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构件多自由度表观质量数字化自动检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21246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运输与检测一体化预制混凝土构件表观质量检测方法,通过生产车间中设置构件多自由度表观质量数字化自动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包括数据处理中心、表观质量识别检测机构、顶部固定杆、竖向伸缩千斤顶、横向伸缩千斤顶以及横向连接杆;在转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表观质量识别检测机构绕预制混凝土构件转动并对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外观进行360度拍摄;表观质量识别检测机构将所拍摄照片数据无线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处理中心自动识别所拍摄照片数据,判别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表观质量是否满足规范要求,从而可以实现对三维立体式预制混凝土构件外观质量的准确、高效检测。高效检测。高效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构件多自由度表观质量数字化自动检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业化建造预制构件加工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构件多自由度表观质量数字化自动检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方面已出台一系列相关规定及措施。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同年印发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2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推动了新型建筑工业化和智能建造发展。在工业化建造技术发展过程中,人民对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一些大型重点工程中,设计师在追求预制混凝土构件内在性能(包括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其表面质量。预制混凝土构件表观质量缺陷不仅影响着结构外型美观,也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结构的安全和耐久性。
[0003]针对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性能,国家已颁布了对混凝土内在力学性能检测要求相关的检测规范与标准,而混凝土表观成型质量的检测规范标准却很少。目前规范规定的表观质量检测方法为人工目视检查。此种检测方式耗时久、效率低,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且经常出现漏检情况,检查效果也不很理想,且受到天气变化和复杂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此外,目前对表观质量检测的对象大都为二维平面类墙、板预制混凝土构件,对节点、短柱等三维混凝土构件的表观质量检测装置与检测方法应用较少。
[0004]因此,利用新技术,开发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多自由度表观质量自动检测装置,并建立其检测方法,用以代替传统目测所造成的随意性和主观性,且能够检测三维预制混凝土构件,增加检测技术的泛用性,提高检测效率和识别度,是当前预制构件生产质量检测环节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专利技术一种构件多自由度表观质量数字化自动检验方法,通过在预制混凝土构件表观质量检测融入在构件生产线之中,解决了传统预制混凝土构件表观质量人工目视检查所产生的检测方式耗时久、效率低,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且只能检测平面类预制构件等缺陷,提高混凝土表观质量检测效率与泛用性。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运输与检测一体化预制混凝土构件表观质量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流程1:在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车间中设置一构件多自由度表观质量数字化自动检测装置,所述构件多自由度表观质量数字化自动检测装置包括数据处理中心、表观质量识别检测机构、顶部固定杆、竖向伸缩千斤顶、横向伸缩千斤顶以及横向连接杆,所述竖向伸缩千斤顶的上端与顶部固定杆的下端同轴连接,所述竖向伸缩千斤顶的下端与所述横向伸缩千斤顶的一端通过转动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竖向伸缩千斤顶与所述横向伸缩千斤顶相
垂直,所述横向伸缩千斤顶的另一端与横向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横向连接杆的另一端与表观质量识别检测机构的上端连接;
[0009]流程2:将需要检测外观质量的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移动模台移动至所述构件多自由度表观质量数字化自动检测装置下方,使得该预制混凝土构件位于所述顶部固定杆的正下方;
[0010]流程3:根据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的高度设置竖向伸缩千斤顶的伸缩值,使得转盘靠近被检测预制混凝土构件的顶部;
[0011]流程4:根据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的长度和宽度设置横向伸缩千斤顶的伸缩值,使得表观质量识别检测机构靠近被检测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宽度和长度方向的表面;
[0012]流程5:在所述转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所述表观质量识别检测机构绕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转动并对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外观进行360度拍摄;
[0013]流程6:表观质量识别检测机构将所拍摄照片数据无线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处理中心自动识别所拍摄照片数据,判别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表观质量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0014]流程7:检测完成后,通过竖向伸缩千斤顶将本装置沿垂直方向提起,后移动模台将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运出生产车间,重复流程1~流程6,直至完成所有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表观质量检测。
[0015]优选的,在上述的构件多自由度表观质量数字化自动检验方法中,所述表观质量识别检测机构包括检测竖梁、若干电子识别镜头、若干预留孔、若干镜头连接螺栓以及若干连接螺母,所述检测竖梁竖向设置,所述若干预留孔沿着竖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检测竖梁上,所述镜头连接螺栓的一端与电子识别镜头连接,所述镜头连接螺栓的另一端穿经对应的预留孔后通过对应的连接螺母锁紧。
[0016]优选的,在上述的构件多自由度表观质量数字化自动检验方法中,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包括转轴、转动电机以及转盘,所述转轴竖向设置,所述转轴的下端与所述转盘活动连接且同轴设置,所述转盘能够绕着所述转轴转动,所述转动电机驱动所述转盘转动,所述横向伸缩千斤顶的一端与所述转盘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上端与所述竖向伸缩千斤顶的下端同轴连接。
[0017]优选的,在上述的构件多自由度表观质量数字化自动检验方法中,所述转轴的下端设有挡块,所述转盘中部开设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孔径大于转轴的外径,所述中心孔的孔径小于挡块的外径。
[0018]优选的,在上述的构件多自由度表观质量数字化自动检验方法中,所述挡块的上表面设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滚珠。
[0019]优选的,在上述的构件多自由度表观质量数字化自动检验方法中,所述顶部固定杆的上端固定于生产车间厂房顶部,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设置于所述顶部固定杆的正下方。
[0020]优选的,在上述的构件多自由度表观质量数字化自动检验方法中,通过竖向伸缩千斤顶能够调整表观质量识别检测机构的高度,通过横向伸缩千斤顶能够调整所述表观质量识别检测机构相对预制混凝土构件之间水平距离。
[0021]优选的,在上述的构件多自由度表观质量数字化自动检验方法中,所述横向连接杆与表观质量识别检测机构通过转向块连接,所述横向连接杆的上端以及检测竖梁的上端
分别设有外螺纹,所述转向块的一侧设有与横向连接杆的外螺纹匹配的横向螺纹孔,所述转向块的下侧设有与检测竖梁的外螺纹相匹配的竖向螺纹孔。
[0022]由以上公开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运输与检测一体化预制混凝土构件表观质量检测方法,通过在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车间中设置一构件多自由度表观质量数字化自动检测装置,所述构件多自由度表观质量数字化自动检测装置包括数据处理中心、表观质量识别检测机构、顶部固定杆、竖向伸缩千斤顶、横向伸缩千斤顶以及横向连接杆,所述竖向伸缩千斤顶的上端与顶部固定杆的下端同轴连接,所述竖向伸缩千斤顶的下端与所述横向伸缩千斤顶的一端通过转动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竖向伸缩千斤顶与所述横向伸缩千斤顶相垂直,所述横向伸缩千斤顶的另一端与横向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横向连接杆的另一端与表观质量识别检测机构的上端连接;将需要检测外观质量的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移动模台移动至所述构件多自由度表观质量数字化自动检测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输与检测一体化预制混凝土构件表观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流程1:在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车间中设置一构件多自由度表观质量数字化自动检测装置,所述构件多自由度表观质量数字化自动检测装置包括数据处理中心、表观质量识别检测机构、顶部固定杆、竖向伸缩千斤顶、横向伸缩千斤顶以及横向连接杆,所述竖向伸缩千斤顶的上端与顶部固定杆的下端同轴连接,所述竖向伸缩千斤顶的下端与所述横向伸缩千斤顶的一端通过转动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竖向伸缩千斤顶与所述横向伸缩千斤顶相垂直,所述横向伸缩千斤顶的另一端与横向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横向连接杆的另一端与表观质量识别检测机构的上端连接;流程2:将需要检测外观质量的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移动模台移动至所述构件多自由度表观质量数字化自动检测装置下方,使得该预制混凝土构件位于所述顶部固定杆的正下方;流程3:根据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的高度设置竖向伸缩千斤顶的伸缩值,使得转盘靠近被检测预制混凝土构件的顶部;流程4:根据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的长度和宽度设置横向伸缩千斤顶的伸缩值,使得表观质量识别检测机构靠近被检测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宽度和长度方向的表面;流程5:在所述转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所述表观质量识别检测机构绕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转动并对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外观进行360度拍摄;流程6:表观质量识别检测机构将所拍摄照片数据无线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处理中心自动识别所拍摄照片数据,判别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表观质量是否满足规范要求;流程7:检测完成后,通过竖向伸缩千斤顶将本装置沿垂直方向提起,后移动模台将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运出生产车间,重复流程1~流程6,直至完成所有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表观质量检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件多自由度表观质量数字化自动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观质量识别检测机构包括检测竖梁、若干电子识别镜头、若干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佳林房霆宸冯宇赵一鸣陈渊鸿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