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渤海大学专利>正文

用于检测人体的生物标志物3-硝基酪氨酸的荧光型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0585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16
一种用于检测人体的生物标志物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检测人体的生物标志物3

硝基酪氨酸的荧光型金属

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检测人体的生物标志物3

硝基酪氨酸的荧光型金属

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3‑
硝基酪氨酸是由人类炎症细胞中的活性氮物种(如ONOO

)和蛋白质中的酪氨酸残基或游离酪氨酸的硝化作用所产生,其稳定性通常被当作是人体氧化损伤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研究发现,3

硝基酪氨酸的产生和浓度升高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如心肌炎症、脑膜炎、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脑小血管病等。因此,3

硝基酪氨酸的检测可以对许多疾病早期筛查及预防。
[0003]目前,3

硝基酪氨酸常用的检测方法有串联质谱、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这些传统方法虽然灵敏度高,但也存在耗时、费力、昂贵、现场分析操作困难等缺点。相比之下,近年来,荧光检测方法因其成本低、制样简便、响应时间短、应用范围广而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因此,开发一种合适的材料可以通过荧光方式检测3

硝基酪氨酸是有重要意义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检测人体的生物标志物3

硝基酪氨酸的荧光型金属

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应用,该荧光材料合成方法简单,合成时间短,合成原料成本低,可用于通过荧光检测对生物标志物3

硝基酪氨酸选择性识别和检测,检测成本低,检测方便,相应时间短。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用于检测人体的生物标志物3

硝基酪氨酸的荧光型金属

有机框架材料,该荧光型金属
‑ꢀ
有机框架材料的分子式如下:[Zn(3

ebpba)(HBTC)];其中,3

ebpba为(E)

4,4'

(乙烯

1,2

二基)双

(3

吡啶基)苯甲酰胺,HBTC为1,3,5

均苯三甲酸根。
[0006]上述的用于检测人体的生物标志物3

硝基酪氨酸的荧光型金属

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方法,其具体步骤是:将Zn
2+
的硝酸盐、半刚性双吡啶双酰胺配体、1,3,5

均苯三甲酸加入到容器中,随后加入去离子水,在室温下搅拌20min~30min形成悬浮混合物,所述半刚性双吡啶双酰胺配体为 (E)

4,4'

(乙烯

1,2

二基)双

(3

吡啶基)苯甲酰胺,其中,半刚性双吡啶双酰胺配体与1,3,5

均苯三甲酸的摩尔比为2:3,半刚性双吡啶双酰胺配体与Zn
2+
的硝酸盐的摩尔比为1:2,倒入高压反应釜中升温至160℃,水热条件下保温24h~36h,降温至室温,得到黄色块状晶体,室温下自然晾干,得到基于锌荧光型金属

有机框架材料。
[0007]进一步的,所述Zn
2+
的硝酸盐为Zn(NO3)2·
6H2O。
[0008]进一步的,升温至160℃时,升温速率为5℃/h~10℃/h;降温到室温时,降温速率为 5℃/h~10℃/h。
[0009]另一方面,上述荧光型金属

有机框架材料在用于检测人体的生物标志物3

硝基酪氨酸中的应用。
[0010]进一步的,检测步骤如下:(1)将基于荧光型锌金属

有机框架材料研磨后,得到荧光型锌金属

有机框架材料粉体;(2)将荧光型锌金属

有机框架材料粉体分散水中,所述荧光型金属

有机框架材料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0g/L,室温下超声20min~30min,得到悬浮液;(3)按照待测样品与步骤(2)中的悬浮液按照体积比1:6在室温下混合10s后,进行荧光光谱检测,当荧光强度明显降低,说明待测样品中含有3

硝基酪氨酸;否则,待测样品中不含3

硝基酪氨酸。
[0011]进一步的,基于荧光型锌金属

有机框架材料对3

硝基酪氨酸浓度范围为0mM

0.3mM。
[0012]进一步的,基于荧光型锌金属

有机框架材料在3

硝基酪氨酸浓度≤4μM时,且对3
‑ꢀ
硝基酪氨酸呈线性的相应关系;其灵敏度为6.596
×
104M
‑1,相关系数为0.984,检测限为3.099
ꢀ×
10
‑7M;随着3

硝基酪氨酸浓度的增加,荧光强度的变化逐渐偏离线性;这种现象的发生可能是由于猝灭过程中的能量转移过程或自吸收所致。
[0013]本专利技术以硝酸锌为过渡金属,以1,3,5

均苯三甲酸为羧酸配体,(E)

4,4'

(乙烯

1,2

二基) 双

(3

吡啶基)苯甲酰胺为中性有机配体,通过水热合成了基于锌的金属

有机框架;在吡啶基团中引入双酰胺官能团来提高配体的配位能力和长度;可以通过灵活的改变配体构型来参与过渡金属离子的配位,从而调整金属

有机框架的结构;过渡金属锌的选择也能增加金属

有机框架的亲水性和荧光性能,因而使锌荧光型金属

有机框架材料具有良好的荧光特性;合成了一个三维荧光型金属

有机框架材料,展示了拓扑符号为{66}的拓扑结构。其中,半刚性双吡啶双酰胺有机配体3

ebpba采取双齿配位模式,利用两个吡啶基团的氮原子与锌配位;1,3,5
‑ꢀ
均苯三甲酸采取双单齿配位模式;利用2个羧酸基团的氧原子与锌配位。其有益效果是:(1)合成的锌有机

金属有机框架在室温下具有明显的固态荧光发射特性;水热条件下合成的锌荧光型金属

有机框架材料不溶于水和常见的有机溶剂,易分离,防止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合成的锌荧光型金属

有机框架材料经过不同pH水溶液处理后,除pH=1和pH=14之外其余均表现稳定的荧光强度,具有极好的稳定性;(2)合成的锌荧光型金属

有机框架材料经3...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检测人体的生物标志物3

硝基酪氨酸的荧光型金属

有机框架材料,其特征是:该荧光型金属

有机框架材料的分子式如下:[Zn(3

ebpba)(HBTC)];其中,3

ebpba为(E)

4,4'

(乙烯

1,2

二基)双

(3

吡啶基)苯甲酰胺,HBTC为1,3,5

均苯三甲酸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检测人体的生物标志物3

硝基酪氨酸的荧光型金属

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具体步骤是:将Zn
2+
的硝酸盐、半刚性双吡啶双酰胺配体、1,3,5

均苯三甲酸加入到容器中,随后加入去离子水,在室温下搅拌20min~30min形成悬浮混合物,所述半刚性双吡啶双酰胺配体为(E)

4,4'

(乙烯

1,2

二基)双

(3

吡啶基)苯甲酰胺,其中,半刚性双吡啶双酰胺配体与1,3,5

均苯三甲酸的摩尔比为2:3,半刚性双吡啶双酰胺配体与Zn
2+
的硝酸盐的摩尔比为1:2,倒入高压反应釜中升温至160℃,水热条件下保温24h~36h,降温至室温,得到黄色块状晶体,室温下自然晾干,得到基于荧光型锌金属

有机框架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检测人体的生物标志物3

硝基酪氨酸的荧光型金属

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所述Zn
2+
的硝酸盐为Zn(NO3)2·
6H2O。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检测人体的生物标志物3

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宏艳耿骏曾凌张红王秀丽朱烈刘国成王祥常之晗
申请(专利权)人:渤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