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俯卧位患者用手持接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1625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31
一种俯卧位患者用手持接尿器,属于医疗器具,包括接尿腔,接尿腔的上部边缘设置有硬质的框架环,接尿腔的底部连接柔性的排尿管,排尿管的另一端连接集尿袋或引流袋,接尿腔的上部连接有手柄,手柄与框架环固定连接且处于同一水平面,接尿腔呈横截面为圆形的锥形或横截面为水滴形的坡形,框架环为圆形或水滴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能够方便的辅助俯卧位患者进行小便,使用方便,干净卫生,对患者的友好。者的友好。者的友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俯卧位患者用手持接尿器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具
,具体是一种用于辅助俯卧位患者小便的手持式接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部分患者术后行动不便,需要住院观察并进行适当的休养,对于手术位置在腹部以下的患者,需要保持俯卧或仰卧姿势,患者起身会造成创口处皮肤肌肉等错位,影响创口的正常愈合。为了保证患者长时间的静卧,经常会通过看护人员和医护人员接尿或术中下导尿管的办法来辅助小便。但是,导尿术毕竟是手术,并不是所有患者均适合,因此,辅助接尿成为最合适的选择。
[0003]医院病区常用的接尿办法是用便盆,但便盆的高度已经不适于卧床难起的患者,还有部分选择纸尿裤,或者与纸尿裤相似结构的穿戴式装置,虽然能够及时的吸收尿液,但是依然会有少量残留会浸湿患者的皮肤,这不仅可能会污染患者术后创面,还有可能会侵蚀患者皮肤造成过敏反应、炎性反应、水泡,甚至局部水肿,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困扰。
[0004]因此,不管是患者还是医护人员都需要一种能够方便的辅助俯卧位患者进行小便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俯卧位患者用手持接尿器,能够方便有效的辅助俯卧位患者小便。
[0006]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俯卧位患者用手持接尿器,包括接尿腔,接尿腔的上部边缘设置有硬质的框架环,接尿腔的底部连接柔性的排尿管,排尿管的另一端连接集尿袋或引流袋,接尿腔的上部连接有手柄,手柄与框架环固定连接且处于同一水平面,接尿腔呈横截面为圆形的锥形或横截面为水滴形的坡形,框架环为圆形或水滴形。
[0008]在本技术中,所述的锥形的接尿腔,包括硬质框架和包覆在接尿腔侧面的防水面料,硬质框架包括纵筋和环筋,纵筋连接框架环和底部,均匀分布在接尿腔的锥形面上,环筋环设在接尿腔的中部,与每条纵筋连接于一体。
[0009]在本技术中,所述的坡形的接尿腔,包括硬质壳体,接尿腔的底部呈倾斜的槽状,深度较大的一侧对应上方框架环水滴形的底,深度较小的一侧对应上方框架环水滴形的尖。
[0010]进一步的,所述手柄连接在水滴形框架环的侧边。
[0011]进一步的,所述接尿腔的底部设置有横向的出口,出口与排尿管相连通,横向的出口使得排尿管使用时不易弯折,避免使用时排尿不通。
[0012]在本技术中,所述框架环上包覆有与人体皮肤贴合的柔性材料。
[0013]在本技术中,所述手柄的末端设置有防滑纹。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5](1)本技术的接尿腔与排尿管相连通,随时可排走盛接的尿液,使得接尿腔无需较大的容积和高度,方便安置,能够有效使得适用于俯卧位患者;
[0016](2)本技术的接尿腔呈锥形或坡形,有较好的引流效果,使得接尿腔里的尿液可以快速流走,避免尿液在接尿腔里积存;
[0017](3)本技术的接尿腔的出口为横向出口,使得使用时柔性的排尿管不会受压压瘪或弯折造成排尿管堵塞,进一步方便接尿腔内的尿液快速流走;
[0018](4)本技术的框架环上包覆有与人体皮肤贴合的柔性材料,使用时能够有效的使框架环贴合皮肤造成局部的密封效果,避免尿液逸出;
[0019](5)本技术的接尿腔通过排尿管与集尿袋或引流袋连通,能够方便的把患者排出的小便收集并排空。
[0020]因此,本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能够方便的辅助俯卧位患者进行小便,使用方便,干净卫生,对患者的友好。
附图说明
[0021]图1 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22]图2 为图1中的接尿腔侧视图;
[0023]图3 为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24]图4 为图3中的接尿腔侧视图。
[0025]图中:手柄1、接尿腔2、排尿管3、集尿袋4、框架环5、纵筋6、环筋7、出口8。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7]实施例1
[0028]如图1和2所示的俯卧位患者用手持接尿器,包括接尿腔2,接尿腔2的上部边缘设置有硬质的框架环5,框架环5上包覆有与人体皮肤贴合的柔性材料,框架环5侧边连接有手柄1且与手柄1处于同一水平面,手柄1的末端设置有防滑纹,接尿腔2的底部连接柔性的排尿管3,排尿管3的另一端连接集尿袋4。
[0029]接尿腔2呈横截面为圆形的锥形,框架环5为圆形,接尿腔2包括硬质框架和包覆在接尿腔侧面的防水面料,硬质框架包括纵筋6和环筋7,纵筋6连接框架环5和底部,均匀分布在接尿腔2的锥形面上,环筋7环设在接尿腔2的中部,与每条纵筋6连接于一体,接尿腔2的底部设置有横向的出口8,出口8与排尿管3相连通。
[0030]集尿袋4的上部与排尿管3连通,下端设置有旋开式排液口,通过旋转排液口使得集尿袋下端封闭或贯通。
[0031]实施例2
[0032]如图3和4所示的俯卧位患者用手持接尿器,包括接尿腔2,接尿腔2的上部边缘设置有硬质的框架环5,框架环5上包覆有与人体皮肤贴合的柔性材料,框架环5侧边连接有手柄1且与手柄1处于同一水平面,手柄1的末端设置有防滑纹,接尿腔2的底部连接柔性的排
尿管3,排尿管3的另一端连接集尿袋4。
[0033]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接尿腔2呈横截面为水滴形的坡形,框架环5为水滴形,接尿腔2包括硬质壳体,接尿腔2的底部呈倾斜的槽状,深度较大的一侧对应上方框架环5水滴形的底,深度较小的一侧对应上方框架环5水滴形的尖,接尿腔2的底部设置有横向的出口8,出口8与排尿管3相连通,手柄1连接在水滴形框架环5的侧边。
[0034]本技术应用于医院病区,俯卧位患者需小便时,以实施例1为例,陪护人员或医护人员手持手柄1,经患者配合后,将接尿腔2送到患者身下,使患者排便器官对准接尿腔2,此时框架环5与患者会阴处皮肤自然贴合,排尿管3自然畅通,患者即可进行自然排便,尿液进入到接尿腔2内后,迅速从接尿腔2底部的出口进入到排尿管3内,并通过排尿管3进入集尿袋4中,患者排便完成后,接尿腔2内的尿液也排空后,陪护人员或医护人员手持手柄1取出接尿腔2,可拆卸下集尿袋4或旋开排液口排空集尿袋4,并对接尿腔2进行清洗以备下次使用。
[0035]因此,结合上述构造和工作过程可以发现,本技术所述的俯卧位患者用手持接尿器结构新颖,构思巧妙,能够方便的辅助俯卧位患者进行小便,使用方便,干净卫生,对患者的友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俯卧位患者用手持接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尿腔,接尿腔的上部边缘设置有硬质的框架环,接尿腔的底部连接柔性的排尿管,排尿管的另一端连接集尿袋或引流袋,接尿腔的上部连接有手柄,手柄与框架环固定连接且处于同一水平面,接尿腔呈横截面为圆形的锥形或横截面为水滴形的坡形,框架环为圆形或水滴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俯卧位患者用手持接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形的接尿腔,包括硬质框架和包覆在接尿腔侧面的防水面料,硬质框架包括纵筋和环筋,纵筋连接框架环和底部,均匀分布在接尿腔的锥形面上,环筋环设在接尿腔的中部,与每条纵筋连接于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俯卧位患者用手持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莉贤王方王红丽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肿瘤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