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进行检修的漏电监测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柜检修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由发电、供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设施以及为保障其正常运行所需的调节控制及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计量装置、调度自动化、电力通信等二次设施构成的统一整体;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送变电线路、供配电所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与消费系统,它的功能是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化成电能,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能供应到各用户;目前对电力系统泄漏电流的监测装置本体内部的电子元件进行检修时,由于操作空间较小,维修比较麻烦和费力,增加了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作效率,不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对电力系统泄漏电流的监测装置本体内部的电子元件进行检修时,由于操作空间较小,存在维修费力、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进行检修的漏电监测柜。
[0004]便于进行检修的漏电监测柜,包括柜体、滑动组件、固定组件和折叠组件,其中,柜体为前、后开设门口的矩形箱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便于进行检修的漏电监测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1)、滑动组件(3)、固定组件(4)和折叠组件(5),其中,柜体(1)为前、后开设门口的矩形箱体;所述柜体(1)的外部设置有两个折叠组件(5),两个折叠组件(5)分别对柜体(1)的前、后门口进行遮挡或以折叠的方式打开;所述柜体(1)的内部设置有滑动组件(3),固定组件(4)用于对滑动组件(3)进行锁定;所述滑动组件(3)包括第一导轨(31)、T型滑槽(32)、工型滑块(33)、安装板(34)、限位块(35)、限位槽(36)和第二导轨(37);工型滑块(33)的纵截面呈
‘
工
’
字型;T型滑槽(32)的纵截面为
‘
T
’
字型;所述柜体(1)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均固定有多个第一导轨(31),所述每个第一导轨(31)下方相对设置有一个第二导轨(37),且二者位于柜体(1)的同一个侧壁上;第二导轨(37)和与其相对应的第一导轨(31)相对的面上开设T型滑槽(32);每个第一导轨(31)的T型滑槽(32)和与该第一导轨(31)相对应的第二导轨(37)的T型滑槽(32)内,滑动安装有一个工型滑块(33);工型滑块(33)侧壁上固定有安装板(34),安装板(34)通过工型滑块(33)相对于柜体(1)深度方向上前后滑动;工型滑块(33)的上、下表面均设有限位块(35),第一导轨(31)的上表面和与其相对应的第二导轨(37)的下表面上均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一个限位槽(36),且两个限位槽(36)的朝向相反,所述两个限位槽(36)分别用于对工型滑块(33)的上、下表面的限位块(35)进行限位;第一导轨(31)上的T型滑槽(32)与其所对应的限位槽(36)连通,并在竖直方向上贯穿第一导轨(31);第二导轨(37)的上的T型滑槽(32)与其所对应的限位槽(36)连通,并在竖直方向上贯穿第二导轨(3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进行检修的漏电监测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4)包括固定板(41)和两个限位组件;固定板(41)位于安装板(34)的下方,并固定在柜体(1)的左、右侧壁上;安装板(34)的下表面设有两个卡槽(49);两个限位组件沿安装板(34)的深度方向上依次分布,且每个限位组件卡和在相应的卡槽(49)内对安装板(34)进行锁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进行检修的漏电监测柜,其特征在于,限位组件包括竖板(42)、第一滑槽(43)、第一滑块(44)、弹簧(45)、斜面卡块(46)、固定耳(47)、按压杆(48)和卡槽(49);两个竖板(42)相对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成,李亚妮,阎玉丽,王建,周宁,霍红,李奇,刘存业,刘晓磊,初宪伟,申微微,张英赫,吴柏达,刘洪楠,李铭,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