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电路及电能接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1046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设备充电领域,尤其是一种供电电路及电能接收电路。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供电电路及电能接收电路通过设置能够将第一电源和限流电阻正向或反向连接到连接端口的切换开关、用于检测连接端口电压的电压检测单元以及能够根据连接端口的电压控制切换开关的控制单元,能够在待充电设备的触点极性与充电仓的触点极性相反时,由电压检测单元检测到低电压,并由控制单元自动控制切换开关将供电电路的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的极性反转,从而实现了无需待充电设备以特定的方向放入充电仓就可以为设备正常充电,大大提高了用户使用的便捷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供电电路及电能接收电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设备充电领域,尤其是一种供电电路及电能接收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很多便携式电子设备都采用触点接触的方式进行充电,例如蓝牙耳机、充电宝等,一般通过至少具有由两个金属弹簧片制成的一组触点的充电仓对设备进行充电,两个金属弹簧片分别输出正电压和零电压(同时是地GND)。当电子设备插入充电仓时,设备底部或者侧面的金属触点和充电仓内的金属弹簧片接触,这样就可以给电子设备内部的电池充电。在目前所使用的充电仓中,两个金属弹簧片的输出极性是固定的,例如左侧金属弹簧片输出正电压,右侧金属弹簧片输出零电压,二者由充电仓内部电路决定,无法发生改变。当需要充电的设备为耳机等形状不规则的产品时,耳机只能以特定的方向放入充电仓中,上述方式可以正常充电;但当需要充电的设备为充电宝等形状对称的产品时,例如长方体充电宝,设备旋转或翻转180
°
后依然可以放入充电仓中,这就会导致充电仓中输出触点的极性与电子设备上接收触点的极性相反无法进行充电,需要用户在放入设备时仔细的辨别设备的方向,会给用户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供电电路及电能接收电路,用于使充电仓的输出触点的极性可以根据电子设备的放置方向自动进行反转,从而使待充电的设备无需以特定的方向放入充电仓,提高用户使用的便捷性。
[0004]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电电路,用于为被供电设备直流供电,所述供电电路包括:连接端口,具有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所述连接端口用于正向或反向连接到被供电设备;第一电源;限流电阻,与所述第一电源串联;切换开关,用于将第一电源和限流电阻正向或反向连接到所述连接端口;电压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连接端口的电压;以及控制单元,分别与第一电源、所述切换开关和所述电压检测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连接端口的电压控制所述切换开关切换或保持所述连接端口的极性。
[0005]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电压检测单元检测所述连接端口的第一电压,响应于所述第一电压小于预定电压值,控制所述切换开关切换连接状态,响应于所述第一电压大于所述预定电压值,保持所述切换开关连接状态不变。
[0006]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切换开关切换完成,控制所述电压检测单元检测所述连接端口的第二电压,响应于所述第二电压小于所述预定电压值,进行报错,响应于所述第二电压大于所述预定电压值,保持所述切换开关连接状态不变。
[0007]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控制所述切换开关切换连接状态,并控制所述电压检测单元检测所述切换开关切换前后所述连接端口的电压,并将所述切换开关切换前连接端口的电压作为第一电压,所述切换开关切换后所述连接端口的电压作为第二电压。
[0008]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二电压均小于所
述预定电压值,进行报错,响应于所述第一电压小于所述预定电压值且所述第二电压大于所述预定电压值,保持所述切换开关连接状态不变,响应于所述第一电压大于所述预定电压且所述第二电压小于所述预定电压,控制所述切换开关再次切换连接状态,响应于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二电压均大于所述预定电压值,控制所述切换开关在预定的时间间隔后切换连接状态,并控制所述电压检测单元重新检测所述切换开关切换前后所述连接端口的电压。
[0009]进一步地,所述预定的时间间隔为20毫秒。
[0010]进一步地,所述预定电压值为0.7伏特。
[0011]进一步地,所述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一电源和所述限流电阻串联,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源和所述限流电阻与所述切换开关连接或断开;供电支路,与所述第一电源、所述限流电阻和所述第一开关并联,用于在所述第一开关断开后提供电能。
[0012]进一步地,所述供电支路包括:第二电源;和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二电源串联,用于将所述第二电源与所述切换开关连接或断开。
[0013]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在保持所述切换开关连接状态不变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断开,并控制所述第二开关闭合。
[0014]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能接收电路,所述电能接收电路用于接收上述供电电路所提供的电能;所述电能接收电路包括:接收端口,具有第三触点和第四触点,用于连接所述连接端口;以及稳压二极管,串联在所述第三触点与所述第四触点之间。
[00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供电电路及电能接收电路通过设置能够将第一电源和限流电阻正向或反向连接到连接端口的切换开关、用于检测连接端口电压的电压检测单元以及能够根据连接端口的电压控制切换开关的控制单元,能够在待充电设备的触点极性与充电仓的触点极性相反时,由电压检测单元检测到低电压,并由控制单元自动控制切换开关将供电电路的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的极性反转,从而实现了无需待充电设备以特定的方向放入充电仓就可以为设备正常充电,大大提高了用户使用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16]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供电电路及电能接收电路的使用方式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供电电路及电能接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供电电路及电能接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供电电路的供电流程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供电电路的供电流程图;
[0022]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供电支路的供电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描述,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专利技术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专利技术。为了避免混淆本专利技术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
程、流程、元件和电路并没有详细叙述。
[0024]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0025]同时,应当理解,在以下的描述中,“电路”是指由至少一个元件或子电路通过电气连接或电磁连接构成的导电回路。当称元件或电路“连接到”另一元件或称元件/电路“连接在”两个节点之间时,它可以是直接耦接或连接到另一元件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元件之间的连接可以是物理上的、逻辑上的、或者其结合。相反,当称元件“直接耦接到”或“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时,意味着两者不存在中间元件。
[0026]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在说明书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002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电电路,用于为被供电设备直流供电,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包括:连接端口,具有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所述连接端口用于正向或反向连接到被供电设备;第一电源;限流电阻,与所述第一电源串联;切换开关,用于将第一电源和限流电阻正向或反向连接到所述连接端口;电压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连接端口的电压;以及控制单元,分别与第一电源、所述切换开关和所述电压检测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连接端口的电压控制所述切换开关切换或保持所述连接端口的极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电压检测单元检测所述连接端口的第一电压,响应于所述第一电压小于预定电压值,控制所述切换开关切换连接状态,响应于所述第一电压大于所述预定电压值,保持所述切换开关连接状态不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切换开关切换完成,控制所述电压检测单元检测所述连接端口的第二电压,响应于所述第二电压小于所述预定电压值,进行报错,响应于所述第二电压大于所述预定电压值,保持所述切换开关连接状态不变。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控制所述切换开关切换连接状态,并控制所述电压检测单元检测所述切换开关切换前后所述连接端口的电压,并将所述切换开关切换前连接端口的电压作为第一电压,所述切换开关切换后所述连接端口的电压作为第二电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二电压均小于所述预定电压值,进行报错,响应于所述第一电压小于所述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少鹏冯维一余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微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