安全等优点,还具有内壁光滑、水流损失小、使用寿命长、施工方便等特点,在工业生产与民用建筑冷热水管系统、供气系统、采暖系统、饮用水系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0003]PPR管材易因高温导致热膨胀大,缺口耐冲击强度低,在低温中抗冲性能低,并且由于长期在水压环境中,易产生蠕变,如在制作过程中管材内部存在微小裂纹,在长期带压环境下会产生蠕变逐渐增大,从而导致管材断裂。另外,由于PPR给水管材安装在墙体或地面下,一般不会轻易更换,长时间使用后内管壁上很容易滋生大量的细菌,造成水体细菌污染,且管体内壁自洁能力差,大量污垢、细菌、藻类植物的滋生,一方面影响水体质量,另一方面增加输送阻力。
[0004]目前,抗低温冲击性能方案有增加β成核剂(如中国专利CN106380698A)、增加α成核剂(CN112852061A)等,但β成核剂成核条件苛刻,并且成本极高,α成核剂结晶速率较低、冷却时间较长。抗菌自洁方案有通过管体的强胀能力进行抗菌自洁(如中国专利CN 109253321A),该方法是通过将内壁表面做成褶皱状,但如果内层缩胀程度不足,导致污垢沉积在凹槽内,从而无法完全实现清洁。
[0005]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改性核壳母粒增韧PPR管材。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性核壳母粒增韧PPR管材。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所使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改性核壳母粒增韧PPR管材,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由外至内依次由外层、中层和内层构成,所述外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PPR树脂90

120份,改性纳米碳酸钙1

3份,三元乙丙橡胶4

6份和分散剂1

2份;
[0008]所述中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PPR树脂95

130份,POE塑料0.1

0.9份,乙烯

乙烯醇共聚物3

5份,碳纤维15

25份和偶联剂1

3份;
[0009]所述内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PPR树脂90

120份,三元乙丙橡胶3

5份,氧化石墨烯

纳米银微粒5

8份和抗氧剂1

5份。
[0010]进一步地,所述外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PPR树脂95

110份,改性纳米碳酸钙2

3份,三元乙丙橡胶4.5

5.5份和分散剂1.2

1.8份;
[0011]所述中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PPR树脂100

125份,POE塑料0.5

0.8份,乙烯

乙烯醇共聚物3.5

4.5份,碳纤维18

23份和偶联剂1.5

2.5份;
[0012]所述内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PPR树脂95

115份,三元乙丙橡胶3.5

4.5
份,氧化石墨烯

纳米银微粒6

8份和抗氧剂2

4份。
[0013]进一步地,所述外层的原料质量:中层的原料质量:内层的原料质量为2:1:1。
[0014]进一步地,所述改性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是:将碳酸钙加入到一定温度的高速混合机中,搅拌一段时间后,缓慢加入计量的溶于丙酮中的丙烯酸(AA)和引发剂后,继续搅拌,在高速混合机中加入聚丙烯蜡(PPW)搅拌,将高速混合机温度提高,搅拌后出料。加入的碳酸钙、丙烯酸、引发剂聚丙烯蜡(PPW)的质量比为4:1:2:(2

4)。
[0015]进一步地,将碳酸钙加入到50

60℃料桶的高速混合机中,搅拌20

80min后,缓慢加入计量的溶于丙酮中的丙烯酸(AA)和引发剂后,继续搅拌,在高速混合机中加入聚丙烯蜡搅拌,将高速混合机温度升高至80

120℃,100

120r/min转速搅拌后出料。
[0016]外层管材用无机刚性粒子为改性纳米碳酸钙(CaCO3),弹性体采用三元乙丙橡胶(EPDM),EPDM与PPR相容性良好,常被用作PPR增韧剂,但碳酸钙表面能高,与EPDM、PPR树脂界面结合力差,难以均匀的分散在基体中,首先利用丙烯酸(AA)对碳酸钙表面进行预处理:将碳酸钙加入到一定料桶温度的高速混合机中,搅拌一段时间后,缓慢加入计量的溶于丙酮中的丙烯酸(AA)和引发剂(优选BPO),继续搅拌。此时碳酸钙表面引入活性双键基团。固相接枝聚合物:继续在高速混合机中加入计量的聚丙烯蜡(PPW)搅拌出料,把高速混合机料桶温度提高,把上述物料倒入料桶,高速搅拌后出料,得到固相接枝改性的CaCO3‑
PPW。
[0017]外层管材CaCO3‑
PPW、EPDM、PPR和分散剂共混制备出PPR/EPDM/CaCO3‑
PPW混合材料,CaCO3‑
PPW被EPDM包覆形成核壳结构母粒,CaCO3‑
PPW作为“核”,EPDM作为“壳”,具备刚性的CaCO3‑
PPW同时分布在树脂基体中,保证了材料的刚性和强度,通过分散剂将其均匀分散在PPR树脂基体中,使其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与树脂基体形成有效的界面粘结,促进应力均匀传递,减缓应力集中,阻止裂纹扩展及蠕变断裂,从而提高外层复合材料的韧性和强度。
[0018]进一步地,所述氧化石墨烯

纳米银微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1)将石墨、浓硫酸、高锰酸钾和硝酸钠在水浴超声条件下反应一定时间;
[0020](2)调节pH后升温,加入双氧水反应一段时间后,冷却至室温;
[0021](3)离心、洗涤掉多余的双氧水;
[0022](4)将硝酸银粉末置于步骤(3)的溶液中;
[0023](5)将步骤(4)溶液升温后进行超声混合一段时间,加入柠檬酸钠,混合搅拌,静置沉淀;
[0024](6)将步骤(5)沉淀进行洗涤、抽滤和干燥,即得。
[002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将石墨、浓硫酸、高锰酸钾和硝酸钠的物质的量比为(1

2):(10

20):(10

20):(0.1

2);并在3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性核壳母粒增韧PPR管材,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由外至内依次由外层、中层和内层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PPR树脂90

120份,改性纳米碳酸钙1

3份,三元乙丙橡胶4

6份和分散剂1

2份;所述中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PPR树脂95

130份,POE塑料0.1

0.9份,乙烯

乙烯醇共聚物3

5份,碳纤维15

25份和偶联剂1

3份;所述内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PPR树脂90

120份,三元乙丙橡胶3

5份,氧化石墨烯

纳米银微粒5

8份和抗氧剂1

5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核壳母粒增韧PPR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PPR树脂95

110份,改性纳米碳酸钙2

3份,三元乙丙橡胶4.5

5.5份和分散剂1.2

1.8份;所述中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PPR树脂100

125份,POE塑料0.5

0.8份,乙烯

乙烯醇共聚物3.5

4.5份,碳纤维18

23份和偶联剂1.5

2.5份;所述内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PPR树脂95

115份,三元乙丙橡胶3.5

4.5份,氧化石墨烯

纳米银微粒6

8份和抗氧剂2

4份。3.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性核壳母粒增韧PPR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的原料质量:中层的原料质量:内层的原料质量为2:1:1。4.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性核壳母粒增韧PPR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是:将碳酸钙加入到一定温度的高速混合机中,搅拌一段时间后,缓慢加入计量的溶于丙酮中的丙烯酸和引发剂后,继续搅拌,在高速混合机中加入聚丙烯蜡搅拌,将高速混合机温度提高,搅拌后出料。5.如权利要求4所述改性核壳母粒增韧PPR管材,其特征在于:将碳酸钙加入到50

60℃高速混合机中,搅拌20

80min后,缓慢加入计量的溶于丙酮中的丙烯酸和引发剂后,继续搅拌,在高速混合机中加入聚丙烯蜡搅拌,将高速混合机温度升高至80

120℃,100

120r/min转速搅拌后出料。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俊梁玉梓施凯隆李鸿林李源辉卢展莫衍超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雄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