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适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1462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子设备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LC适配器,其包括:壳体、卡套以及遮光组件。壳体上具有供连接器插入的插孔;卡套设置在壳体内且与插孔相对应,以供连接器插入。遮光组件包括连接件和与连接件连接的抵接件,连接件转动连接在壳体内,抵接件与壳体的内壁滑动贴合,连接件的顶壁用于与连接器抵接以带动抵接件转动,抵接件与卡套相抵接,使得抵接件相对于连接件弯折以露出或遮挡卡套。该LC适配器在应用时,通过抵接件相对于连接件的弯折来实现遮光组件对插孔的打开或封闭,而不需要调整壳体的尺寸,使得壳体两侧高度一致,则多个壳体就能够沿上下或左右密排并列,以提高适配器的组装密度,扩大应用场景。扩大应用场景。扩大应用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LC适配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设备的
,尤其涉及一种LC适配器。

技术介绍

[0002]适配器是一种接口转换器,在光传输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适配器在应用过程中,灰尘对光传输会产生影响,且光传输过程中存在的不可见光可能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因此其防尘遮光性就显得非常重要。
[0003]现有技术中,适配器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用于供连接器插接的卡套以及铰接在壳体内的遮光板。通过连接器插入壳体内即可顶开遮光板,再将连接器插入卡套内即可完成连接。
[0004]但是壳体整体的厚度有一定的要求,也就是必须满足一定厚度,而壳体整体尺寸也不会太大,导致壳体内部的空间十分有限。则遮光板在安装时,既要能够对壳体的插口实现封闭遮光,还需要翻转以打开插口供连接器插入。因此卡套与遮光板之间必须预留出充足的空间,以确保遮光板能够顺利翻转,为了确保遮光板的翻转,壳体的外侧面就需要具备向外的凸起,使得其内部空间增大,导致壳体前后两侧的高度发生改变,使得多个适配器只能沿左右方向进行并排安装,限制了适配器的应用场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C适配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为了确保遮光板的顺利翻转而改变了适配器的外形尺寸使得适配器只能并排安装,限制了适配器的应用场景的问题。
[0006]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LC适配器,其包括:壳体、卡套以及遮光组件。所述壳体上具有供连接器插入的插孔;卡套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插孔相对应,以供所述连接器插入。所述遮光组件包括连接件和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的抵接件,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抵接件与所述壳体的内壁滑动贴合,所述连接件的顶壁用于与所述连接器抵接以带动所述抵接件转动,所述抵接件与所述卡套相抵接,使得所述抵接件相对于所述连接件弯折以露出或遮挡所述卡套。
[0008]可选地,所述抵接件包括:折弯部,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折弯部可相对于所述连接件折弯以使得所述折弯部远离所述连接件的一侧弯曲;以及抵接部,固定在所述折弯部远离所述连接件的一侧,以随着所述折弯部的弯曲而转动。
[0009]可选地,所述折弯部包括:弹性板,所述弹性板的中部具有弯折线,使得所述弹性板能够沿所述弯折线弯曲。
[0010]可选地,所述弹性板为弹性金属片或弹性铰链。
[0011]可选地,所述抵接部远离弹性板的一侧具有与所述壳体内部抵接的抵接弧面;和/或所述抵接部远离弹性板一侧的厚度大于所述抵接部靠近所述弹性板一侧的厚度。
[0012]可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板,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以及压块,固定在所述连接板的顶壁上,所述压块用于与所述连接器相抵接。
[0013]可选地,所述压块的顶壁上具有与所述连接器相抵接的挤压弧面。
[0014]可选地,所述连接件通过扭簧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
[0015]可选地,所述LC适配器还包括:弹片,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以及卡板,设置在所述弹片上。
[0016]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插接套,所述插孔开设在所述插接套的端面上,且所述插孔设置多个,所述插接套的侧面上设有与所述卡套相对应的缺口;以及盖板,卡接在所述插接套上,且所述盖板封闭所述缺口。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8]通过设置遮光组件,在连接器没有插入插孔内前,抵接件与壳体内部抵接,遮挡卡套,保持壳体内密封,起到防尘的作用。而在连接器插入时,连接器就会挤压连接件,使得连接件带动抵接件朝向靠近卡套的一侧翻转,抵接件与卡套抵接后,其自身会相对于连接件弯折,从而使得抵接件与卡套错开以打开插孔,连接器就可以顺利插入卡套内。以此通过抵接件相对于连接件的弯折来实现遮光组件对插孔的打开或封闭,不需要调整壳体的尺寸,有利于壳体两侧高度一致,则多个壳体就能够沿上下或左右密排并列,以提高适配器的组装密度,扩大应用场景。
附图说明
[0019]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LC适配器的轴测图。
[0020]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LC适配器的剖视图。
[0021]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LC适配器的卡板位于上下两侧时的轴测图。
[0022]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LC适配器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
[0024]100、壳体;110、插孔;120、插接套;121、缺口;130、盖板;140、弹片;141、卡板;150、卡条;200、卡套;300、连接件;310、连接板;311、连接杆;320、压块;321、挤压弧面;400、抵接件;410、折弯部;411、弹性板;412、弯折线;420、抵接部;421、抵接弧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7]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
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8]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0029]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LC适配器的轴测图。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LC适配器的剖视图。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LC适配器。该LC适配器包括:壳体100、卡套200以及遮光组件。壳体100上具有供连接器插入的插孔110;卡套200设置在壳体100内且与插孔110相对应,以供连接器的插芯插入。遮光组件包括连接件300和与连接件300连接的抵接件400。连接件300转动连接在壳体100内,抵接件400与壳体100的内壁滑动贴合,连接件300的顶壁用于与连接器抵接以带动抵接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C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LC适配器包括:壳体(100),所述壳体(100)上具有供连接器插入的插孔(110);卡套(200),设置在所述壳体(100)内且与所述插孔(110)相对应,以供所述连接器插入;以及遮光组件,所述遮光组件包括连接件(300)和与所述连接件(300)连接的抵接件(400),所述连接件(300)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100)内,所述抵接件(400)与所述壳体(100)的内壁滑动贴合,所述连接件(300)的顶壁用于与所述连接器抵接以带动所述抵接件(400)转动,所述抵接件(400)与所述卡套(200)相抵接,使得所述抵接件(400)相对于所述连接件(300)弯折以露出或遮挡所述卡套(2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C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件(400)包括:折弯部(410),与所述连接件(300)固定连接,所述折弯部(410)可相对于所述连接件(300)折弯以使得所述折弯部(410)远离所述连接件(300)的一侧弯曲;以及抵接部(420),固定在所述折弯部(410)远离所述连接件(300)的一侧,以随着所述折弯部(410)的弯曲而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C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部(410)包括:弹性板(411),所述弹性板(411)的中部具有弯折线(412),使得所述弹性板(411)能够沿所述弯折线(412)弯曲。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C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板(411)为弹性金属片或弹性铰链。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磊杨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亿源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