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人造景观山体下空腔内部的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0777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型人造景观山体下空腔内部的支撑结构,涉及人造景观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大型人造景观山内部支撑结构采用铝板进行拼接,导致山体在高度上无法调节,且不方便用户将整个山体移动搬运的问题。所述支撑机构本体上方的两侧均设置有上支撑架;还包括:上电动升降杆,其设置在所述上支撑架的下方,所述上电动升降杆的下端设置有上电动升降器;上安装板,其设置在所述上支撑架的上方,所述上安装板的上方设置有上支撑杆,且上支撑杆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上支撑杆通过转孔与上安装板转动连接;连接铝板,其设置在相邻所述上支撑架之间,且连接铝板与上支撑架螺纹连接,所述连接铝板上表面的外壁设置有铝板螺孔。孔。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人造景观山体下空腔内部的支撑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人造景观
,具体为一种大型人造景观山体下空腔内部的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人造景观山体,是通过在内部进行支撑,外部搭设景观布等部件而制成的山体;
[0003]如申请号:CN201820366733.0,名为“一种景观假山”包括:山体,所述山体内设有供人群行走的人行通道;设于所述山体底部的、用于承载所述山体的第一支撑层;用于支撑所述山体的、其底部贯穿所述第一支撑层以伸入所述第一支撑层的下方的骨架;以及设于所述骨架底部的、用于承载所述骨架的第二支撑层。达到提升景观假山的结构强度,有效避免了山体易发生坍塌的情况,提高景观假山的安全性的目的。
[0004]但是,现有大型人造景观山内部支撑结构采用铝板进行拼接,导致山体在高度上无法调节,且不方便用户将整个山体移动搬运;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大型人造景观山体下空腔内部的支撑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型人造景观山体下空腔内部的支撑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大型人造景观山内部支撑结构采用铝板进行拼接,导致山体在高度上无法调节,且不方便用户将整个山体移动搬运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型人造景观山体下空腔内部的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机构本体,所述支撑机构本体上方的两侧均设置有上支撑架;
[0007]还包括:
[0008]上电动升降杆,其设置在所述上支撑架的下方,所述上电动升降杆的下端设置有上电动升降器;
[0009]上安装板,其设置在所述上支撑架的上方,所述上安装板的上方设置有上支撑杆,且上支撑杆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上支撑杆通过转孔与上安装板转动连接;
[0010]连接铝板,其设置在相邻所述上支撑架之间,且连接铝板与上支撑架螺纹连接,所述连接铝板上表面的外壁设置有铝板螺孔,且铝板螺孔设置有多个。
[0011]优选的,所述上电动升降器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外壁的两侧均设置有加固机构。
[0012]优选的,所述支撑底座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下电动升降器,所述下电动升降器的下端设置有下电动升降杆,所述下电动升降杆的下方设置有安装件。
[0013]优选的,所述安装件的下方设置有移动轮,且移动轮与安装件螺纹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加固机构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液压缸。
[0015]优选的,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设置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下端设置有液压支撑脚,且液压缸通过液压杆与液压支撑脚传动连接。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本技术通过设置上电动升降器与上电动升降杆起到带动上支撑架进行升降移动的效果,使上方安装的假山体能够被带动而达到调节高度的效果,上安装板起到安装上支撑杆的效果,上支撑杆起到支撑假山体框架的效果,连接铝板与铝板螺孔起到与假山体加固件进行螺纹组合,使上方具备支撑结构,通过上述结构,能够使景观山体内腔具备升降调节功能,并且能够通过上安装与支撑结构来加强上部山体的稳定性与牢固性,使用户使用起来更加的安全。
[0018]2、下电动升降器与下电动升降杆起到带动下方轮体进行上下移动的效果,使轮体能够在需要使用时,从内部落下进行移动操作,在放置时,则收回提景观山体内部支撑时的稳定性。
[0019]3、液压缸通过带动液压杆与液压支撑脚起到两侧加固支撑固定的作用,并且能够在轮体调节时,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使内部稳定性再次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支撑底座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加固机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支撑机构本体;2、上电动升降杆;3、上电动升降器;4、支撑底座;5、加固机构;6、上支撑架;7、连接铝板;8、铝板螺孔;9、上安装板;10、上支撑杆;11、下电动升降器;12、下电动升降杆;13、安装件;14、移动轮;15、液压缸;16、液压杆;17、液压支撑脚。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5]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大型人造景观山体下空腔内部的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机构本体1,支撑机构本体1上方的两侧均设置有上支撑架6;
[0026]还包括:
[0027]上电动升降杆2,其设置在上支撑架6的下方,上电动升降杆2的下端设置有上电动升降器3;
[0028]上安装板9,其设置在上支撑架6的上方,上安装板9的上方设置有上支撑杆10,且上支撑杆10设置有多个,多个上支撑杆10通过转孔与上安装板9转动连接;
[0029]连接铝板7,其设置在相邻上支撑架6之间,且连接铝板7与上支撑架6螺纹连接,连接铝板7上表面的外壁设置有铝板螺孔8,且铝板螺孔8设置有多个。
[0030]请参阅图1,上电动升降器3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底座4,支撑底座4外壁的两侧均设置有加固机构5,支撑底座4起到底部支撑的作用,加固机构5起到侧加固的作用。
[0031]请参阅图2,支撑底座4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下电动升降器11,下电动升降器11的下端设置有下电动升降杆12,下电动升降杆12的下方设置有安装件13,下电动升降器11与下电动升降杆12起到带动下方轮体进行上下移动的效果,使轮体能够在需要使用时,从内
部落下进行移动操作,在放置时,则收回提景观山体内部支撑时的稳定性。
[0032]请参阅图2,安装件13的下方设置有移动轮14,且移动轮14与安装件13螺纹连接,移动轮14起到移动的效果。
[0033]请参阅图3,加固机构5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液压缸15,液压缸15起到液压升降的效果。
[0034]请参阅图3,液压缸15的输出端设置有液压杆16,液压杆16的下端设置有液压支撑脚17,且液压缸15通过液压杆16与液压支撑脚17传动连接,液压缸15通过带动液压杆16与液压支撑脚17起到两侧加固支撑固定的作用,并且能够在轮体调节时,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使内部稳定性再次得到提高。
[0035]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设置上电动升降器3与上电动升降杆2起到带动上支撑架6进行升降移动的效果,使上方安装的假山体能够被带动而达到调节高度的效果,上安装板9起到安装上支撑杆10的效果,上支撑杆10起到支撑假山体框架的效果,连接铝板7与铝板螺孔8起到与假山体加固件进行螺纹组合,使上方具备支撑结构,通过上述结构,能够使景观山体内腔具备升降调节功能,并且能够通过上安装与支撑结构来加强上部山体的稳定性与牢固性,使用户使用起来更加的安全,下电动升降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人造景观山体下空腔内部的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机构本体(1),所述支撑机构本体(1)上方的两侧均设置有上支撑架(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电动升降杆(2),其设置在所述上支撑架(6)的下方,所述上电动升降杆(2)的下端设置有上电动升降器(3);上安装板(9),其设置在所述上支撑架(6)的上方,所述上安装板(9)的上方设置有上支撑杆(10),且上支撑杆(10)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上支撑杆(10)通过转孔与上安装板(9)转动连接;连接铝板(7),其设置在相邻所述上支撑架(6)之间,且连接铝板(7)与上支撑架(6)螺纹连接,所述连接铝板(7)上表面的外壁设置有铝板螺孔(8),且铝板螺孔(8)设置有多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人造景观山体下空腔内部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动升降器(3)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底座(4),所述支撑底座(4)外壁的两侧均设置有加固机构(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颖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广地林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