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科冲洗眼睛防误流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2425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眼科冲洗眼睛防误流支撑装置,包括:受水单元,用于冲洗眼部后将废弃洗眼液承接后引流至枕形集液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水单元配置有至少一对相对设置的固定部件,相对的固定部件相互延伸,与处于两者中间位置的受水弯盘侧表面相连接。通过所述受水弯盘与不同组件经所述固定部件相连接,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眼科冲洗眼睛防误流支撑装置能够在单边受水和双边受水的形态下进行切换。在单边受水和双边受水的形态下进行切换。在单边受水和双边受水的形态下进行切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眼科冲洗眼睛防误流支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眼科冲洗眼睛防误流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医学的发展,眼科治疗技术稳步发展,而在眼科临床的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眼部进行清洗是在进行眼部治疗或眼科手术前的常规准备。在对患者进行眼部清洗的过程中,现代手术室常使用受水器将冲洗液进行回收,防止冲洗液流进患者耳朵和颈部,造成患者不适。而实际运用中,现有眼科冲眼受水器使用需要有人手持按压固定在患者脸颊侧,手持受水器的患者或医护人员需要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十分不便。且由于是人工手持,常出现受水器离开皮肤,冲洗液误流而污染衣物等情况。
[0003]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212016163U的专利文献所提出的一种眼科专用受水器,该受水器包括第一集液通道、第二集液通道、集液弯盘和固定装置,所述第一集液通道和第二集液通道对称设置在使用者面部的两侧,所述集液弯盘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集液通道和第二集液通道连通,并与第一集液通道和第二集液通道共同形成一个符合人体面部构造特征的弧形面,所述固定装置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集液通道和第二集液通道连接。该技术的固定装置仅靠自身固有形状的弹力进行固定,缺少调节,头围较大患者使用时会因为较大的紧束力造成不适感,具有一定局限性。
[0004]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213490452U的专利文献所提出的一种用于眼科患者冲眼用的受水器装置,包括两个对称排列的受水器集水盘,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受水器集水盘的底端均插设有接管口,且两个受水器集水盘的相近一侧均粘贴有固定垫片,两个所述受水器集水盘的另一侧均固定有转动连接角,两个所述转动连接角的内侧均转动连接有夹紧连杆,两个所述夹紧连杆的一端通过调节紧固机构转动连接。通过调节紧固机构,可以将装置夹紧固定在患者脸颊两侧,不需要有人专门用手将受水器按压在脸颊侧,减小了医生治疗难度,通过两个固定垫片与脸颊侧接触,可以有效防止冲洗液沿着脸颊流进耳朵和颈部。该技术无法进行单边受水与双边受水的状态切换,在实际使用时,对于单边洗眼患者来说无需洗眼一方的受水器相对累赘,同时影响洗眼过程中倾头等动作,较为不便。
[0005]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214910216U的专利文献所提出的一种新型颈托式受水器,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托盘本体、颈部、凹槽、耳部、流水孔和出水管;所述的托盘本体上设置有凹槽,凹槽的后侧设置有颈部,凹槽的前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耳部,一侧耳部的上表面设置有流水孔,耳部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该技术贴合患者颈部方案仅靠装置本身形状和弹性实现,未设置调节功能,实际使用中无法对颈围有特殊需求的患者进行治疗,具有一定局限性。
[0006]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专利技术人做出本技术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技术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技术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
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
技术介绍
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所提出的无法根据患者脸型调整受水器宽窄,需要患者或医务人员进行长时间手持,冲洗液体容易外漏泼溅流入患者耳部领口等位置处等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眼科冲洗眼睛防误流支撑装置。
[0008]本技术眼科冲洗眼睛防误流支撑装置,包括:受水单元,用于冲洗眼部后将废弃洗眼液承接后引流至枕形集液单元;其特征在于,受水单元配置有至少一对相对设置的固定部件,相对的固定部件相互延伸,与处于两者中间位置的受水弯盘侧表面相连接。
[0009]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固定部件的主体呈矩形突起状的块状结构,侧表面上的副结构具有凹凸两种形态,其中,块状结构侧表面上配置有至少一个突起状副结构的固定部件称为第一固定件;块状结构侧表面上配置有至少一个用于与第一固定件可拆卸连接的凹槽状副结构的固定部件称为第二固定件。
[0010]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固定件能够与第二固定件通过滑动插入的形式进行可拆卸连接。
[0011]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用于将至少一个受水弯盘以环绕形式绑于患者头部的紧束固定件的一端端部与第一固定件可拆卸连接,相对端部与第二固定件可拆卸连接。
[0012]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通过受水弯盘与不同组件经固定部件相连接,使眼科冲洗眼睛防误流支撑装置得能够在单边受水和双边受水的形态下进行切换。
[0013]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当至少一个紧束固定件经段部设置的第一固定件与单个受水弯盘的第二固定件相连接,相对端的第二固定件与受水弯盘的第一固定件相连接时,眼科冲洗眼睛防误流支撑装置呈单边受水的第一状态。
[0014]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当至少两个受水弯盘通过至少两个紧束固定件进行连接,呈环状结构相对设置时,眼科冲洗眼睛防误流支撑装置呈双边受水的第二状态。
[0015]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受水弯盘积留液体能够通过与受水弯盘远离接液端口的排液通道相连接的引流单元流入枕形单元的集液盒体内部。
[0016]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集液盒体设置为能够于患者颈部处进行固定的U状枕形结构。
[0017]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集液盒体靠患者颈部的侧表面上配置有能够通过调节形态贴合患者颈部的颈部贴合件。
[0018]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
[0019]1.通过将眼科冲洗眼睛防误流支撑装置模组化,通过不同组件的连接,构成单边受水和双边受水两种状态,以根据患者具体需求应对不同的使用环境。
[0020]2.通过调节紧束固定件连接的数量,调节眼科冲洗眼睛防误流支撑装置环状结构的紧束范围,使得本技术能够根据患者的头围进行适应性调整,以面对眼科洗眼中更多的情况。
[0021]3.通过枕形集液单元的设置,可调节应对不同颈围患者,使装置贴合患者颈部,防止泼溅液体经患者颈部流入领口造成污染或引起患者的不适感。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的眼科冲洗眼睛防误流支撑装置的简化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的固定部件的简化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列表
[0025]1:受水单元;110:固定部件;111:第一固定件;112:第二固定件;120:受水弯盘;130:紧束固定件;150:排液通道;140:接液端口;131:面部贴合件;2:引流单元;3:枕形集液单元;310:颈部贴合件;320:集液盒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7]图1示出了一种眼科冲洗眼睛防误流支撑装置,包括:
[0028]用于冲洗眼部后将废弃洗眼液承接后引流至枕形集液单元3的受水单元1;用于将受水单元1中积留液体引流至枕形集液单元3的引流单元2;用于将引流单元2引出液体收集储存并在术后进行排出的枕形集液单元3。
[0029]受水单元1配置有至少一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科冲洗眼睛防误流支撑装置,包括:受水单元(1),用于冲洗眼部后将废弃洗眼液承接后引流至枕形集液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水单元(1)配置有至少一对相对设置的固定部件(110),相对的固定部件(110)相互延伸,与处于两者中间位置的受水弯盘(120)侧表面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科冲洗眼睛防误流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110)的主体呈矩形突起状的块状结构,侧表面上的副结构具有凹凸两种形态,其中,块状结构侧表面上配置有至少一个突起状副结构的所述固定部件(110)称为第一固定件(111);块状结构侧表面上配置有至少一个用于与第一固定件(111)可拆卸连接的凹槽状副结构的所述固定部件(110)称为第二固定件(1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眼科冲洗眼睛防误流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111)能够与所述第二固定件(112)通过滑动插入的形式进行可拆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眼科冲洗眼睛防误流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将至少一个所述受水弯盘(120)以环绕形式绑于患者头部的紧束固定件(130)的一端端部与所述第一固定件(111)可拆卸连接,相对端部与所述第二固定件(112)可拆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眼科冲洗眼睛防误流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受水弯盘(120)与不同组件经所述固定部件(110)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森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