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区基础设施的数据采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21073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园区基础设施的数据采集系统及方法,数据采集系统包括采集终端系统、分控系统、主控系统与云端服务器,所述采集终端系统设有多组且分布于园区预设范围内建筑及建筑外围区域,采集终端系统用于采集园区内基础设施的监控数据,并将其传输至主控系统,由主控系统基于预设逻辑进行判断以及控制,主控系统输出控制指令至分控系统,并由分控系统基于指令进行设备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布设的采集终端系统采集建筑内外的安防数据、建筑能耗数据及消防数据等,显著扩充数据采集功能,使得采集的数据更为完善,提高了数据管理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园区基础设施的数据采集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慧园区领域,具体为一种园区基础设施的数据采集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产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园区建设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园区是指将土地、人力、能源、交通、物资等生产力要素聚集在一起,形成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执行生产、物流运输、科技研发等活动的场所。
[0003]园区供水、供电、供气、通讯、道路、仓储及其它配套设施齐全、布局合理且能够满足从事某种特定行业生产和科学实验需要的标准性建筑物或建筑物群体,包括工业园区、产业园区、物流园区、都市工业园区、科技园区、创意园区等。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园区得到快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建设,成为了城市建设、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推动力。
[0004]园区的管理是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一般而言园区规模都比较大,领导者管理半径与管理纵深相应变大,做出准确决策的难度大大增加,从项目、公司、到各行业、各部门的逐级监控管理问题,不同市场环境的兼顾适应与风险控制问题,专业分工细化带来的资源整合及协调问题等等,都是园区在管理中所面临的挑战。
[0005]现有的管理机构所使用的数据采集管理平台所汇聚的数据从类型、范围、精细度、实时性等方面都远不能满足当前网格化、精细化、数字化管理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园区基础设施的数据采集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园区基础设施的数据采集系统,包括采集终端系统、分控系统、主控系统与云端服务器,所述采集终端系统设有多组且分布于园区预设范围内建筑及建筑外围区域,采集终端系统用于采集园区内基础设施的监控数据,并将其传输至主控系统,由主控系统基于预设逻辑进行判断以及控制,主控系统输出控制指令至分控系统,并由分控系统基于指令进行设备控制;所述采集终端系统包括人员安防数据采集子系统、建筑消防采集子系统以及建筑能耗采集子系统,其中人员安防数据采集子系统包括布置于园区的建筑内及建筑外且用于采集安防监控信息的各安防终端;所述建筑消防采集子系统包括布置于园区建筑内及建筑外且用于采集室内监控系统、消防排烟系统、消防供水喷淋系统、消火栓系统的水流、烟雾、一氧化碳、温度、流体状态、水压、化学物质含量等状态数据;所述建筑能耗采集子系统包括布置于建筑内及建筑外且用于采集建筑内外的能耗数据,建筑能耗采集子系统包括第一能耗采集模块、第二能耗采集模块与处理模块。
[0008]优选的,安防终端包括但不限于监控摄像头、安防门禁、车辆闸机、传感器、安保无人机、无人安防巡逻小车以及区域定位模块,其中区域定位模块装载于安保人员身上,区域
定位模块用于采集各安保人员的位置信息以及巡视轨迹信息。
[0009]优选的,第一能耗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建筑物内部环境的多种参数信号,第一能耗采集模块为传感器群,传感器群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颗粒物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并分别用于监测建筑内外的温湿度、光照、颗粒物;所述第二能耗采集模块与建筑内、外的各能耗设备相接,第二能耗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各能耗设备的参数信号,参数信号包括但不限于电流、电压、相位角和电功率。
[0010]优选的,处理模块内部集成有信号传输装置与处理主板,其中处理主板与第一能耗采集模块、第二能耗采集模块接通,处理主板用于预处理多种参数信号,处理主板将预处理的参数信号通过信号传输装置上传至主控系统,由主控系统进行处理判断,主控系统判断后输出控制指令至分控系统,并由分控系统控制能耗设备基于指令执行相应的控制。
[0011]优选的,云端服务器与采集终端系统、主控系统相接通,云端服务器提供采集终端系统采集数据的存储以及主控系统逻辑判断以及控制结果的存储。
[0012]优选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一种园区基础设施的数据采集方法,包括步骤:S1:在建筑内、外布设安防数据采集子系统、建筑消防采集子系统以及建筑能耗采集子系统,并通过变压终端,信号线及安防线管将其与主控系统连接,安防数据采集子系统、建筑消防采集子系统以及建筑能耗采集子系统分别建筑内外的安防数据、建筑能耗数据及消防数据;S2:将主控系统布置于机房内,主控系统基于预设的逻辑对接收的数据进行判断;S3:主控系统输出控制指令至分控系统,由分控系统基于指令进行设备控制;S4:分控系统控制能耗设备、安防设备以及监控设备基于指令执行相应的控制,分控系统基于安防信息及安保人员的位置信息以及轨迹信息进行人员调度。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布设的采集终端系统采集建筑内外的安防数据、建筑能耗数据及消防数据等,显著扩充数据采集功能,使得采集的数据更为完善,提高了数据管理效率;而且本专利技术布设有分控系统,分控系统基于主控系统的反馈控制能耗设备、安防设备以及监控设备基于指令执行相应的控制,从而是实现回路控制。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模块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采集终端系统的模块框图。
[0015]图中:1、采集终端系统;101、人员安防数据采集子系统;102、建筑消防采集子系统;103、建筑能耗采集子系统;2、分控系统;3、主控系统;4、云端服务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请参阅图1

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园区基础设施的数据采集系统及方
法,包括采集终端系统1、分控系统2、主控系统3与云端服务器4,所述采集终端系统1设有多组且分布于园区预设范围内建筑及建筑外围区域,采集终端系统1用于采集园区内基础设施的监控数据,并将其传输至主控系统3,由主控系统3基于预设逻辑进行判断以及控制,主控系统3输出控制指令至分控系统2,并由分控系统2基于指令进行设备控制;所述采集终端系统1包括人员安防数据采集子系统101、建筑消防采集子系统102以及建筑能耗采集子系统103,其中人员安防数据采集子系统101包括布置于园区的建筑内及建筑外且用于采集安防监控信息的各安防终端;所述建筑消防采集子系统102包括布置于园区建筑内及建筑外且用于采集室内监控系统、消防排烟系统、消防供水喷淋系统、消火栓系统的水流、烟雾、一氧化碳、温度、流体状态、水压、化学物质含量等状态数据;所述建筑能耗采集子系统103包括布置于建筑内及建筑外且用于采集建筑内外的能耗数据,建筑能耗采集子系统103包括第一能耗采集模块、第二能耗采集模块与处理模块。
[0018]在本实施例中,安防终端包括但不限于监控摄像头、安防门禁、车辆闸机、传感器、安保无人机、无人安防巡逻小车以及区域定位模块,其中区域定位模块装载于安保人员身上,区域定位模块用于采集各安保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区基础设施的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终端系统(1)、分控系统(2)、主控系统(3)与云端服务器(4),所述采集终端系统(1)设有多组且分布于园区预设范围内建筑及建筑外围区域,采集终端系统(1)用于采集园区内基础设施的监控数据,并将其传输至主控系统(3),由主控系统(3)基于预设逻辑进行判断以及控制,主控系统(3)输出控制指令至分控系统(2),并由分控系统(2)基于指令进行设备控制;所述采集终端系统(1)包括人员安防数据采集子系统(101)、建筑消防采集子系统(102)以及建筑能耗采集子系统(103),其中人员安防数据采集子系统(101)包括布置于园区的建筑内及建筑外且用于采集安防监控信息的各安防终端;所述建筑消防采集子系统(102)包括布置于园区建筑内及建筑外且用于采集室内监控系统、消防排烟系统、消防供水喷淋系统、消火栓系统的水流、烟雾、一氧化碳、温度、流体状态、水压、化学物质含量等状态数据;所述建筑能耗采集子系统(103)包括布置于建筑内及建筑外且用于采集建筑内外的能耗数据,建筑能耗采集子系统(103)包括第一能耗采集模块、第二能耗采集模块与处理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区基础设施的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防终端包括但不限于监控摄像头、安防门禁、车辆闸机、传感器、安保无人机、无人安防巡逻小车以及区域定位模块,其中区域定位模块装载于安保人员身上,区域定位模块用于采集各安保人员的位置信息以及巡视轨迹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区基础设施的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能耗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建筑物内部环境的多种参数信号,第一能耗采集模块为传感器群,传感器群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颗粒物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并分别用于监测建筑内外的温湿度、光照、颗粒物;所述第二能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国荣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信江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