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珍心电监护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151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由集层块组成的医疗电子心电监测和诊断的仪器,由于选用单片微型计算器、集层存取器、存储器和显示器给被监测和被诊断人员诊断时能自动对异常心电发生时方开启记录,大大提高了仪器的监测诊病的效率。由于技术改进,该机可直接用心电图和观测效果,且抗干扰能力强,在危重情况下,会发出音响报警,体积小,重量轻,使用维护方便。(*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医疗电子心脏病诊断和监护的仪器。目前专利号为8620259.3,名为PXD型佩带式智能心电监测记录仪是国内有代表性的产品,它可以进行心律瞬时连续显示,心率过速、过缓、超限报警,对心率不齐的自动报警、记忆(磁带记录),还可进行心率不齐的自动检出。它以对数发生器产生的电压作为瞬时心率显示的信号源,以笔划/BCD译码完成心率过速及过缓的预置,将心电R-R波宽度比较运算实现心律不齐的自动检出,用压控振荡器将心电信号调制后进行磁带记录,该仪器的记录是定时记录,在对记录连续的监视中搜扑异常信息,不能自动进行异常判断并记录,有较大的盲目性,容易漏掉偶发的异常信息,且大量无用信息也会给回放和分析带来不便。该仪器由于共模抑制比只有60db,在动态情况下很容易出现波形失真,和病灶无关的其他肌肉电干扰信号,也会造成对输出波形判断困难,由于其磁带转数不稳定也会造成波形失真。该仪器不能直接与心电图机电联接,分析时必须借助于专用磁带读出设备,使用不便;由于每组记录没有分界标记,也容易造成判读错误;该机需使用高性能电池、体积大、重量大、可靠性低,也给使用带来不便。附图说明图1给出该机的电路方框图,由输入级1、心电放大器2、调制器3、射极跟随器4、选频放大器5、施密特触发器6、单稳发生器7、单稳触发器8、基准电源9、对数发生器10、取样保持级11、A/D转换器12、液晶数码显示器13、译码器14、BCD拨盘15、报警器16、线性发生器18、取样保持级19、分配器20、运算器21、控制开关22、施密特触发器23、开关24、单稳25、耦合器26、记录保持器27及恢复按钮28组成。该机共有31个操作开关,操作繁琐,使用很不方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1、在最大经济条件的限度内,变电路主要成分的分离电路为集成电路,充分利用半导体元件的记忆功能,利用微型计算机的处理功能,使本仪器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2、根据心电病理的要求,拟定了一系列病理异常电参数,把此参数变成开关信号,加上集成电路的记忆和处理功能,使仪器智能化,因此在对人体心电图进行长时间的动态监测中,能自动捕获异常心电图,特别是偶发性异常心电图;3、对记录的数字信号进行D/A变换,使其心电图的记录可直接借助于心电示波器或心电图机进行分析,对心脏病的预防和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4、对患者危重情况可发出音响报警信号,并力图在心电放大、智能处理、简化操作、可靠耐用上有不同程度的改进;5、心电放大是整个仪器的关键电路,本专利技术重新设计了心电放大器,提出了耦合三极低频心电放大电路,在廉价的条件下满足了电路的要求。R波的检出也是本仪器的重要电路,本专利技术设计了LM324放大R波检出电路,也有独到之处。本专利技术还设计了74HC04灯心搏显示电路。在采取以上改进措施之后,和现有技术比较有如下的优点由于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心电放大器有极高的输入阻抗和共模抑制比,使所记录的信号波形不失真,抗干扰能力强,特别是在动态情况下仍可保持不失真,为心脏病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本仪器可实时监测心电信息,对收到的信息由微电脑进行分析,在发现各种设定的异常情况可及时自动记录10秒钟心电图。可以对停搏、漏搏、低幅度、二联律、三联律、各种早搏、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肌梗死、心肌坏死等等,各种异常情况进行自动识别和记录。由于记录是在识别有无异常情况下进行的,所记录的信息没有“无用信息”,大大提高了记录的实效,即适用于常发性严重性病人又适用于偶发性“初犯”和较轻的发病者,对预防和及时治疗有重要意义。本仪器信号的存储量大,可记忆30多段心电波型,每段自动记录10秒钟。每段由仪器自动给以标记,观测者不会将不同段的信号判混。由于本专利技术可以自动发现异常并记录,记录内容没有无用信号。本仪器有两个信号显示器,一个是灯光心搏显示,另一个是二位液晶显示,仪器还有一个简便的回放机构,不需任何专用设备可与通用心电图机联接,并描出任何一段心电波的波形来。本仪器使用四节五号电池,可连续工作24小时以上,由于选用电脑记忆,在关机后所记录的信号仍可保留两个月以上,大大地提高了仪器的使用价值,大大方便了用户。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见图2,人体心电信号经贴在人胸前的三个传感器13(传感器的位置见图8),通过三根导联线送入心电放大器1中,由传感器接收的微弱的心电信号只有毫伏级,经心电放大器放大为伏级后,一路被送入A/D转换电路2中,变模拟信号为数字信号,另一路则送入R波检出电路3,检出R波并对波形进行处理。所检出的R波被送入单片微机电路4中作为定时同步信号。同时所检出的R波被送入心搏显示电路5,心搏显示电路是一个指示灯(如灯、发光二极管等)驱动电路,监测人员可以从心搏显示中清楚地观察到心搏的每次跳动。经A/D转换后的数字信号被送入微型数字存储器RAM6中,并对信号分段存储(每段10秒钟)。单片微型计算机4对每段心电图信号进行分析判断,根据对心电图病理检测的需要,我们为计算机设计了特殊的判断控制,对满足异常条件的,计算机4则发出存储指令进行存储,对没有指令的心电信号则不与存储。在需要时检测人员也可通过控制开关11,由RAM6中提取已记录(存储)的异常信号,该信号经D/A转换器7,将数字信号变成模拟信号,经信号衰减器14,将伏级信号衰减为毫伏级,可直接联心电图机12,描出心电图来。本专利技术还设有显示电路8,它是由显示电路和二位液晶显示器组成,在监测和输出心电信号时,都可以实时显示出正在处理的那段心电信号。对危重信号,我们设计了特殊的控制条件,由微型计算机4自动管理,一发现有危重信号或者本仪器有接触不良的情况下,在记录(存储)的同时,还由音响报警电路9,发出报警信号。整个工作过程由微型计算机4管理,软件控制,软件驻留在存取器ROM6中。当前在电子技术中,对波形进行限幅或提取限幅信号、提取波形频率信号(即提取时间宽度)已是常见技术,本专利技术正是利用这一常见技术,制定自己的自动控制方案。本专利技术一个明显特点是,把心电R波的时间间隔、幅度、ST段幅度等异常心电病理电信号,变成控制信号,以控制仪器的记忆(存储)。在本专利技术中一共把九个心病理电信号变成记忆电路的电信号,这九个信号是1)<停搏/低幅度>异常当连续3秒无R波,或虽有R波,但幅度低于正常R波幅度50%;2)<漏搏/低幅度>异常一个以上R波间隔大于平均R波间隔的150%,或一个以上R波幅度小于正常R波幅度的50%;3)<心率增加>异常当R波间隔均匀缩短,本周期平均R波间隔时间小于上周期R波间隔时间的67%;4)<心率减小>异常R波间隔均匀增加,本周期平均R波间隔时间大于上一周期平均R波间隔时间的150%;5)<心率不齐>异常一个以上R波间隔时间小于平均R波间隔时间的80%(间隔时间短),或大于平均R波间隔时间的125%(间隔时间长),而且在连续3个R波间隔中,必须包含两短加一长或两长加一短的情况;6)<心动过速>异常当均匀R波间隔时间小于0.5秒,即平均心率大于120次/分;7)<心动过缓>异常平均R波间隔时间大于1.33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集层块组成的医疗电子心电监测和诊断仪,其结构的特征是其整机是由以下集层块电路,单片微型计算机4、记忆存取器RAM10、记忆存储器ROM6,锁存器15、A/D模数变换器2、D/A数模变换器7、液晶显示器8、心电放大器1、R波检出电路3、心博显示电路5、心博传感器13、衰减器14、报警电路9、控制开关11和相关电路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汝芹王丕宏
申请(专利权)人:航空航天工业部第六一三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