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食管狭窄支撑的营养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1979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36
一种复合食管狭窄支撑的营养管,包括营养管,在营养管上嵌套设置有用于在充气后膨胀支撑食管狭窄部位的扩张球囊,还包括防返流球囊,防返流球囊嵌套设置于营养管上,沿营养流向,防返流球囊位于充气球囊的后方,防返流球囊充气后的外径能够完全封堵食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在扩张球囊的外壁涂覆聚氨酯涂料层,并可在扩张球囊上设置有若干前后贯通的球囊侧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扩张球囊膨胀支撑食管狭窄部位时,可防止胃液返流侵蚀食管狭窄部位,保持患者唾液等分泌物的正常流动,防止扩张球囊膨胀支撑食管狭窄部位时其材料对食管狭窄部位瘢痕组织产生刺激。激。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食管狭窄支撑的营养管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复合食管狭窄支撑的营养管。

技术介绍

[0002]患者常因误吞腐蚀性化学物质导致食管灼伤,或因为先天发育畸形经手术治疗后发生吻合口瘢痕增生等原因引起食管狭窄。发生食管狭窄的患者因进食后吞咽食物困难,严重影响喂养进食,导致营养不良。特别是对于儿童患者而言,影响正常发育,家庭护理困难,精神与经济负担沉重。并且,许多患者在患有食管狭窄的同时,合并有返流性食管炎,这是加重食管狭窄的重要原因,患者平卧时胃液逆行返流入食管,刺激并促进食管狭窄部位瘢痕组织生长,导致食管反复狭窄,因此,如何减少和避免胃液返流入食管狭窄部位成为减轻食管反复狭窄的另一个重要内容。这种反复发作的难治性食管狭窄是世界性难题,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如何阻止食管狭窄部位瘢痕缩窄以及如何防止胃液返流入食管狭窄部位促进瘢痕增生,并恢复食管通畅,是食管狭窄疾病治疗的关键。
[0003]现有治疗方法包括消化内镜球囊扩张、切开、支架及激素治疗等,但治疗后食管狭窄部位的瘢痕组织仍然再次生长。部分患者需要再次开胸手术治疗切除食管狭窄段,重新吻合食管,不仅手术创伤大,且手术后仍然难以避免食管吻合口再次发生狭窄可能,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食管狭窄支撑的营养管,以期至少解决现有食管狭窄部位支撑时影响呼吸以及出现返流的问题之一。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复合食管狭窄支撑的营养管,包括营养管,在营养管上嵌套设置有用于在充气后膨胀支撑食管狭窄部位的扩张球囊,还包括防返流球囊,所述防返流球囊嵌套设置于所述营养管上,沿营养流向,防返流球囊位于所述扩张球囊的后方,防返流球囊充气后的外径能够完全封堵食管。
[000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营养管内置气囊管,所述气囊管的外径远小于营养管的内径,气囊管的末端贯通营养管的管壁,与所述扩张球囊和所述防返流球囊连通。
[000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扩张球囊充气后主体为圆柱形状,其端部为平面或者锥面,所述防返流球囊充气后为主体为圆饼形状,其端部为平面或者锥面。
[000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营养管管壁外部位于扩张球囊前方设置有用于标记扩张球囊上缘距离门齿深度的刻度。
[00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营养管在体内的一端的侧壁上开有若干营养管侧孔。
[00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扩张球囊与所述防返流球囊连通。
[00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扩张球囊的外壁涂覆有聚氨酯涂料层。
[0013]在一个实施例中,沿营养流向,所述扩张球囊上设置有若干前后贯通的球囊侧孔,
所述球囊侧孔连通食管内的扩张球囊前后方空间。
[00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球囊侧孔的孔径为2~3mm。
[00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扩张球囊与所述防返流球囊之间有容纳空间。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通过设置防返流球囊,在扩张球囊膨胀支撑食管狭窄部位时,防止胃液返流侵蚀食管狭窄部位。
[0018]2、通过设置球囊侧孔,在扩张球囊膨胀支撑食管狭窄部位时,保持患者唾液等分泌物的正常流动。
[0019]3、通过设置聚氨酯涂料层,防止扩张球囊膨胀支撑食管狭窄部位时其材料对食管狭窄部位瘢痕组织产生刺激。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使用示意图(扩张球囊未充气)。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使用示意图(扩张球囊充气)。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扩张球囊所处位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视角一)。
[0023]图4是本专利技术扩张球囊所处位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视角二)。
[0024]图5是本专利技术营养管结构示意图(未嵌套设置扩张球囊和防返流球囊)。
[0025]图6是本专利技术营养管截面示意图(嵌套设置扩张球囊和防返流球囊)。
[0026]图7是本专利技术营养管前向视图(嵌套设置扩张球囊和防返流球囊)。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
[0028]患者发生食管狭窄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食管狭窄部位异常瘢痕组织反复增生缩窄,导致食管狭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返流性食管炎,患者平卧时胃液逆行返流入食管,刺激并促进狭窄部位瘢痕组织生长,加重食管狭窄。如果仅采用扩充装置对食管狭窄进行扩充,由于无法防止胃液返流,难以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
[0029]基于此,本专利技术一方面采用可持续扩张的装置支撑于食管狭窄部位,避免瘢痕组织回缩,另一方面采用防返流的装置,防止胃液向上返流入食管狭窄部位刺激瘢痕组织增生,从而有效治疗食管狭窄。进一步地,还设置了口腔与食管上段分泌液与食管下段的流动通路,避免唾液等分泌液误吸入气管和肺内。
[0030]本专利技术复合食管狭窄支撑的营养管的具体结构如图1~图7所示,其主体为营养管6,在营养管6上嵌套设置有扩张球囊3和防返流球囊4。防返流球囊4位于扩张球囊3的后方。在本专利技术的全文中,“前后”均以营养物质在营养管6内的流向为依据。
[0031]扩张球囊3可与防返流球囊4连通,以同步充气。也可为两个完全独立的球囊,分别独立充气。
[0032]营养管6规格可与现有的胃肠营养管一致,与扩张球囊3和防返流球囊4一起沿食道置入体内,其末端伸入至患者胃部,前端留置于患者口腔外部,前端端部设置较为宽阔的外口1,以便于经此向营养管6内注入营养物质。
[0033]扩张球囊3的位置使得其在充气后膨胀支撑食管狭窄部位,扩张球囊3充气后主体
形状为圆柱形状,其端部为平面或者锥面。
[0034]为实现充气,可在营养管6内置气囊管7,显然,气囊管7的外径远小于营养管6的内径。气囊管7的前端从营养管6前端端部或者前端侧壁贯通伸出,并安装充气阀门5,气囊管7的末端端部11从营养管6侧壁贯通伸出,与扩张球囊3和防返流球囊4的内部连通。气囊管7的作用是向扩张球囊3和防返流球囊4充气,即,气流经气囊管7充入扩张球囊3和防返流球囊4。在充气结束后可及时关闭充气阀门5,保持扩张球囊3和防返流球囊4的膨胀状态。
[0035]示例地,扩张球囊3固定于营养管6外壁。营养管6管壁外部设置刻度9,显然,刻度9至少应位于扩张球囊3前方,以标记扩张球囊3上缘与门齿深度的距离。通过刻度9,可以观测扩张球囊3的具体位置,并可结合充气量,判断膨胀扩张程度。
[0036]营养管6在体内的一端即其末端的侧壁上开有若干营养管侧孔10,营养管侧孔10的设置,使得营养物质不仅仅从营养管6的末端端部出流,从而避免堵塞,利于引流。
[0037]扩张球囊3的材料可以为符合YY/T0114

2008规定的聚乙烯材料,并可在其外壁涂覆聚氨酯涂料层,聚氨酯涂料与人体组织相容性较好,可以最大程度防止扩张球囊3的材料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食管狭窄支撑的营养管,包括营养管(6),在营养管(6)上嵌套设置有用于在充气后膨胀支撑食管狭窄部位的扩张球囊(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返流球囊(4),所述防返流球囊(4)嵌套设置于所述营养管(6)上,沿营养流向,防返流球囊(4)位于所述扩张球囊(3)的后方,防返流球囊(4)充气后的外径能够完全封堵食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食管狭窄支撑的营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管(6)内置气囊管(7),所述气囊管(7)的外径远小于营养管(6)的内径,气囊管(7)的末端贯通营养管(6)的管壁,与所述扩张球囊(3)和所述防返流球囊(4)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食管狭窄支撑的营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球囊(3)充气后主体为圆柱形状,其端部为平面或者锥面,所述防返流球囊(4)充气后为主体为圆饼形状,其端部为平面或者锥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食管狭窄支撑的营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管(6)管壁外部位于扩张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仕琪方莹任晓侠杨洪彬卢朝祥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市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