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周转缓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1929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周转缓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端装置,包括高强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和结构梁板,所述结构梁板的内部设置有可周转模板盒,所述可周转模板盒内部填充有塑料泡沫硬块,所述可周转模板盒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钢垫板,所述高强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贯穿可周转模板盒、塑料泡沫硬块及钢垫板设置在结构梁板的内部,利用塑料泡沫硬块结合可周转模板盒精准固定高强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在结构梁板内部,防止预应力张拉端在混凝土浇筑及振捣过程中发生空间的位移,并将塑料泡沫硬块填充在可周转模板盒时,相比较于破除纯混凝土结构减少了混凝土及塑料泡沫硬块渣屑的飞扬,更有效的达到施工方便、绿色环保的目的。绿色环保的目的。绿色环保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周转缓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可周转缓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预应力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类房屋建筑,如大跨度、大空间场馆、大悬挑结构等,因此结构内部将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而施加预应力能有效控制温度裂缝。传统预应力因施工较复杂、波纹管尺寸较大、注浆困难等原因,不适用于常规楼板抵抗温度应力、控制温度裂缝;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具有护套直径较小、无需注浆等优点为施工提供便利,还能克服超长结构的收缩变化、避免出现裂缝。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强度达到100%后需要对其预应力钢绞线进行张拉施工,使钢绞线能够对结构梁板面施加水平方向的预应力,以此抵消后期梁板使用过程中因混凝土收缩及环境温差带来的温度应力及徐变。因此,在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预埋施工过程中,需对采取相关措施为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创造张拉条件。
[0003]因此,为解决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在混凝土结构强度达到100%后具备张拉条件,提高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同时避免破除纯混凝土结构时塑料泡沫硬块渣屑飞扬,亟需设计一种可周转缓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端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周转缓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端装置,利用塑料泡沫硬块结合可周转模板盒精准固定高强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在结构梁板内部,防止预应力张拉端在混凝土浇筑及振捣过程中发生空间的位移,同时,高强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能够通过钢垫板共同作用于塑料泡沫硬块及结合混凝土的螺旋筋,共同组成缓粘结预应力张拉端装置,当混凝土结构达到100%强度时,易于破除;并将塑料泡沫硬块填充在可周转模板盒时,相比较于破除纯混凝土结构减少了混凝土及塑料泡沫硬块渣屑的飞扬,更有效的达到施工方便、绿色环保。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可周转缓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端装置,包括高强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和结构梁板;
[0007]所述结构梁板的内部设置有可周转模板盒,所述可周转模板盒内部填充有塑料泡沫硬块,所述可周转模板盒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钢垫板,所述高强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贯穿可周转模板盒、塑料泡沫硬块及钢垫板设置在结构梁板的内部。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钢垫板背离可周转模板盒的另一侧设置有螺旋筋,所述高强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在结构梁板内部贯穿螺旋筋设置。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高强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与塑料泡沫硬块、可周转模板盒、钢垫板和螺旋筋之间形成预应力钢绞线群锚装置。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可周转模板盒和钢垫板上开设有供高强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穿过的限位孔。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可周转模板盒为一端无盖的长方体空腔结构。
[001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可周转模板盒与钢垫板相抵的四周侧面上均开设有若干个定位孔。
[0013]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孔为喇叭状结构,且定位孔的孔径在可周转模板盒上由外至内依次增大。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利用塑料泡沫硬块结合可周转模板盒精准固定高强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在结构梁板内部,能够有效防止预应力张拉端在混凝土浇筑及振捣过程中发生空间的位移;
[0016](2)本技术高强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够通过钢垫板共同作用于塑料泡沫硬块、并结合混凝土的螺旋筋,共同组成缓粘结预应力张拉端装置,形成预应力钢绞线群锚装置,保证装置的整体性;
[0017](3)本技术通过设置可周转模板盒,将塑料泡沫硬块放置在可周转模板盒内,能够有效减少破除纯混凝土结构造成的混凝土及塑料泡沫硬块渣屑的飞扬的问题,且使塑料泡沫硬块破除更加方便,达到施工方便、绿色环保的目的;
[0018](4)本技术在可周转模板盒上开设喇叭状的定位孔,通过定位孔向可周转模板盒内渗入混凝土,从而使塑料泡沫硬块在可周转模板盒内的固定更加牢固。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
[0021]图2是本技术中限位孔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中可周转模板盒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高强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2、结构梁板;3、塑料泡沫硬块;4、可周转模板盒;5、钢垫板;6、螺旋筋;7、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

图3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可周转缓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端装置,高强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1和结构梁板2共同组成承载预应力钢绞线的混凝土结构;
[0026]其中,结构梁板2的内部设置有可周转模板盒4,所述可周转模板盒4内部填充有塑料泡沫硬块3,所述可周转模板盒4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钢垫板5,所述高强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1贯穿可周转模板盒4、塑料泡沫硬块3及钢垫板5设置在结构梁板2的内部,钢垫板5背离
可周转模板盒4的另一侧设置有螺旋筋6,所述高强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1在结构梁板2内部贯穿螺旋筋6设置;
[0027]使用时,高强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1与塑料泡沫硬块3、可周转模板盒4、钢垫板5和螺旋筋6之间形成预应力钢绞线群锚装置,保证装置的整体性,且采用塑料泡沫硬块3结合可周转模板盒4精准固定高强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1在结构梁板2内部,能够有效防止预应力张拉端在混凝土浇筑及振捣过程中发生空间的位移,稳定性强。
[0028]其中,可周转模板盒4和钢垫板5上开设有供高强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1穿过的限位孔7,该限位孔7与塑料泡沫硬块3和螺旋筋6在承载预应力钢绞线的混凝土结构内部形成三维定位,保证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预应力有效性。
[0029]参阅图3,所述可周转模板盒4为一端无盖的长方体空腔结构,使塑料泡沫硬块3便于填充在可周转模板盒4的内部,且可周转模板盒4无盖的一端便于钢垫板5的安装;
[0030]其中,所述可周转模板盒4与钢垫板5相抵的四周侧面上均开设有若干个定位孔,定位孔为喇叭状结构,且定位孔的孔径在可周转模板盒4上由外至内依次增大,使用时,通过喇叭状结构定位孔的设置,使可周转模板盒4能够通过定位孔向可周转模板盒4内渗入混凝土,从而使塑料泡沫硬块3在可周转模板盒4内的固定更加牢固;
[0031]同时,通过可周转模板盒4的设置,将塑料泡沫硬块3放置在可周转模板盒4内,能够有效减少破除纯混凝土结构造成的混凝土及塑料泡沫硬块3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周转缓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强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1)和结构梁板(2);所述结构梁板(2)的内部设置有可周转模板盒(4),所述可周转模板盒(4)内部填充有塑料泡沫硬块(3),所述可周转模板盒(4)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钢垫板(5),所述高强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1)贯穿可周转模板盒(4)、塑料泡沫硬块(3)及钢垫板(5)设置在结构梁板(2)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周转缓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垫板(5)背离可周转模板盒(4)的另一侧设置有螺旋筋(6),所述高强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1)在结构梁板(2)内部贯穿螺旋筋(6)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周转缓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1)与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立会魏平陈子鸿陆洪林陈学朋周靖康秦锴陈小波蔡龙钰王东锋陈忠顺许厚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四局第六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