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然资源工程用监测标记装置及其标记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9792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8: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物回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自然资源工程用监测标记装置及其标记方法,其中一种自然资源工程用监测标记装置,包括漂浮主体和漂浮主体内的转向结构,所述转向结构包括转向底座、转盘、收线盘架、驱动齿环、定向舵叶、第一电机和船桨,所述转向底座的上端安装有转盘,所述转向底座的内部还安装位于漂浮主体下方的转盘,所述漂浮主体的内部还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转盘的上端安装有驱动齿环,所述驱动齿环的外侧与第一电机的下端通过齿槽啮合传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转动转向底座,改变船桨位于漂浮主体下方的位置,对装置的前进方向做出精确调整,使得装置运行在水面上时,可准确够到达指定水域,进行工作时的距离微调操作。作。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然资源工程用监测标记装置及其标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筋混凝土预制件成型
,具体为一种自然资源工程用监测标记装置及其标记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自然资源是自然界中可满足人类需要的所以有形之物和无形之物,包括空气、土壤、森林、野生动物和各种矿物等,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生存、发展和享受的物质和空间,在自然资源工程中,需要用标记标出各种自然资源,方便人们的监测。
[0003]但是,常规的工程标记装置,难以在水面上进行标记处理,并且水面上的装置需要人工进行移动,极为麻烦,对装置进行距离的调整也极为不便;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自然资源工程用监测标记装置及其标记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然资源工程用监测标记装置及其标记方法,具备了位于水面标记的有益效果,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常规的工程标记装置,难以在水面上进行标记处理,并且水面上的装置需要人工进行移动,极为麻烦,对装置进行距离的调整也极为不便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然资源工程用监测标记装置及其标记方法,其中一种自然资源工程用监测标记装置,包括漂浮主体和漂浮主体内的转向结构,所述转向结构包括转向底座、转盘、收线盘架、驱动齿环、定向舵叶、第一电机和船桨,所述转向底座的上端安装有转盘,所述转向底座的内部还安装位于漂浮主体下方的转盘,所述漂浮主体的内部还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转盘的上端安装有驱动齿环,所述驱动齿环的外侧与第一电机的下端通过齿槽啮合传动,所述转向底座的下端安装有船桨,所述转向底座的下端还安装有定向舵叶。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自然资源工程用监测标记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漂浮主体包括漂浮上壳体、电源壳体、无线集控模块、密封圈、太阳能板和天线,所述漂浮上壳体的内部安装有电源壳体,所述电源壳体的一侧安装有无线集控模块,所述漂浮上壳体的顶端安装有天线,所述天线的外侧安装有密封圈,所述漂浮上壳体的上端呈环形阵列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与电源壳体和无线集控模块为电性连接,所述无线集控模块与第一电机电性连接,所述下表面的外侧安装有支撑转环。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自然资源工程用监测标记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转向底座的下端安装有配重结构,所述配重结构包括配重底壳、泵体和增压腔,所述配重底壳的内部安装有泵体,所述泵体的上端设有位于配重底壳内的增压腔。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自然资源工程用监测标记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转向底座的内部安装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防水外套、送气管和电线,所述防水外套的内部安装有拉伸筋,所述拉伸筋的内部安装有送气管,所述送气管的内部安装有电线,所述
电线用于与泵体电性连接。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自然资源工程用监测标记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防水外套的内部还安装有防塌陷螺旋层,所述防塌陷螺旋层用于增加防水外套的横向支撑力。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自然资源工程用监测标记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防水外套的内部还安装有拉伸筋,所述拉伸筋用于提高装置的抗拉伸性。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自然资源工程用监测标记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收线盘架的外侧安装有扩展外环,所述收线盘架的内部设有收纳孔槽,所述连接结构用于沿收纳孔槽内部移动。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自然资源工程用监测标记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扩展外环的两端均安装有扩展结构,所述扩展结构包括外滑套、活动套、滑动内轴、弹簧和连接转轴,所述扩展外环的两端安装有活动套,所述活动套的一侧安装有滑动内轴,所述滑动内轴的一端安装有外滑套,所述外滑套的一端安装有连接转轴,所述外滑套与滑动内轴的外侧安装有弹簧。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自然资源工程用监测标记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配重底壳的上端安装有配重防护外架,所述电线的内部还设有流通槽口,所述流通槽口用于与增压腔的内部连通。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自然资源工程用监测标记装置及其标记方法,S1、移动方向调整:当转盘整体转动时,转盘能够同时带动转向底座进行转动,转向底座转动的同时,会改变船桨位于收线盘架侧边位置,通过改变船桨的侧边位置,来调整装置整体的前进方向;S2、远程遥控:通过船桨的一端安装有第二电机,驱动电机与无线集控模块电性连接,通过太阳能板接收太阳能转换成电力,再由电源壳体分配各个驱动结构内,通过电源壳体还能与外接设备连接,进行远程控制连接;S3、水面定位:配重底壳的自身具备相应的重量,使得配重底壳能够下坠至水底,对漂浮主体进行定位,同时可通过泵体将水抽吸至增压腔之中,增加装置整体的重量,使得配重底壳整体的重量进一步加大,增加配重底壳的下坠重力,对漂浮主体起到更强的支撑效果;S4、收纳:转向底座转动的同时,带动连接结构向内收纳,并通过收纳孔槽将连接结构卷曲在扩展外环的外侧,且扩展外环与收线盘架的外侧呈转动连接,使得连接结构缠绕在收线盘架外侧时,也能实现收线盘架的旋转动作,当收线盘架旋转时,带动连接结构向内拉入,并通过收纳孔槽拉入装置内,从而将配重结构向上拉起。
[0015]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自然资源工程用监测标记装置,通过漂浮主体与转向底座内部结构的配合,使装置能够漂浮在水面上,进行标记工作,也可装载水质检测装置,便于对当前水域进行检测,使装置能够满足水中的标记工作,并且装置内部的驱动方式,极为灵活,通过转动转向底座,改变船桨位于漂浮主体下方的位置,对装置的前进方向做出精确调整,使得装置运行在水面上时,可准确够到达指定水域,进行工作时的距离微调操作。
[0016]2、该自然资源工程用监测标记装置,配重底壳的自身具备相应的重量,且重力大于水面的浮力,使得配重底壳能够下坠至水底,通过配重底壳整体产生的下坠力,对漂浮主
体提供拉扯功能,实现对漂浮主体定位效果,将漂浮主体固定在当前位置,同时可通过泵体将水抽吸至增压腔之中,增加装置整体的重量,使得配重底壳整体的重量进一步加大,增加配重底壳的下坠重力,对漂浮主体起到更强的支撑效果,通过配重底壳与泵体的配合,通过泵体抽吸外部水源,至增压腔内部,改变配重底壳的重量大小,并且配重底壳自身的重量会随着泵体的抽吸的水量作出相应改变。
[0017]3、该自然资源工程用监测标记装置,通过收纳孔槽将连接结构卷曲在扩展外环的外侧,且扩展外环与收线盘架的外侧呈转动连接,使得连接结构缠绕在收线盘架外侧时,也能实现收线盘架的旋转动作,当收线盘架旋转时,带动连接结构向内拉入,并通过收纳孔槽拉入装置内,通过此结构,无需人工操作即可对配重结构进行收纳,同时还能对配重结构与漂浮主体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从而为装置提供了配重结构的收纳功能,减少人工的操作繁琐性,大大增加了装置的便捷性;电源壳体为各个动力部件提供电力输出控制,可与外接远程设备连接,对装置整体进行远距离调控,摆脱线缆的束缚,并且能够天线增强无线集控模块的信号传输强度,延长其远程控制距离,通过漂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然资源工程用监测标记装置,包括漂浮主体(1)和漂浮主体(1)内的转向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结构(2)包括转向底座(21)、转盘(22)、收线盘架(23)、驱动齿环(24)、定向舵叶(25)、第一电机(26)和船桨(27),所述转向底座(21)的上端安装有转盘(22),所述转向底座(21)的内部还安装位于漂浮主体(1)下方的转盘(22),所述漂浮主体(1)的内部还安装有第一电机(26),所述转盘(22)的上端安装有驱动齿环(24),所述驱动齿环(24)的外侧与第一电机(26)的下端通过齿槽啮合传动,所述转向底座(21)的下端安装有船桨(27),所述转向底座(21)的下端还安装有定向舵叶(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资源工程用监测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主体(1)包括漂浮上壳体(11)、电源壳体(12)、无线集控模块(13)、密封圈(14)、太阳能板(15)和天线(16),所述漂浮上壳体(11)的内部安装有电源壳体(12),所述电源壳体(12)的一侧安装有无线集控模块(13),所述漂浮上壳体(11)的顶端安装有天线(16),所述天线(16)的外侧安装有密封圈(14),所述漂浮上壳体(11)的上端呈环形阵列有太阳能板(15),所述太阳能板(15)与电源壳体(12)和无线集控模块(13)为电性连接,所述无线集控模块(13)与第一电机(26)电性连接,所述22下表面的外侧安装有支撑转环(2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然资源工程用监测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底座(21)的下端安装有配重结构(5),所述配重结构(5)包括配重底壳(51)、泵体(52)和增压腔(54),所述配重底壳(51)的内部安装有泵体(52),所述泵体(52)的上端设有位于配重底壳(51)内的增压腔(5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然资源工程用监测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底座(21)的内部安装有连接结构(3),所述连接结构(3)包括防水外套(31)、送气管(34)和电线(35),所述防水外套(31)的内部安装有拉伸筋(32),所述拉伸筋(32)的内部安装有送气管(34),所述送气管(34)的内部安装有电线(35),所述电线(35)用于与泵体(52)电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然资源工程用监测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外套(31)的内部还安装有防塌陷螺旋层(33),所述防塌陷螺旋层(33)用于增加防水外套(31)的横向支撑力。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然资源工程用监测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外套(31)的内部还安装有拉伸筋(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洪镔余浙科
申请(专利权)人:余姚市规划测绘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