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方引导杆矫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1492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侧方引导杆矫治器,包括一上牙套、一下牙套、若干咬合板模块和两组预成引导杆;上牙套和下牙套分别包括一牙齿容纳槽,牙齿容纳槽的开口的对置面外侧形成一第一咬合面;咬合板模块连接于上牙套或下牙套的第一咬合面上;当上牙套和下牙套佩戴于牙齿并咬合时,咬合板模块填充于上牙套和下牙套间的空隙并与咬合板模块对置侧的上牙套或下牙套贴合;预成引导杆分别连接于上牙套和下牙套的外侧面之间并位于上牙套和下牙套的左右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侧方引导杆矫治器,将咬合板模块、预成引导杆与热压膜牙套矫治器相结合;制作周期短,且具有异物感小、功能性强、美观卫生等优点。生等优点。生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侧方引导杆矫治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方引导杆矫治器。

技术介绍

[0002]功能矫治是正畸治疗中重要的一部分,利用功能性矫治器,通过调节口面部肌肉功能促进颅颌面正常生长发育,以达到矫治牙、颌畸形目的。传统的侧方引导杆矫治器叫做herbst矫治器,由预成推杆配件,和铸造带环组成。传统的herbst矫治器需要临床医生制作患者的牙齿模型、记录咬合关系,然后寄送技工室完成后续加工,经过弯制连接杆、铸造冠/铸造带环的加工、连接杆和铸造冠/铸造带环焊接、推杆配件和铸造冠/铸造带环焊接、打磨抛光等步骤。工艺复杂、制作周期长(2周)、成本高。且由于大量金属配件的存在,影响面部影像学检查,形成大量伪影。使用过程中需要粘接6

12个月,不仅异物感强,而且影响口腔卫生和发音。咀嚼面没有功能形态,后牙咬合功能受到极大的影响。
[0003]热塑形压膜片是牙科常用的材料,常用于制作热压膜牙套矫治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透明保持器,具有良好的固位力、制作方便快捷、成本低廉,成型后可保持良好的弹性模量。且可以与丙烯酸树脂(PM树脂)结合:可以使用粘接剂与光固化树脂结合(如丙烯酸酯化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聚氨酯和多硫醇/多烯光固化树脂,均为3D打印的常用材料)。
[0004]将功能矫治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结合也是近年来的发展趋势。但是由于压膜式矫治器的制作工艺,增加了功能矫治器形态的牙套式矫治器功能部位为空泡状,继而产生了一些固有的缺点:1.强度不足,容易变形,特别是需要咬合板的区域,无法承受咀嚼时的压力;2.空泡区域牙套与牙齿没有接触,减小了矫治器对关键牙齿的控制;3.增加了膜片的厚度和硬度,导致弹性下降,难以摘戴。
[0005]增材制造方法在牙科应用越来越普及。通过口内光学扫描、模型激光扫描可以获得患者牙齿形态的数字化模型,并且在此基础上可以设计数字化的矫治器模型,进而通过3D打印技术将其制作出来。但是单纯的3D打印方法制作的咬合板有一些缺点:体积偏大、边缘厚、牙齿包裹度不足、固位力不足、结构过于简单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侧方引导杆矫治器,将咬合板模块、预成引导杆与热压膜牙套矫治器相结合;制作周期短,且具有异物感小、功能性强、美观卫生等优点。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侧方引导杆矫治器,包括一上牙套、一下牙套、若干咬合板模块和两组预成引导杆;所述上牙套和所述下牙套分别包括一牙齿容纳槽,所述牙齿容纳槽的开口的对置面外侧形成一第一咬合面;所述咬合板模块连接于所述上牙套或所述下牙套的所述第一咬合面上;当所述上牙套和所述下牙套佩戴于牙齿并咬合时,所述咬合板模块填充于所述上牙套和所述下牙套间的空隙并与所述咬合板模块对置侧的所述上牙套或所述下牙套贴合;所述预成引导杆分别连接于所述上牙套和所述下牙套的
外侧面之间并位于所述上牙套和所述下牙套的左右两侧。
[0008]优选地,包括两所述咬合板模块,所述咬合板模块分别连接于所述上牙套或所述下牙套的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一咬合面上。
[0009]优选地,包括至少一所述咬合板模块,所述咬合板模块连接于所述上牙套或所述下牙套的前侧的所述第一咬合面上。
[0010]优选地,所述咬合板模块远离连接的所述上牙套或下牙套的一面形成一第二咬合面;所述第二咬合面与对置的所述上牙套或所述下牙套的形状配合。
[0011]优选地,所述咬合板模块通过3D打印成型。
[0012]优选地,所述上牙套和所述下牙套采用热压膜牙套;所述咬合板模块分别粘接于所述上牙套或所述下牙套上。
[0013]优选地,所述热压膜牙套透明。
[0014]优选地,每一所述预成引导杆包括一第一导向杆组件和一第二导向杆组件;
[0015]所述第一导向杆组件包括一第一底座和一套筒;所述第一底座固定于所述上牙套的外侧面的后侧;所述套筒的一端向斜上方弯折并形成一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一底座上,所述第一底座对所述第一连接部限位;
[0016]所述第二导向杆组件包括一第二底座和一内套杆;所述第二底座固定于所述下牙套的外侧面的前侧;所述内套杆的一端形成一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二底座上,所述第二底座对所述第二连接部限位;所述内套杆的另一端可沿套筒长度方向滑动地插设于所述套筒内。
[0017]优选地,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包括一底盘、一座身、一座顶和多个限位片;所述底盘粘接于对应的所述上牙套或所述上牙套的外侧;所述座身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底盘的中部且所述座身向远离所述底盘方向外径逐渐增大;所述座身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座顶,所述座顶向远离所述座身的方向外径逐渐减小;所述限位片连接于所述座身的第二端外围且向所述底盘方向倾斜;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套设于对应的所述座身上,所述限位片对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限位。
[0018]优选地,还包括若干延长环,所述延长环连接于所述套筒远离所述第一底座的一端。
[0019]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通过上牙套、下牙套、咬合板模块和预成引导杆的配合,实现了对上牙套、下牙套位置的有效固定,可有效填充佩戴者上下排牙齿间的空隙,对牙齿进行有效精确矫正和引导。第二咬合面的采用,保证了佩戴牙套时,咬合板模块与对置侧上牙套或下牙套的有效贴合,保证了牙齿与咬合板模块间的精确定位。上牙套和下牙套采用热压膜牙套,透明度高、没有金属部件,美观效果好;厚度小,异物感轻微;弹性好,固位力优良。咬合板模块通过3D打印成型,经数字化设计,使用高精度3D打印材料制作,与对颌牙匹配度高,咀嚼功能良好;光滑度高,美观、易清洁。预成引导杆由高分子材料制作,弹性好、易于装配和粘接、佩戴舒适;无金属配件,CT、MRI检查没有伪影;预制配件,制作省时、便利;长度易于调整,有延长配件方便治疗过程中调节。咬合板模块分别粘接于所述上牙套或下牙套上,使用粘接方式连接,粘接力强,密合度高,制作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侧方引导杆矫治器佩戴于牙齿时上下颌张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侧方引导杆矫治器佩戴于牙齿时上下颌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上牙套与第一导向杆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底座的侧视图;
[002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底座的俯视图;
[0026]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套筒的侧视图;
[0027]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套筒的俯视图;
[0028]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延长环的侧视图;
[0029]图9~图10为本技术不同实施例的延长环的俯视图;
[0030]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下牙套与第二导向杆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方引导杆矫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上牙套、一下牙套、若干咬合板模块和两组预成引导杆;所述上牙套和所述下牙套分别包括一牙齿容纳槽,所述牙齿容纳槽的开口的对置面外侧形成一第一咬合面;所述咬合板模块连接于所述上牙套或所述下牙套的所述第一咬合面上;当所述上牙套和所述下牙套佩戴于牙齿并咬合时,所述咬合板模块填充于所述上牙套和所述下牙套间的空隙并与所述咬合板模块对置侧的所述上牙套或所述下牙套贴合;所述预成引导杆分别连接于所述上牙套和所述下牙套的外侧面之间并位于所述上牙套和所述下牙套的左右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方引导杆矫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所述咬合板模块,所述咬合板模块分别连接于所述上牙套或所述下牙套的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一咬合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方引导杆矫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所述咬合板模块,所述咬合板模块连接于所述上牙套或所述下牙套的前侧的所述第一咬合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侧方引导杆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板模块远离连接的所述上牙套或下牙套的一面形成一第二咬合面;所述第二咬合面与对置的所述上牙套或所述下牙套的形状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方引导杆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板模块通过3D打印成型。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方引导杆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牙套和所述下牙套采用热压膜牙套;所述咬合板模块分别粘接于所述上牙套或所述下牙套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侧方引导杆矫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千阳杨驰李佩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