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级节能水冷式平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22069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级节能水冷式平衡系统,属于高温冷却设备技术领域。该平衡系统包括换热箱,换热箱内包括冷水供应箱,冷水供应箱内设置有制冷器,冷水供应箱上设置有第一换热管与第二换热管,换热箱一侧设置有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上设置有通气管,通气管分别穿过第一换热管与第二换热管,第一换热管与第二换热管上分别设置有控制阀门,通气管上设置有中和管,中和管设置在第一换热管与第二换热管之间,冷水供应箱与储水罐通过管道连通,换热箱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与冷水供应箱、空气压缩机、储水罐通过导线连接,控制面板具有调控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多级水冷且内壁自清理功能。功能。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级节能水冷式平衡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温冷却设备
,具体为一种双级节能水冷式平衡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水冷式平衡系统,是一种效果良好的冷却设备,在面对一些高温气体或者高温液体时,单独的冷却装置需要极大的功率以及高规格的冷却设备,使用起来效果也不是很理想,无法精准调控多需要的气体的温度,使得得到的液体或气体必须要再次处理后才能被使用,费事费力,且在生产过程中也是较为复杂,需要控制的变量太多,对操作者来说,也是一种负担,多级处理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优良的使用效率以及精准的可操控行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0003]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人们依旧发现了一些问题,在降温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冷却效果不均匀的情况产生,使用时间长久以后也会出现降温效果也逐渐没有新的设备明显了,且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堵塞的问题,而人工清理十分费事费力,给后续工作带来了不少问题,同时还发现了一个较为明显的问题,这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四季交替之时,而传统的方法除了加防护罩外没有更加好用的手段出现了,这些问题都会互相影响着,因此十分迫切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级节能水冷式平衡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该平衡系统包括换热箱,换热箱内包括冷水供应箱,冷水供应箱内设置有制冷器,冷水供应箱上设置有第一换热管与第二换热管,换热箱一侧设置有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上设置有通气管,通气管分别穿过第一换热管与第二换热管,第一换热管与第二换热管上分别设置有控制阀门,通气管上设置有中和管,中和管设置在第一换热管与第二换热管之间,冷水供应箱与储水罐通过管道连通,换热箱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与冷水供应箱、空气压缩机、储水罐通过导线连接,空气压缩机将需要降温的气体进行压缩,并传送到通气管内,通气管将对这些气体进行运送,运送至第一换热管进行初次换热,初次换热后,第一换热管由冷水供应箱提供水源,水源来自储水罐内,接下来通气管内的气体将运送至中和管内,中和管将对运送来的气体进行中和调节并做选择是否需要进行回流,经过中和管后,将进入到第二换热管内,第二换热管将会对通气管内传来的气体进行二次换热,已达到所需要的气体温度,控制阀门可以进行及时停止操作,当中途出现意外时,可及时停掉换热管内的液体流动,避免出现意外情况。
[0007]第一换热管与第二换热管内分别设置有清理架,清理架上设置有随转涡轮,随转涡轮上设置有若干个随转叶片,随转叶片两端分别与随转涡轮、随转环旋转连接,随转叶片靠近随转环一端设置有齿轮,随转环内设置有随转轴并与随转轴滑动连接,随转轴与随转
叶片上的齿轮啮合,随转轴与清理架滑动连接,随转轴上设置有齿轮,清理架两侧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清理辊,清理辊上设置有齿轮并与随转轴上的齿轮啮合,清理架两侧上的清理辊分别抵住通气管与第一换热管内壁、第二换热管内壁,清理架上设置有追随滚轮,追随滚轮与清理架旋转连接,清理架上设置导流管,导流管与清理架通过支架连接,导流管上设置有导流叶轮,导流管内设置有导流轴,导流管内设置有导流轴,导流轴分别与导流管的两端上的导流叶轮连接,导流管上设置有进水口与出水口,吸附磁铁为永久磁铁,将会使得追随滚轮与第一换热管与第二换热管内壁紧贴,增加追随滚轮与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之间的摩擦力,随转涡轮将会随着水流的流动进行旋转,旋转涡轮带动随转环进行旋转,随转环将会带动追随滚轮进行移动,同时还会带动清理辊进行旋转,清理辊将会对第一换热管内壁以及第二换热管内壁进行清理,同时相反一侧的清理辊则对通气管的外壁进行清理,同时清理时产生的震动传递到通气管上,通气管内将会产生震动并使得压缩气体可以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混合以及释放,同时也可以使得粘连在通气管内壁的灰尘等物质可以脱离,当随转轴到达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端口时,随转轴将会发生移动,随转轴移动后将会使得随转叶片的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得顺着水流方向的旋转方向相反,从而达到往复清洗的效果,当清理架沿着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进行旋转时,导流管也会随之旋转,并且随着水流的的作用,导流叶轮旋转,带动导流轴进行旋转,且随着导流管旋转时,冷却水源将会从进水口进入到导流管内,并在导流轴的作用下,向通气管进行吹水,在喷水的过程中使得通气管进行有规律震动,使得通气管内的需降温气体得到充分混合,同时由于水流直喷的效果会使得附近的水流对通气管进行换热,使得冷却液的利用率得到充分的提高,同时这种吹气方式还可以对通气管上的碎屑进行清理,使得未脱落的杂质可以更加轻易脱落。
[0008]追随滚轮所在的平面与清理架所在的平面存在角度10
°
≤α≤30
°
,追随滚轮通过履带与随转环连接,追随滚轮轮毂上设置有吸盘,随转环上设置有防脱钮,防脱钮通过弹簧与随转环连接,防脱钮远离随转环一侧抵住随转轴,存在的角度α可以很有效的增强清理效果,当追随滚轮所在的平面与清理架所在的平面存在角度小于10
°
时,会导致清理架无法进行全位置移动,无法进行全面清理,当当追随滚轮所在的平面与清理架所在的平面存在角度大于30
°
时,会导致在清理过程中,位置变化幅度太大,造成部分位置无法清洁,且由于单位置上的清理时间过短,会使得清理效果大打折扣,而追随滚轮上的吸盘则可以防止水流过快,导致清理架受力过大,发生错位移动,损伤移动滚轮,防脱钮将会使得随转环与随转轴不会轻易发生移动,避免出现随转涡轮不转动的情况。
[0009]中和管两端分别与第一换热管内的通气管、第二换热管上的通气管连通,中和管位螺旋盘状管道,中和管上设置有缓冲室,缓冲室通过管道与第一换热管内的通气管连通,中和管内设置有若干个混合扇叶,每个混合扇叶上分别与中和管旋转连接,螺旋盘状的中和管可以使得中和管内的气体自身进行调节、换热,且螺旋状的管道还可以使得内部空气在流动时发生混动,而混合扇叶利用中和管内气体自身的流速,来带扇叶进行转动,扇叶转动后,可以充分混合中和管内的气体,使得被包裹住的热气体得到释放,当冷热气体相融合时,由于温差过大,很容易引起压缩气体的急剧膨胀,造成中和管的炸裂,采用本装置后,混合山也进行转动,使得气体进行了小计量的能量释放,减少能量损失的同时,也避免大量热气释放能量而造成了周遭冷却气体进行二次膨胀,使得中和管受到了严重的损伤,同时配合螺旋状的中和管,也可以使得中和管内的气体的流动状态发生变化,内部被包裹的热气
将会缓慢涌动出来,使得中和过程中不会出现热气主动涌出造成的大规模热气释放的危险。
[0010]缓冲室内设置有随风轴,随风轴与缓冲室旋转连接,随风轴上设置有随风气囊,随风轴上设置有随风环,随风环上设置有若干个随风叶片,随风叶片通过弹簧与随风环滑动连接,缓冲室内设置有旋转圆盘,旋转圆盘通过弹簧轴与缓冲室旋转连接,旋转圆盘顶端设置有缺口,缺口的形状与缓冲室上的管道横截面积的形状相同,旋转圆盘一侧设置有通风口,通风口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级节能水冷式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平衡系统包括换热箱(1),所述换热箱(1)内包括冷水供应箱(2),所述冷水供应箱(2)内设置有制冷器(3),所述冷水供应箱(2)上设置有第一换热管(4)与第二换热管(5),所述换热箱(1)一侧设置有空气压缩机(6),所述空气压缩机(6)上设置有通气管(7),所述通气管(7)分别穿过第一换热管(4)与第二换热管(5),所述第一换热管(4)与第二换热管(5)上分别设置有控制阀门(8),所述通气管(7)上设置有中和管(9),所述中和管(9)设置在第一换热管(4)与第二换热管(5)之间,所述冷水供应箱(2)与储水罐(10)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换热箱(1)上设置有控制面板(11),所述控制面板(11)与冷水供应箱(2)、空气压缩机(6)、储水罐(10)通过导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级节能水冷式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管(4)与第二换热管(5)内分别设置有清理架(12),所述清理架(12)上设置有随转涡轮(13),所述随转涡轮(13)上设置有若干个随转叶片(14),所述随转叶片(14)两端分别与随转涡轮(13)、随转环(15)旋转连接,所述随转叶片(14)靠近随转环(15)一端设置有齿轮,所述随转环(15)内设置有随转轴(16)并与随转轴(16)滑动连接,所述随转轴(16)与随转叶片(14)上的齿轮啮合,所述随转轴(16)与清理架(12)滑动连接,所述随转轴(16)上设置有齿轮,所述清理架(12)两侧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清理辊(17),所述清理辊(17)上设置有齿轮并与随转轴(16)上的齿轮啮合,所述清理架(12)两侧上的清理辊(17)分别抵住通气管(7)与第一换热管(4)内壁、第二换热管(5)内壁,清理架(12)上设置有追随滚轮(18),所述追随滚轮(18)与清理架(12)旋转连接,所述清理架(12)上设置导流管(22),所述导流管(22)与清理架(12)通过支架连接,所述导流管(22)上设置有导流叶轮(24),所述导流管(22)内设置有导流轴(23),导流管(22)内设置有导流轴(23),所述导流轴(23)分别与导流管(22)的两端上的导流叶轮(24)连接,所述导流管(22)上设置有进水口(26)与出水口(2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级节能水冷式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追随滚轮(18)所在的平面与清理架(12)所在的平面存在角度10
°
≤α≤30
°
,所述追随滚轮(18)通过履带与随转环(15)连接,所述追随滚轮(18)轮毂上设置有吸盘,所述随转环(15)上设置有防脱钮(19),所述防脱钮(19)通过弹簧与随转环(15)连接,所述防脱钮(19)远离随转环(15)一侧抵住随转轴(1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级节能水冷式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管(9)两端分别与第一换热管(4)内的通气管(7)、第二换热管(5)上的通气管(7)连通,所述中和管(9)位螺旋盘状管道,所述中和管(9)上设置有缓冲室(20),所述缓冲室(20)通过管道与第一换热管(4)内的通气管(7)连通,所述中和管(9)内设置有若干个混合扇叶,每个所述混合扇叶上分别与中和管(9)旋转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级节能水冷式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室(20)内设置有随风轴(2001),所述随风轴(2001)与缓冲室(20)旋转连接,所述随风轴(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定坤
申请(专利权)人:麦克斯流体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