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局部穴位拓印套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9719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8: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体局部穴位拓印套件,包括底板和拓印片,所述底板内部铺设有与底板的顶面平行的吸附板,所述底板的顶面中部设有基准柱,还包括若干可与吸附板相互吸引且可固定在底板顶面上的定穴柱,所述基准柱和定穴柱均可在拓印片上留下标记。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可快速高效的在人体上找穴,且无需经验,降低了找穴难度,有效的提高了找穴效率等特点。有效的提高了找穴效率等特点。有效的提高了找穴效率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体局部穴位拓印套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体局部穴位拓印套件,属于医疗辅助用具的


技术介绍

[0002]中医护理技术的实施,包括穴位按摩、灸法等操作都要求医务人员有精确的穴位定位能力,而目前定穴靠医务人员经验定穴。常用的定位方法有:以拇指关节的横度为一寸,以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四指为3寸,以2个拇指关节的横度为2寸,并以脐中为基准点,测量出其他的穴位,且不同的患者手指粗细不一,测量时需要根据患者自身的手指粗细进行找穴,有经验的医务人员可根据患者的手指精准找到穴位,但一些生手或者患者找穴就会非常的困难,甚至无法轻易找到。健康中国2030提出要优化健康服务,发挥中医治未病的独特优势,如果有一种方法可以让患者实现精准定穴,将大大提升患者的健康素养,这对维护人民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体局部穴位拓印套件,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人体穴位找穴难度大等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人体局部穴位拓印套件,包括底板和拓印片,所述底板内部铺设有与底板的顶面平行的吸附板,所述底板的顶面中部设有基准柱,还包括若干可与吸附板相互吸引且可固定在底板顶面上的定穴柱,所述基准柱和定穴柱均可在拓印片上留下标记;上述底板的设置,使得基准柱可固定在底板上作为定穴的基准,而定穴柱可与吸附板吸附配合,以基准柱为基准,医务人员在根据患者自身的手指粗细,测量出相关穴位的位置后,可以将定穴柱固定在底板上的其他穴位分布点上,实现对穴位的定位作用,而基准柱和定穴柱均可在拓印片上留下标记,使得拓印片可通过基准柱和定穴柱标记上定穴的基准点和相关穴位,从而通过拓印片快速找到相关患者的穴位,有效的降低了找穴的难度,且拓印片可同一患者重复使用,避免了重复找穴的麻烦,有效提高了找穴效率。
[0005]作为优选,所述基准柱的顶端呈尖端结构设置;上述基准柱的顶端呈尖端结构设置,使得拓印片压至基准柱上时,可通过基准柱的顶端刺破拓印片,以便于使用拓印片时更高效的找准基准点,提高基准点的找寻效率。
[0006]作为优选,所述基准柱上套设有与底板的顶面连接的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内设有与基准柱的底面连接的伸缩弹簧,所述固定筒的上端内沿处设有第一环形内凸起,所述基准柱的底端外沿处设有位于固定筒内且与第一环形内凸起配合的第一环形外凸起;上述固定筒和伸缩弹簧的设置,使得基准柱可在固定筒上弹性移动,从而在下压拓印片时,使得基准柱的高度可随着定穴柱的高度变化而变化,避免与盖板形成相互作用而使得盖板无法下压定穴柱标记拓印片,保证定穴柱对拓印片的穴位标记顺利完成,上述第一环形内凸起和第一环形外凸起的设置,可对基准柱的弹性移动形成限位,避免基准柱脱离固定筒。
[0007]作为优选,所述定穴柱的底部设有可与吸附板相互吸附的磁性块;上述磁性块的设置,使得定穴柱与底板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简单且方便,降低了操作难度,同时在拓印一个患者的穴位后,可根据基准柱和测量出的其他患者的穴位,重新移动或增减定穴柱,从而再次对其他患者的穴位进行定位拓印,实现了重复利用,降低了使用成本,且定位操作更加简单,适用范围更广。
[0008]作为优选,所述定穴柱的顶部设有用于储存有色液体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顶部设有可上下移动的密封块,所述密封块的中部设有连通固定槽和外界的通孔;上述固定槽可储存有色液体,在密封块上下移动时,有色液体可穿过通孔被挤压至外部,从而可以通过有色液体在拓印片上进行穴位标记,使得标记更加的明显,且标记方式简单有效。
[0009]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块的底部设有与固定槽的底部连接的复位弹簧;上述复位弹簧的设置,使得密封块下移后,复位弹簧可作用密封块上移回位,从而方便对密封块重复按压,以便于多次使用。
[0010]作为优选,所述通孔的底端开口处设有延伸至固定槽底部的软管;上述软管延伸至固定槽底部的设置,使得密封块下移时,无论有色液体是否减少,有色液体均通过软管的最底端朝着通孔外部输送,避免因有色液体减少而无法被挤压出去,保证定穴柱可多次重复使用。
[0011]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槽的上端内沿处设有第二环形内凸起,所述密封块的底端外沿穿设有与固定槽的内壁抵接且位于第二环形内凸起下方的第二环形外凸起;上述第二环形内凸起和第二环形外凸起的设置,使得密封块在固定槽内的移动通过第二环形内凸起和第二环形外凸起的配合实现限位,避免密封块移动时脱离固定槽,保证结构使用时的稳定。
[0012]作为优选,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的底面上设有用于固定拓印片的固定腔,所述底板的顶面边缘处设有与固定腔的侧壁配合的环形限位板;上述固定腔的设置,可对拓印片进行容纳固定,使得拓印片可固定在固定腔内,通过盖板对基准柱和定穴柱的下压,实现对穴位的标记,使得标记更加的稳定,而环形限位板的设置,可与固定腔配合固定,通过环形限位板对盖板的下压实现定位,避免拓印片下压标记时发生错位影响标记效果,通过盖板的下压对拓印片进行穴位标记,有效加强了对拓印片的穴位标记准确率。
[0013]作为优选,所述固定腔内设有用于压紧拓印片边缘处的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的外壁与固定腔的侧壁抵接,所述固定框架的侧壁上设有多个等间距设置且可移动的插销,所述固定腔的侧壁上设有用于供插销插入的插孔;上述固定框架的设置,可将拓印片压紧在固定腔的底面上,避免下压时,拓印片在固定腔发生偏移,且可对拓印片上的穴位标记处进行让位,而插销的设置,可插入插孔内,与插孔配合,将固定框架固定在固定腔内,对拓印片稳定可靠的压紧,且方便拆卸,使得固定框架对拓印片的固定操作简单,且结构稳定可靠。
[0014]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可快速高效的在人体上找穴,且无需经验,降低了找穴难度,有效的提高了找穴效率等特点。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盖板和拓印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底板和定穴柱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的A处的结构放大图;图5是图1中的盖板和固定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17]如图1、2、5所示,一种人体局部穴位拓印套件,包括底板1和拓印片2,底板1内部铺设有与底板1的顶面平行的吸附板11,底板1的顶面中部设有基准柱12,还包括若干可与吸附板11相互吸引且可固定在底板1顶面上的定穴柱3,基准柱12和定穴柱3均可在拓印片2上留下标记,包括盖板4,盖板4的底面上设有用于固定拓印片2的固定腔41,底板1的顶面边缘处设有与固定腔41的侧壁配合的环形限位板14,固定腔41内设有用于压紧拓印片2边缘处的固定框架42,固定框架42的外壁与固定腔41的侧壁抵接,固定框架42的侧壁上设有多个等间距设置且可移动的插销421,固定腔41的侧壁上设有用于供插销421插入的插孔411。
[0018]上述拓印片还可采用尖状物刺破拓印片的方式标记,或采用拓印片下压产生压痕的方式标记,上述吸附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体局部穴位拓印套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和拓印片(2),所述底板(1)内部铺设有与底板(1)的顶面平行的吸附板(11),所述底板(1)的顶面中部设有基准柱(12),还包括若干可与吸附板(11)相互吸引且可固定在底板(1)顶面上的定穴柱(3),所述基准柱(12)和定穴柱(3)均可在拓印片(2)上留下标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局部穴位拓印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柱(12)的顶端呈尖端结构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人体局部穴位拓印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柱(12)上套设有与底板(1)的顶面连接的固定筒(13),所述固定筒(13)内设有与基准柱(12)的底面连接的伸缩弹簧(131),所述固定筒(13)的上端内沿处设有第一环形内凸起(132),所述基准柱(12)的底端外沿处设有位于固定筒(13)内且与第一环形内凸起(132)配合的第一环形外凸起(12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局部穴位拓印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穴柱(3)的底部设有可与吸附板(11)相互吸附的磁性块(3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局部穴位拓印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穴柱(3)的顶部设有用于储存有色液体的固定槽(32),所述固定槽(32)的顶部设有可上下移动的密封块(33),所述密封块(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宋炎黄双英何碧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中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东方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