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老混凝土界面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20649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老混凝土界面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涉及建筑施工缝的防水技术领域,防水结构包括新混凝土层和旧混凝土层,新混凝土层和旧混凝土层之间设有施工缝,旧混凝土的施工缝界面的中部水平固设有止水条,在旧混凝土的施工缝界面和止水条的表面涂覆设有防水胶;施工缝内填充有内养护自修复膨胀砂浆,在施工缝的背水面涂覆设有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加强层。内养护自修复膨胀砂浆和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加强层特殊配方制备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界面防水结构,通过在施工缝中浇筑内养护自修复膨胀砂浆,在施工缝背水面涂覆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加强层,提高了施工缝部位的抗渗抗裂性能,成为封闭式的防水层整体。成为封闭式的防水层整体。成为封闭式的防水层整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老混凝土界面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缝的防水
,特别涉及新老混凝土界面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内城市建设日趋成熟,老旧项目改扩建需求越来越多,但新老混凝土界面层的防水问题难以解决。传统施工缝普遍使用中埋止水带和迎水面防水加强层来处理。传统防水一般要做在迎水面,而老旧建筑的混凝土结构迎水面的底板被自身挡住,侧墙外部有回填土挡住,没有施工空间,不易施工;尤其是底板的下部基础部分承载上部荷载,不能随意挖除底部基础,难以在迎水面施工。此外,中埋止水带需要浇筑前埋设,原混凝土未提前设计埋设。因此,传统做法难以实施。
[0003]中国授权专利CN209082427U公开了一种有压力水头的新老混凝土止水连接结构,在新混凝土层和原混凝土层之间设置施工缝,原混凝土层凿有凹槽,在凹槽内放置橡胶止水带,并填充防水固定层,橡胶止水带的另一端固定在原混凝土层内,施工缝内填充聚乙烯泡沫板,施工缝迎水面的表面喷涂聚脲弹性涂层,再在聚脲弹性涂层上放置膨胀止水条,最后在膨胀止水条上部涂聚硫密封胶层。然而,此专利采用的做法需要在原混凝土层凿凹槽,会破坏原混凝土的结构形成隐患,并且该专利所述施工缝迎水面表面喷涂有聚脲弹性涂层,而部分原混凝土迎水面无工作面用以再次施工,无法进行喷涂。因此此专利限制较多,施工复杂,难以满足多变的施工现场环境要求。
[0004]又例如中国专利申请CN110144972A提供了一种混凝土结构接缝防渗漏的施工方法,先对旧混凝土接缝界面进行凿毛后并喷水保持润湿;然后向旧混凝土接缝界面喷洒渗透结晶型无机防水材料;固化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在旧混凝土接缝界面处设置钢板止水带,先在钢板止水带界面涂刷聚合物乳液,后再涂刷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再在旧混凝土接缝界面上喷射混合有渗透结晶型无机防水材料的水泥浆混合物,最后浇筑新的结构混凝土。然而,这种施工方法是先在旧混凝土接缝界面喷射水泥浆混合物,然后再浇筑新结构混凝土,其中新旧混凝土接缝依靠渗透结晶反应来修补缝隙,但按相关标准,渗透结晶型无机防水材料仅能修复0.4mm以下裂缝,实际大于0.2mm裂缝就难以达到预期目标。而新旧混凝土接缝处是天然的冷缝,缝宽无法预测,同时由于混凝土本身的收缩性能,新旧混凝土接缝会面临冷缝扩大的问题,这种施工方法无法保证防水效果。
[0005]又例如中国授权专利CN105837137B提供了一种复合增强型快速修补砂浆,它首先由干料与水混合得到砂浆,再掺入改性纤维得到;干料的原料为硫铝酸盐水泥、超细石灰石粉、偏高岭土、可再分散性乳胶粉、葡萄糖酸钠、减水剂、消泡剂、砂子;改性纤维是将2

8mm的短纤维和12

22mm的长纤维混合在加入放入VAE乳液中浸润1

5min,最后干燥制得。这种修补砂浆能改善新老混凝土界面之间的作用力,增加非载荷下的原始粘结强度;其原材料的高韧性可降低修补界面上受到的力,间接改善了新老混凝土界面的相互作用。然而,这种修补砂浆主要强化新老混凝土界面之间的原始粘结强度,改善了新老混凝土界面的相互作
用,但不能解决新老混凝土界面之间靠范德华力连接的本质,无法弥合这条天然的冷缝,并且没有中埋止水措施,仅依靠范德华力无法有效抵抗地下水压,达不到防水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为了实现新老混凝土之间施工缝的紧密填充,有效避免渗水、开裂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老混凝土界面防水结构以及这种结构的施工方法,具体通过以下技术实现。
[0007]一种新老混凝土界面防水结构,在新混凝土层和旧混凝土层之间设有施工缝,所述旧混凝土的施工缝界面的中部固设有止水条,在所述旧混凝土的施工缝界面和所述止水条的表面涂覆设有防水胶;所述施工缝内填充有内养护自修复膨胀砂浆,在所述施工缝的背水面涂覆设有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加强层;
[0008]所述内养护自修复膨胀砂浆的原料包括砂浆,以砂浆的总质量计还包括1

5%纳米二氧化硅、0.05

0.1%纤维素纤维、0.01

0.02%单氟磷酸钠、0.01

0.5%苯丙乳液、0.01

0.02%聚丙烯酰胺、0.2

0.5%聚丙烯酸钠、0.2

0.5%膨胀剂。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新老混凝土界面防水结构可以适用于市面上所有的墙体结构和板式结构的界面防水。所用的止水条为市场上常见各类止水条,例如遇水膨胀的止水条。止水条的固定方法可以但不限于目前常见的结构形式。内养护自修复膨胀砂浆的原料与新混凝土层相比,所采用的砂浆配方(不含粗骨料)是完全相同的,具体砂浆配方根据施工现场的新混凝土层的砂浆配方进行调整。在止水条和施工缝界面涂覆的防水胶为市面上常见的防水胶产品,本专利技术优选地可以选用聚氨酯双组份膨胀防水胶。所使用的纤维素纤维同样是市售的材料,具体而言可以是源于天然植物的纺织纤维(例如棉短绒、木材、竹子、甘蔗渣、芦苇等天然物质),通过一定的工艺处理方法对其纤维素分子重塑而得。砂浆的原料配方为常规技术,一般与新混凝土层的配方相同,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使用其他种类的砂浆配方。
[0010]本专利技术在背水面涂覆防水涂料,改变了传统的在迎水面涂覆防水涂料的方法,相比较而言,本专利技术的这种设置方法能够避免地下建筑物破坏基础和回填土,简化施工流程和节约施工费用。特别是自重大的构件、基础不允许破坏构件、周边构筑物管线复杂的建筑物,周边不易开挖,老混凝土迎水面涂覆防水涂料代价较大,本专利技术的这种设置方法则完全不受影响。
[0011]优选地,所述内养护自修复膨胀砂浆的原料包括砂浆,以砂浆的总质量计还包括3.5%纳米二氧化硅、0.06%纤维素纤维、0.02%单氟磷酸钠、0.35%苯丙乳液、0.02%聚丙烯酰胺、0.4%聚丙烯酸钠、0.3%膨胀剂。
[0012]更优选地,所述内养护自修复膨胀砂浆的制备方法为:将苯丙乳液、纤维素纤维和水混合均匀,捞出纤维素纤维烘干完成改性,获得改性纤维素纤维;将砂浆的干料,以及纳米二氧化硅、单氟磷酸钠、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钠、膨胀剂搅拌混合均匀,制成预混料;将改性的纤维素纤维加至所述预混料中,搅拌均匀后制成成品。上述制备方法中制备的内养护自修复膨胀砂浆仍然为干料。用来混匀苯丙乳液、纤维素纤维的水,来自砂浆中需要使用的水,即实际施工现场新混凝土层的砂浆配方中的水量,具体水量需要根据实际施工要求而定。在实际施工时,在完成改性并捞出纤维素纤维后,剩余的水和苯丙乳液的混合液直接
用来制备内养护自修复膨胀砂浆的湿料,因烘干蒸发失去的水可以通过计算前后重量差,额外进行补充。
[0013]优选地,所述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加强层是以水泥基渗透结晶母料8

14wt%、普通硅酸盐水泥85

91wt%、醋酸乙烯酯0.5

1wt%为原料,按照水胶比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老混凝土界面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新混凝土层和旧混凝土层之间设有施工缝,所述旧混凝土的施工缝界面的中部固设有止水条,在所述旧混凝土的施工缝界面和所述止水条的表面涂覆设有防水胶;所述施工缝内填充有内养护自修复膨胀砂浆,在所述施工缝的背水面涂覆设有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加强层;所述内养护自修复膨胀砂浆的原料包括砂浆,以砂浆的总质量计还包括1

5%纳米二氧化硅、0.05

0.1%纤维素纤维、0.01

0.02%单氟磷酸钠、0.01

0.5%苯丙乳液、0.01

0.02%聚丙烯酰胺、0.2

0.5%聚丙烯酸钠、0.2

0.5%膨胀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老混凝土界面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养护自修复膨胀砂浆的原料包括砂浆,还包括为以砂浆的总质量计3.5%纳米二氧化硅、0.06%纤维素纤维、0.02%单氟磷酸钠、0.35%苯丙乳液、0.02%聚丙烯酰胺、0.4%聚丙烯酸钠、0.3%膨胀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老混凝土界面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养护自修复膨胀砂浆的制备方法为:将苯丙乳液、纤维素纤维和水混合均匀,捞出纤维素纤维烘干完成改性,获得改性纤维素纤维;将砂浆的干料,以及纳米二氧化硅、单氟磷酸钠、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钠、膨胀剂搅拌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清松徐智丹刘拼徐可赵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三源特种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