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线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0327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节省空间。布线模块(A)具备第一传送通道(20)和沿第一传送通道(20)配置的片状的噪声屏蔽部件(40),噪声屏蔽部件(40)的厚度尺寸为100μm~600μm。噪声屏蔽部件(40)呈片状,用于配置噪声屏蔽部件(40)的空间较小即可,因此能够实现节省空间。由于噪声屏蔽部件(40)的厚度尺寸为100μm~600μm,所以能够得到高噪声屏蔽效果。得到高噪声屏蔽效果。得到高噪声屏蔽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布线模块


[0001]本公开涉及一种布线模块。

技术介绍

[0002]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由磁芯包围芯线,并利用磁芯来去除从芯线发出的电磁噪声。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

14730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4]在上述技术中,由于磁芯呈筒状,所以在芯线的周围需要用于配置磁芯的较大的空间。
[0005]本公开的布线模块是基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实现节省空间。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的布线模块具备:传送通道;以及沿所述传送通道配置的片状的噪声屏蔽部件,所述噪声屏蔽部件的厚度尺寸为100μm~600μm。专利技术效果
[0007]根据本公开,能够实现节省空间。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实施例1的布线模块的俯视图。图2是布线模块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布线模块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构成噪声屏蔽部件的磁性材料的磁性特性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首先,列举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布线模块构成为:(1)具备传送通道和沿所述传送通道配置的片状的噪声屏蔽部件,所述噪声屏蔽部件的厚度尺寸为100μm~600μm。根据本公开的结构,由于噪声屏蔽部件呈片状,所以用于配置噪声屏蔽部件的空间较小即可,能够实现节省空间。由于噪声屏蔽部件的厚度尺寸为
100μm~600μm,所以能够得到较高的噪声屏蔽效果。
[0010](2)所述噪声屏蔽部件的厚度尺寸优选为200μm~400μm。根据该结构,能够得到更高的噪声屏蔽效果。
[0011](3)所述噪声屏蔽部件优选为包含磁性材料,该磁性材料具有1GHz~5GHz下的复数磁导率的虚数项为5以上的磁性特性。根据该结构,利用磁性材料的磁损耗来吸收从传送通道发出的电磁噪声,能够得到较高的噪声屏蔽效果。
[0012](4)在(3)的基础上,所述磁性材料优选为在频率为1GHz时具有复数磁导率的虚数项为10以上的磁性特性。根据该结构,能够得到更高的噪声屏蔽效果。
[0013][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细内容][实施例1]结合图1~图4对将本公开的布线模块A具体化了的实施例1进行说明。其中,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示例,而是由权利要求书示出,意图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含义以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在本实施例1中,关于上下方向,将图2、图3所示的方向直接定义为上方、下方。
[0014]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1的布线模块A构成为具备一对薄片件10、一条第一传送通道20、多条第二传送通道30、多个连接器45以及一对噪声屏蔽部件40。布线模块A安装于车辆的车身(省略图示)。作为车身中的布线模块A的安装对象,有车顶、车门面板等。布线模块A例如在安装于车顶的外部天线(省略图示)与ECU(电子控制单元)之间连接。
[0015]一对薄片件10由具有挠性的合成树脂材料构成。作为薄片件10的材料,使用PVC(聚氯乙烯)等树脂材料。作为薄片件10的树脂材料,选择与下述的第一传送通道20的护套27以及第二传送通道30的绝缘包覆部32的熔接强度较高的材料。如图1所示,薄片件10具有一个干线用布线部11和呈分支状地从干线用布线部11的侧缘部突出的支线用布线部12。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便于说明,假定为水平地配置薄片件10。
[0016]如图2所示,在上下一对薄片件10之间水平地布设有第一传送通道20和第二传送通道30。如图1所示,第一传送通道20具有沿干线用布线部11布设的干线部21和沿支线用布线部12布设的支线部22。虽然在图1中省略,但第二传送通道30也具有沿干线用布线部11布设的干线部(省略图示)和沿支线用布线部12布设的支线部(省略图示)。
[0017]第一传送通道20是通信电路的导电电路,因此由同轴电缆构成。如图3所示,同轴电缆具有导体24、包围导体24的筒状的绝缘体25、包围绝缘体25的外周的由编织线等构成的屏蔽层26、以及包围屏蔽层26的圆筒形的护套27。护套27由PVC(聚氯乙烯)构成。
[0018]第一传送通道20例如将由安装于车顶的外部天线(省略图示)接收到的信号以1Gbps以上的高速度传送至ECU。在第一传送通道20流动1GHz以上的高频的电流。高频电流成为共模噪声等的产生原因。因此,关于第一传送通道20,在使用同轴电缆作为电磁噪声对策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噪声对策的可靠性而设置有噪声屏蔽部件40。
[0019]如图3所示,第二传送通道30用圆筒形的绝缘包覆部32包围芯线31的外周而成。与第一传送通道20的护套27相同,绝缘包覆部32由PVC(聚氯乙烯)构成。第二传送通道30作为供电等的导电电路来使用。第二传送通道30不需要电磁噪声对策。
[0020]在薄片件10的干线用布线部11中,第一传送通道20的干线部21和第二传送通道30的干线部(省略图示)以相互平行地排列的方式布设。在支线用布线部12中,第一传送通道
20的支线部22和第二传送通道30的支线部(省略图示)以相互平行地排列的方式配置,或者仅布设第一传送通道20的支线部22,又或者仅布设第二传送通道30的支线部(省略图示)。
[0021]噪声屏蔽部件40呈具有挠性的片状。如图1所示,噪声屏蔽部件40呈沿第一传送通道20的干线部21以及支线部22细长且在中途分支的形状。如图3所示,噪声屏蔽部件40依次层叠有薄膜状的磁性体层41、薄膜状的熔接层42以及薄膜状的保护层43。磁性体层41被熔接层42和保护层43夹持。另外,图3中,为了便于说明,夸张地描绘了磁性体层41、熔接层42以及保护层43的厚度。与第一传送通道20的护套27以及第二传送通道30的绝缘包覆部32相同,熔接层42由PVC(聚氯乙烯)构成。保护层43由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构成。
[0022]在制造布线模块A时,在水平的夹具(省略图示)之上沿预定的布设路径配置第一传送通道20和第二传送通道30,在其上载置一方的薄片件10,在该薄片件10之上以重叠的方式载置一方的噪声屏蔽部件40。此时,噪声屏蔽部件40配置为仅沿第一传送通道20的布设路径。在该状态下,进行超声波熔接。在超声波熔接的工序中,将薄片件10与第一传送通道20的护套27熔接,将薄片件10与第二传送通道30的绝缘包覆部32熔接,将噪声屏蔽部件40的熔接层42与薄片件10熔接。上述熔接在一个工序中进行。
[0023]使如上所述地形成为一体的第一传送通道20、第二传送通道30、一方的薄片件10以及一方的噪声屏蔽部件40上下反转。然后,在第一传送通道20和第二传送通道30之上载置另一方的薄片件10,在该薄片件10之上以重叠的方式载置另一方的噪声屏蔽部件40。此时,噪声屏蔽部件40也配置为仅沿第一传送通道20的布设路径。之后,与上述相同地进行超声波熔接,将第一传送通道20、第二传送通道30、另一方的薄片件10以及另一方的噪声屏蔽部件40接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布线模块,具备:传送通道;以及沿所述传送通道配置的片状的噪声屏蔽部件,所述噪声屏蔽部件的厚度尺寸为100μm~600μ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线模块,其中,所述噪声屏蔽部件的厚度尺寸为200μm~40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儿玉博之加藤清岩口优也大图修平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