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基站与空调智能联动的节能型热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22281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基站与空调智能联动的节能型热控系统,包括自循环两相流热控系统、空调、室内温度传感器和逻辑控制系统,自循环两相流热控系统与空调通过逻辑控制系统进行智能联动,自循环两相流热控系统包括内机和外机,内机和外机通过汽管路和液管路相连接,内机和外机均包括风扇和微通道换热器,微通道换热器内注有工质,自循环两相流热控系统通过内机和外机间工质的相态变化实现对基站室内温度的调节,室内温度传感器与逻辑控制系统相连接,极端天气时,通过逻辑控制系统启动空调,保证室内温度维持在要求的范围内。其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实现基站的全年在符合温度要求的条件下自动运行且全年空调的耗电量节省80%左右。电量节省80%左右。电量节省80%左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基站与空调智能联动的节能型热控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基站节能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基站与空调智能联动的节能型热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通信行业最主要的能耗产生于规模庞大的通信基站。据数据统计,中国移动公司巨大的耗电量中有70%以上为其通讯基站所占有。而通信基站的用电消耗主要分为通信设备用电和热控系统用电,在总的用电之中,空调用电就占50%左右。工信部有数据表示,我国通信行业年耗电量已经超过200亿度,其中通信基站空调用电一项,每年的耗电量超过70亿度。从能耗结构来看,节约空调用电是通信行业实现节能最有效也是最有潜力的方法。
[0003]目前通讯基站的节能主要方案是在冬季或过渡季节利用室外自然冷源进行基站冷却,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1)新风系统:直接引入室外冷风,排出室内热风。该方法可以直接利用自然冷源,但风机能耗较大、湿度难以控制、对建筑结构改动较大;2)采用间壁式换热器:不直接引入新风,采用间壁式换热器对室内热风和室外冷风进行热交换。该方法换热效率低、维护量大且对建筑结构改动较大。3)载冷剂换热器:不直接引入新风,采用载冷剂换热器对室内热风和室外冷风进行换热。该方法增加了循环泵,将水引入机房产生可能泄露风险的同时,也需要额外为循环泵供电,节能效果降低。4)制冷/热管双循环空调:高温季节采用空调模式,低温季节采用热管模式。该方法换热器匹配不佳,会影响系统能效,需要额外的水泵,节能效果降低。
[0004]专利CN213480376U中公开了一种基站节能空调,通过设置喷水器,当蒸发器结霜时,通过喷水器将太阳能热水器中的热水,喷向蒸发器的外表面,以溶解外表面的霜层;同时通过第一电机、滑动块及螺纹杆带动喷水器上下滑动,以增加喷水器的喷热水的范围,最大范围的除去蒸发器的外表面的霜层以此实现对基站空调进行节能的处理,但是该专利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只能少量节省空调耗电量,对于节能的效果是有限的。
[0005]因此需要一种实现基站在符合温度要求的条件下自动运行且大幅降低全年空调耗电量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中披露了一种热控效果好、换热效率高、节能比例大、系统实用寿命长、对原有基站改造围护结构改动小的用于基站与空调智能联动的节能型热控系统,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施的:
[0007]一种用于基站与空调智能联动的节能型热控系统,包括自循环两相流热控系统、空调、室内温度传感器和逻辑控制系统,所述自循环两相流热控系统与所述空调通过所述逻辑控制系统进行智能联动,所述自循环两相流热控系统包括内机和外机,所述内机和所述外机通过汽管路和液管路相连接,所述内机和所述外机均包括风扇和微通道换热器,所述微通道换热器,包括铝扁管、进口集流管和出口集流管,所述进口集流管和所述出口集流
管分别设置在所述铝扁管的上下两端,所述微通道换热器内注有工质,所述室内温度传感器与逻辑控制系统相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液管路通过内机液管路接口与所述内机相连接,所述液管路通过外机液管路接口与所述外机相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汽管路通过内机汽管路接口与所述内机相连接,所述汽管路通过外机汽管路接口与所述外机相连接。
[0010]优选地,内机液进口管设置在内机进口集流管上,外机液出口管设置在外机出口集流管上。
[0011]优选地,内机汽出口管设置在内机出口集流管上,外机汽进口管设置在外机进口集流管上。
[0012]优选地,还包括空调开关,所述空调开关设置在所述空调上。
[0013]优选地,还包括内机风扇开关,所述内机风扇开关设置在所述内机上。
[0014]优选地,还包括外机风扇开关,所述外机风扇开关设置在所述外机上。
[0015]优选地,所述逻辑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空调开关、所述内机风扇开关以及所述外机风扇开关。
[0016]实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解决现有技术中基站的空调能耗大的问题;实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基站内设置自循环两相流热控系统,在自循环两相流热控系统中的内机和外机内均设有风扇和微通道换热器,微通道换热器的内部注有工质,内机在吸收了基站的热量后,工质在微通道换热器内蒸发,通过汽管路进入外机,工质经外界新风冷却后凝结成液态,液态工质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内机。系统通过室内外温差驱动自循环两相流体回路,高效利用室外自然冷源实现节能的目的,自循环两相流热控系统与空调通过逻辑控制系统智能联动,根据室内温度传感器监测到的室内温度,切换空调开关、内机风扇开关和外机风扇开关实现基站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保持室内温度始终处于符合要求的环境温度内,可实现的技术效果包括:
[0017](1)自循环热控系统可维持基站的室内外处于较小的温差,只需在极端天气下开启空调;
[0018](2)实现对基站空调的全年综合节能在80%左右;
[0019](3)设备的使用寿命较长;
[0020](4)基站内无人值守时,仍能正常运行;
[0021](5)对现有装置结构只需要简单的改造。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24]图1为一种用于基站与空调智能联动的节能型热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自循环两相流热控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内机风扇侧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内机微通道换热器侧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内机微通道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外机风扇侧结构示意图;
[0030]图7为外机微通道换热器侧结构示意图;
[0031]图8为外机微通道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0032]图9为自循环两相流热控系统与空调智能联动流程示意图。在上述附图中,各图号标记分别表示: 1自循环两相流热控系统
[0033]1‑
1内机
[0034]1‑1‑
1内机风扇开关
[0035]1‑1‑
2内机风扇
[0036]1‑1‑
3内机微通道换热器
[0037]1‑1‑3‑
1内机液进口管
[0038]1‑1‑3‑
2内机进口集流管
[0039]1‑1‑3‑
3内机铝扁管
[0040]1‑1‑3‑
4内机出口集流管
[0041]1‑1‑3‑
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基站与空调智能联动的节能型热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循环两相流热控系统、空调、室内温度传感器和逻辑控制系统,所述自循环两相流热控系统与所述空调通过所述逻辑控制系统进行智能联动,所述自循环两相流热控系统包括内机和外机,所述内机和所述外机通过汽管路和液管路相连接,所述内机和所述外机均包括风扇和微通道换热器,所述微通道换热器,包括铝扁管、进口集流管和出口集流管,所述进口集流管和所述出口集流管分别设置在所述铝扁管的上下两端,所述微通道换热器内注有工质,所述室内温度传感器与逻辑控制系统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基站与空调智能联动的节能型热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管路通过内机液管路接口与所述内机相连接,所述液管路通过外机液管路接口与所述外机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基站与空调智能联动的节能型热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管路通过内机汽管路接口与所述内机相连接,所述汽管路通过外机汽管路接口与所述外机相连接。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雷李雷涛赵洁莲李晓娟谢龙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格熵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