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炉可旋转探测雷达的防护舱门、防护舱及防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20601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炉可旋转探测雷达的防护舱门、防护舱及防护方法,防护舱门采用外舱门和内舱门双层舱门结构,减小与外界高温环境直接接触面积,延长探测雷达寿命,探测雷达可被右外舱门部分遮挡或完全遮挡;内舱门引入柔性封闭式履带,探测雷达闭舱休息,实现探测雷达全封闭,杜绝炉内复杂环境侵蚀舱内设备。防护舱包括防护舱门、旋转机构和探测雷达,在旋转机构的驱动下,探测雷达进行角度调整,防护舱门配合探测雷达,实现高质量地隔绝防护舱内、外环境,增加探测雷达的使用寿命,探知异常时防护舱主动关门、减小与异常外界环境接触的可能性。防护方法,被氮气及防护舱有效地保护探测雷达,减少炉内各种恶劣环境对喇叭和旋转机构的侵蚀。机构的侵蚀。机构的侵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炉可旋转探测雷达的防护舱门、防护舱及防护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护舱
,特别是指一种高炉可旋转探测雷达的防护舱门、防护舱及防护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炼铁高炉内常见的恶劣环境条件有高温、高压、高粉尘、高湿度,探测雷达若需在炼铁高炉中长时间稳定、精确地在线运行的前提是解决隔热、冷却、耐压、防结露、防沾灰、防划痕等难题。
[0003]目前,在复杂环境下执行探测任务的探测雷达舱门包括:公开号为CN209974816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机械扫描高炉雷达的运动机构,提出在旋转雷达探测系统上,通过探测喇叭是否旋转到遮挡板,实现隔绝炉内与喇叭内环境。该方法只能保护雷达单元的末端,不能保护探测雷达单元的整体结构。专利公开号为CN211734402U技术专利公开了高炉雷达探尺自动气动保护装置,该装置虽可有效的保护探测雷达,但作为专用设备,不能调整探测雷达的位姿。专利公开号为CN210015232U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高炉探测用雷达装置,对可旋转的探测雷达采用单独增添挡板的方式,让喇叭在某一位置时封闭进喇叭口,同样由于喇叭外表面暴露于炉内恶劣环境,容易引起设备老化、减少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炉可旋转探测雷达的防护舱门、防护舱及防护方法,现有防护舱门、防护舱及防护方法具有以下问题,不能保护整体探测雷达,不能调整探测雷达的位姿,喇叭外表面暴露容易引起设备老化、减少其使用寿命。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如下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高炉可旋转探测雷达的防护舱门,包括外舱门,所述外舱门包括左外舱门和右外舱门,所述左外舱门的长度小于所述右外舱门的长度,所述左外舱门与所述右外舱门形成外舱门口偏向所述外舱门的左侧,在所述外舱门的内侧贴合设置有内舱门,所述内舱门为封闭式履带,所述内舱门通过支撑结构定位,所述内舱门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孔。
[0007]优选地,在所述内舱门的位于上部分的履带上设有探测空间孔。
[0008]优选地,所述内舱门采用耐高温碳纤维编织材料。
[0009]优选地,所述外舱门的材料为刚性材料。
[0010]优选地,所述左外舱门和所述右外舱门的底部均为弧状结构。
[0011]优选地,所述支撑结构转筒滚筒。
[00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高炉可旋转探测雷达的防护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舱包括所述的高炉可旋转探测雷达的防护舱门,所述防护舱还包括舱体,在所述舱体的底部安装有外舱门,在所述舱体内通过支撑结构安装所述内舱门,在所述舱体内通过旋转机构
安装有探测雷达,所述旋转机构得以调整所述探测雷达的位姿,位于探测雷达底端的喇叭与所述内舱门的连接孔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防护舱还包括连接环,位于探测雷达底端的喇叭与所述内舱门的连接孔通过连接环连接。
[0014]优选地,在所述探测雷达的底部设置有遮挡结构,所述遮挡结构打开,所述探测雷达的底部暴露在外,所述遮挡结构闭合,所述探测雷达的底部被遮挡。
[00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高炉可旋转探测雷达的防护方法,所述防护方法采用所述的高炉可旋转探测雷达的防护舱,所述防护方法包括:
[0016]将防护舱组装完成;
[0017]开舱执行探测任务,控制旋转机构调整探测雷达的位姿,探测雷达位于外舱门口处,探测雷达在喇叭内收发微波信号执行探测任务,同时,氮气从舱体内向舱体外吹,其中,一部分氮气经由喇叭表面向舱体外喷出,另一部分从防护舱的缝隙吹出;
[0018]探测雷达需要调整角度时,控制旋转机构调整探测雷达的位姿;
[0019]当检测探测雷达检测到炉内异常或认为停止检测任务时,控制旋转机构,调整探测雷达向右外舱门处运动,同时,探测雷达带动内舱门向右外舱门处运动,探测雷达的喇叭完全被外舱门遮挡。
[0020]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21]上述方案中,防护舱门采用外舱门和内舱门的双层舱门结构,减小探测雷达执行任务时与外界高温环境直接接触的面积,延长探测雷达寿命,探测雷达可被右外舱门部分遮挡或完全遮挡;防护舱门引入柔性封闭式履带,做到了在不同工作位置的防护,在探测雷达闭舱休息,实现探测雷达全封闭,杜绝炉内复杂环境侵蚀舱内设备;
[0022]防护舱适用于高温、高压、高粉尘、高湿度的复杂环境对多角度探测,可对探测雷达进行保护;在旋转机构的驱动下,探测雷达以较慢的速度进行角度调整,防护舱门配合探测雷达,实现高质量地隔绝防护舱内、外环境,使防护舱内能大幅度减轻舱外高炉高温、高湿度、高粉尘对舱内探测雷达的影响,增加探测雷达的使用寿命;探知异常时防护舱主动关门、减小与异常外界环境接触的的可能性;
[0023]高炉可旋转探测雷达的防护方法,被氮气及防护舱有效地保护探测雷达,减少炉内各种恶劣环境对喇叭和旋转机构的侵蚀的机率,有利于长期稳定执行高炉料面探测任务。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高炉可旋转探测雷达的防护舱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内舱门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内舱门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护舱门的内舱门调整至左极限位置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护舱门的关闭示意图。
[0029]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五的防护方法的流程图;
[0030]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六的防护方法的流程图
[0031]附图标记:
[0032]1、舱体;2、喇叭;3、转筒;4、滚轮;5、外舱门;51、外舱门口;52、左外舱门;53、;右外舱门;6、内舱门;61、连接孔;62、探测空间孔;7、连接环;8、旋转机构;9、探测雷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能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34]实施例一
[0035]如图1~图5所示的,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炉可旋转探测雷达的防护舱门,包括外舱门5和内舱门6,外舱门5包括左外舱门52和右外舱门53,左外舱门52的长度小于右外舱门53的长度,左外舱门52与右外舱门53形成外舱门口51偏向外舱门5的左侧,在外舱门5的内侧贴合设置有内舱门6,内舱门6为封闭式履带,内舱门6通过支撑结构定位,内舱门6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孔61。本实施例的外舱门口51为高炉可旋转探测雷达9探测口,位于内舱门6内侧的探测雷达9通过内舱门6的连接孔61带动内舱门6移动,内舱门6的连接孔61转动到外舱门口51处,探测雷达9进行探测;探测雷达9通过内舱门6的连接孔61带动内舱门6移动,内舱门6的连接孔61转动到被右外舱门53完全遮挡,探测雷达9闭舱休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炉可旋转探测雷达的防护舱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舱门,所述外舱门包括左外舱门和右外舱门,所述左外舱门的长度小于所述右外舱门的长度,所述左外舱门与所述右外舱门形成外舱门口偏向所述外舱门的左侧,在所述外舱门的内侧贴合设置有内舱门,所述内舱门为封闭式履带,所述内舱门通过支撑结构定位,所述内舱门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可旋转探测雷达的防护舱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舱门的位于上部分的履带上设有探测空间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可旋转探测雷达的防护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舱门采用耐高温碳纤维编织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可旋转探测雷达的防护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舱门的材料为刚性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可旋转探测雷达的防护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外舱门和所述右外舱门的底部均为弧状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可旋转探测雷达的防护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转筒滚筒。7.一种高炉可旋转探测雷达的防护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舱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高炉可旋转探测雷达的防护舱门,所述防护舱还包括舱体,在所述舱体的底部安装有外舱门,在所述舱体内通过支撑结构安装所述内舱门,在所述舱体内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先中侯庆文毛吉炀周湘堡周天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