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恒温咖啡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1391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散热恒温咖啡壶,包括上壶,设置在上壶内的咖啡粉斗,下壶和设置在下壶内的吸水斗;上壶和下壶之间设置有散热恒温器,散热恒温器包括本体、导流孔和散热槽;本体具有上下两个连接端,分别与上壶和下壶连接;导流孔至少有一个,为贯通本体上下两端的通孔;散热槽至少有一个,设置在本体侧部,位于导流孔外周;所述下壶、吸水斗、导流孔、咖啡粉斗和上壶之间形成导通的水流路径。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现有咖啡壶的上下壶之间增设一个散热恒温器,散热槽增加了散热恒温器本体与空气的接触面,在热水经过导流孔时,热量从本体内侧向本体外侧传导,外部空气与本体外侧进行对流换热,从而对热水进行散热,以避免咖啡液喷溅、过萃,保持水温有良好的萃取温度,并保持水压稳定。并保持水压稳定。并保持水压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恒温咖啡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摩卡壶
,具体是一种散热恒温咖啡壶。

技术介绍

[0002]摩卡壶分为上中下结构,下壶是盛水的水槽,中间的粉斗盛放咖啡粉,上壶盛放萃取后的咖啡液。它的原理是通过加热下壶中的水变成蒸气,利用蒸气的压力将水推升至导管进入粉斗而萃取咖啡液,再继续通过导管推升到上壶聚合流出。
[0003]目前市场流通的摩卡壶有单阀和双阀两种,单阀萃取压力0.1Mpa左右,不能完全萃取出咖啡汁,双阀摩卡壶提升压力在0.25

0.35Mpa之间,例如2019年11月22日公开的,公开号CN201821465085.0,专利名称:一种摩卡壶压力阀双阀,具有双阀的摩卡壶能有效提升咖啡的萃取,油脂丰富,但其增加压力后缺点是加热时间相应增长,容易造成咖啡喷溅过萃,加热过长水温过高,会导致在上壶二次沸腾,产生焦味等一系列问题,而咖啡最好的萃取水温是90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散热恒温咖啡壶,在热水萃取咖啡之前,进行散热,保持水温有良好的萃取温度。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散热恒温咖啡壶,包括上壶,设置在上壶内的咖啡粉斗,下壶和设置在下壶内的吸水斗;所述上壶和下壶之间设置有散热恒温器,所述散热恒温器包括本体、导流孔和散热槽;所述本体具有上下两个连接端,分别与上壶和下壶连接;所述导流孔至少有一个,为贯通本体上下两端的通孔;所述散热槽至少有一个,设置在本体侧部,位于导流孔外周;所述下壶、吸水斗、导流孔、咖啡粉斗和上壶之间形成导通的水流路径。
[000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现有咖啡壶的上下壶之间增设一个散热恒温器,当热水从下壶进入咖啡粉斗之前,热水从导流孔进入到散热恒温器本体内,由于散热恒温器上具有散热槽,该散热槽增加了散热恒温器本体与空气的接触面,在热水经过导流孔时,热量从本体内侧向本体外侧传导,外部空气与本体外侧进行对流换热,从而对热水进行散热,以避免咖啡液喷溅、过萃,保持水温有良好的萃取温度,并保持水压稳定。
[000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所述导流孔和散热槽有多个,所述导流孔按本体中心圆周分布,每个导流孔对应的本体侧部设置有散热槽。
[000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让热水进行均匀分流,保证水的均匀散热,到达理想的温度。
[000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所述导流孔为3个按本体中心间隔120度分布,所述散热槽为3个分别对应3个导流孔设置在本体侧部。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导流孔的数量可以根据咖啡壶的大小进行设置,这里优选采用3对导流孔和散热槽。
[001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所述每个导流孔对应在本体侧部设置有多个并列布置的散热槽。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每个导流孔既可以对应开设一个散热槽,也可以在在同一垂直平面上设置多个散热槽来给这个导流孔进行散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001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槽是从本体外周端向中心一侧的开槽,所述散热槽口径由外端向内渐小。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外端口径大便于空气的流通,有利于散热,内端口径是为了保持恒温器自身的强度。
[001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槽的高度、口径与下壶容量成正比。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散热槽的高度、口径可以根据咖啡壶的容量进行调整,理论上散热槽越大,散热效果越好,经过试验测试可以选取到使水温维持在90度的最佳尺寸。
[001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所述上壶包括上壶体、上壶盖、增压阀帽、增压阀芯和上壶手柄;所述上壶体内中心有连通底部的导管,导管周围为盛放咖啡液的空间;所述增压阀芯安装在导管顶部出口,并设置有阀芯密封圈,所述增压阀芯上安装增压阀帽;所述上壶盖一端与尼龙盖帽固定,另一端通过尼龙盖帽、销钉与上壶体铰接;所述上壶手柄固定连接在上壶体一侧。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双阀结构,能有效提升咖啡的萃取,油脂丰富。按压尼龙盖帽即可打开或关闭上壶盖,尼龙盖帽隔热性好,防止烫手,同理上壶手柄也采用尼龙材质,当然这里并不限于采用尼龙材料,可以用其他合适的隔热材料替换。
[001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所述本体为圆柱形,本体上部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咖啡粉斗卡合在容置空间内,咖啡粉斗顶部设置有过滤网,本体与上壶螺纹连接,本体与上壶之间安装有上密封圈;所述本体侧部设置有恒温器手柄。
[00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咖啡粉斗放置在散热恒温器本体上,整体结构紧凑,空间布局合理。咖啡粉斗上部设置过滤网,可以防止没有充分萃取咖啡粉进入到上壶里。设置恒温器手柄方便握持,手柄材质为尼龙,隔热性能好防烫,当然并不限于采用尼龙材料,可以用其他合适的隔热材料替换。
[002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所述吸水斗顶部形成有外斗壁和内斗壁两层壁,外斗壁上有螺纹,所述本体底部设有外围的下螺纹和内凹的内螺纹,所述本体下螺纹与下壶连接,本体通过内螺纹与吸水斗连接;所述下螺纹和内螺纹之间形成密封圈槽,密封圈槽内设置有下密封圈。
[00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吸水斗具有两层斗壁,形成双层密封结构,加强密封性,同时通过配有下密封圈,密封效果好。
[002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所述下壶体内部为盛水槽,壶体上设置有安全泄压阀。
[002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安全泄去咖啡壶内的压力,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装配图;
[0027]图3是本专利技术散热恒温器的俯视图;
[0028]图4是本专利技术散热恒温器的仰视图;
[0029]图5是本专利技术散热恒温器的剖视图;
[0030]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吸水斗示意图;
[0031]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0032]图8(a)是环境温度25℃下恒温散热器出液口水温云图,图8(b)是出液口水平均温度随时间变化;
[0033]图中:1、上壶,101、尼龙盖帽,102、上壶盖,103、增压阀帽,104、增压阀芯,105、阀芯密封圈,106、销钉,107、上壶手柄,108、上壶体,2、散热恒温器,201、恒温器手柄,202、本体,203、散热槽,204、导流孔,205、容置空间,206、上螺纹,207、下螺纹,208、内螺纹,3、安全泄压阀,4、下壶,5、过滤网,6、上密封圈,7、咖啡粉斗,8、下密封圈,9、吸水斗,901、内斗壁,902、外斗壁。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恒温咖啡壶,包括上壶,设置在上壶内的咖啡粉斗,下壶和设置在下壶内的吸水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壶和下壶之间设置有散热恒温器,所述散热恒温器包括本体、导流孔和散热槽;所述本体具有上下两个连接端,分别与上壶和下壶连接;所述导流孔至少有一个,为贯通本体上下两端的通孔;所述散热槽至少有一个,设置在本体侧部,位于导流孔外周;所述下壶、吸水斗、导流孔、咖啡粉斗和上壶之间形成导通的水流路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恒温咖啡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孔和散热槽有多个,所述导流孔按本体中心圆周分布,每个导流孔对应的本体侧部设置有散热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散热恒温咖啡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孔为3个按本体中心间隔120度分布,所述散热槽为3个分别对应3个导流孔设置在本体侧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散热恒温咖啡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导流孔对应在本体侧部设置有多个并列布置的散热槽。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散热恒温咖啡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槽是从本体外周端向中心一侧的开槽,所述散热槽口径由外端向内渐小。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咖啡壶散热恒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槽的高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连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创建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