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二次供风、高效低排放生物质燃烧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9968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二次供风、高效低排放生物质燃烧炉,包括:燃烧室,包括炉体和环形风套,环形风套一侧设有进风口,炉体上设有多个进风孔,进风孔沿着远离进风口方向的面积逐渐增大;排烟管道,其设有烟气检测装置和控制阀;与进风口连接的主风道;以及连接件,其连通排烟管道和主风道,以使排烟管道内的烟气可回流至主风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依据燃烧工况调节控制阀的开度,将燃烧室内未充分燃烧的烟气再次送回燃烧室进行二次燃烧,进风孔沿着远离进风口方向的面积逐渐增大,使进入燃烧室内的气流更均匀,优化供风效果,使燃料充分燃烧,有效提高燃烧效率,减小排出烟气的空气污染,降低排放的效果。降低排放的效果。降低排放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二次供风、高效低排放生物质燃烧炉


[0001]本技术涉及生物质燃烧炉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二次供风、高效低排放生物质燃烧炉。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荒、油荒、电价上涨、油价上涨等能源状况的紧张,以及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各个行业开始对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意识逐步加强,其中生物质能源的利用是目前最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对于锅炉行业生物质燃烧炉逐渐替代燃煤工业锅炉,生物质燃烧炉利用秸秆、水稻秆、薪材、木屑等生物质颗粒作为燃料,具有燃烧时间长,强化燃烧炉膛温度高,而且经济实惠的优点。但是目前生物质燃烧炉内燃料存在燃烧不充分的问题,这样一方面导致燃料的浪费,燃料利用效率不高;另一方面未充分燃烧的烟气排出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生物质燃烧炉燃料燃烧不充分导致的燃料浪费及烟气污染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二次供风、高效低排放生物质燃烧炉。
[0004]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二次供风、高效低排放生物质燃烧炉,包括:
[0005]燃烧室,包括炉体及套设于所述炉体外围的环形风套,所述环形风套一侧设有进风口,所述炉体上设有多个进风孔,所述进风孔沿着远离所述进风口方向的面积逐渐增大;
[0006]与所述燃烧室上部连接的排烟管道,所述排烟管道上设有烟气检测装置和控制阀,其中所述控制阀的开合度受控于所述烟气检测装置检测出的空燃比;
[0007]与所述进风口连接的主风道;
[0008]以及连接件,其连通所述排烟管道和所述主风道,以使所述排烟管道内的烟气可回流至所述主风道。
[0009]进一步地,所述环形风套下部外凸以与所述炉体之间形成混风腔,所述进风口贯穿所述环形风套侧壁从而与所述混风腔连通。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主风道与所述进风口连接且延伸入所述混风腔。
[0011]进一步地,还包括温差发电模块,其热端连接所述燃烧室、冷端延伸至所述主风道内。
[0012]进一步地,所述温差发电模块的冷端凸出于所述主风道内壁,以使所述主风道管径缩小、气流流速加快。
[0013]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孔为圆孔,所述进风孔沿着远离所述进风口方向的直径逐渐增大。
[0014]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为四通连接件,其设有上接口、下接口、左接口和右接口,所述排烟管道包括第一排烟管道和第二排烟管道,其中所述第一排烟管道一端连接所述左接口、另一端连接所述燃烧室上部,所述第二排烟管道连接所述上接口,所述主风道一端连接
所述燃烧室下部、另一端连接所述下接口。
[0015]进一步地,所述右接口内设有第一风机,所述主风道靠近所述下接口一端设有第二风机。
[0016]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阀设置于所述第二排烟管道内。
[0017]进一步地,所述烟气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排烟管道内。
[0018]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燃烧室排出烟气进行监测判断燃烧室内的燃烧工况,依据燃烧工况调节控制阀的开度,将燃烧室内未充分燃烧的烟气再次送回燃烧室进行二次燃烧,进风孔沿着远离进风口方向的面积逐渐增大,使进入燃烧室内的气流更均匀,优化供风效果,使燃料充分燃烧,有效提高燃烧效率,减小排出烟气的空气污染,降低排放的效果;另外在主风道和燃烧室之间设置温差发电模块利用进行发电,提高生物质燃烧炉的热能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一种基于二次供风、高效低排放生物质燃烧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一种基于二次供风、高效低排放生物质燃烧炉的主视图;
[0021]图3是本技术一种基于二次供风、高效低排放生物质燃烧炉的俯视图;
[0022]图4是图3中的A

A剖面示意图;
[0023]图5是图4中炉体10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

燃烧室、101

炉体、101a

进风孔、101b

出烟口、102

外围风套、102a

混风腔、102b

进风口、103

环形空间、2

排烟管道、201

第一排烟管道、202

第二排烟管道、3

主风道、4

连接件、5

温差发电模块、6

烟气检测装置、7

第一风机、8

第二风机、9

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下面介绍的是本技术的多个可能实施例中的较优的一个,旨在提供对本技术的基本了解,但并不旨在确认本技术的关键或决定性的要素或限定所要保护的范围。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7]请参考图1和2,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二次供风、高效低排放生物质燃烧炉,包括燃烧室1、排烟管道2、主风道3、连接件4和温差发电模块5。
[0028]如图3和4所示,所述燃烧室1包括炉体101及套设于所述炉体101外围的环形风套102,所述环形风套102与所述炉体101之间形成环形空间103。所述环形风套102一侧的下部侧面设有进风口102b,所述炉体101上设有多个进风孔101a,所述进风孔101a连通该环形空间103。所述进风孔101a沿着远离所述进风口102b方向的面积逐渐增大,也就是说该环形空
间103内沿着气流流动方向,气流的流速逐渐减小,而所述进风孔101a的面积逐渐增大,以增大距离所述进风口102b远端的进风面积,这样使该环形空间103内的气流均匀进入所述炉体101内,优化所述燃烧室1内的供风效果。
[0029]更具体的,如图4和5所示,所述进风孔101a为圆孔,所述进风孔101a沿着远离所述进风口102b方向的直径逐渐增大。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进风孔101a还可以设置为其他形状,如矩形、椭圆形等。所述进风孔101a排列为多个不同高度的圆环,对所述炉体101不同高度处进行供风,以达到均匀送风的目的。
[0030]所述排烟管道2与所述燃烧室1上部连接,以使所述燃烧室1内的烟气排出。如图2、3和4所示,所述排烟管道2包括第一排烟管道201和第二排烟管道202,所述第一排烟管道201下端连接所述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二次供风、高效低排放生物质燃烧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室,包括炉体及套设于所述炉体外围的环形风套,所述环形风套一侧设有进风口,所述炉体上设有多个进风孔,所述进风孔沿着远离所述进风口方向的面积逐渐增大;与所述燃烧室上部连接的排烟管道,所述排烟管道上设有烟气检测装置和控制阀,其中所述控制阀的开合度受控于所述烟气检测装置检测出的空燃比;与所述进风口连接的主风道;以及连接件,其连通所述排烟管道和所述主风道,以使所述排烟管道内的烟气可回流至所述主风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二次供风、高效低排放生物质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风套下部外凸以与所述炉体之间形成混风腔,所述进风口贯穿所述环形风套侧壁从而与所述混风腔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二次供风、高效低排放生物质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风道与所述进风口连接且延伸入所述混风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二次供风、高效低排放生物质燃烧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差发电模块,其热端连接所述燃烧室、冷端延伸至所述主风道内。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二次供风、高效低排放生物质燃烧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羽谢知音何晓波徐中贵徐瑞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民族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