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巷道堆垛式通用型立体停车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9197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8: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巷道堆垛式通用型立体停车库,包括堆垛机、多排堆垛车库、搬运小车、载车板,所述堆垛车库为多层巷道堆垛车库,其通过支撑架设置多层停车单元,所述多排堆垛车库之间铺设行走轨道,所述堆垛机可借助行走轮在行走轨道上往返运动;所述堆垛机设有一工位,搬运小车可在该工位上行走,所述搬运小车上放置载车板,所述载车板可在搬运小车上来回滑动,多层巷道堆垛车库位于堆垛机两侧,用于车辆存放,其能够同时适用于存放公交车和私家小汽车,以合理利用城市公共空间。以合理利用城市公共空间。以合理利用城市公共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巷道堆垛式通用型立体停车库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立体车库、城市空间利用
,具体涉及一种巷道堆垛式通用型立体停车库。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经济和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拥有私家车的家庭越来越多,而这也导致城市停车状况每况愈下。停车问题是当前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难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点在于停车设施的改进,随着私家车数量的增加,如果停车设施没有增加或改进,就容易造成停车难等问题。因此在目前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人们的生活空间相对变小的背景下,人们提出了利用空间的概念。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将空间概念应用于对停车设施的改进上,立体停车库应运而生。
[0003]另外,随着城市的发展及国家政策的推广,公共交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型公交车奔驰在城市的道路上,公共出行带给人们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公交车数量剧增给城市的管理、道路的规划都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相比而言车辆的停放问题才是重中之重。传统的停车库占地面积大,地面利用率非常低,在交通较为发达或人流量较大的地区,无法继续沿用这种传统停车库,如何停放将会成为公交车的一大难题。
[0004]另一方面,现存的立体车库多数适用于小汽车,极少的公交车库又只适用于公交车,车库利用率低,停车类型单一,小汽车和公交车无法通用停放,而且公交车车库占地更大,运营商更难挽回成本,造成了公交车库数量少的恶性循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现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巷道堆垛式通用型立体停车库,其能够同时适用于存放公交车和私家小汽车,以合理利用城市公共空间。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巷道堆垛式通用型立体停车库,包括堆垛机、多排堆垛车库、搬运小车、载车板,所述堆垛车库为多层巷道堆垛车库,其通过支撑架设置多层停车单元,所述多排堆垛车库之间铺设行走轨道,所述堆垛机可借助行走轮在行走轨道上往返运动;所述堆垛机设有一工位,搬运小车可在该工位上行走,所述搬运小车上放置载车板,所述载车板可在搬运小车上来回滑动,多层巷道堆垛车库位于堆垛机两侧,用于车辆存放。
[0007]所述的巷道堆垛式通用型立体停车库,还包括入库通道和出库通道,所述入库通道和出库通道并排位于某列堆垛车库的一层的外侧停车位上,所述入库通道和出库通道经搬运轨道相通,通过搬运轨道可以实现载车板在两个通道中快速转移;所述入库通道和出库通道之间还安装有齿形带传动机构,实现载车板的横移。
[0008]所述堆垛机包括两根立柱,两根立柱之间通过立柱连接梁实现相对固定的连接,所述行走轮设置在立柱连接梁底部;所述堆垛机的两根立柱之间设置升降平台,升降平台上设有导轨和搬运小车,所述搬运小车可依靠行走组件沿导轨在升降平台上方行走;所述
堆垛机还设置有升降系统,所述升降系统包括设置在立柱内侧面的升降滑轮,所述搬运小车的两端设置升降组件,通过升降滑轮和升降组件实现搬运小车沿立柱的升降运动。所述搬运小车沿行走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横移组件,所述横移组件可驱动安装在其侧面的横移齿轮转动,所述横移齿轮可与所述载车板底部安装的横移齿条啮合,通过齿轮传动带动所述载车板相对于搬运小车的横移运动。
[0009]进一步的,所述搬运小车的上表面上还设置有多道支撑导轮,所述载车板下底面上设置有横移导槽,所述支撑导轮和横移导槽配合用于支撑载车板在搬运小车上低摩擦的稳定横移运动。
[0010]所述的巷道堆垛式通用型立体停车库的停车位设计为可容纳单辆公交车或两辆小汽车的空间长度,相对应的,所述堆垛机的工位上并列设置两个搬运小车,每个搬运小车搭配一块载车板,两个搬运小车可单独运行以运载小汽车或者两个搬运小车同步运行以运载公交车。
[0011]进一步的,每个堆垛车库设有若干个存车位,每个存车位分为上层停车单元和下层停车单元,上层停车单元均可单独进行升降,下层停车单元停放公交车时,上层停车单元处于升起状态,下层停车单元停放小汽车时,上层停车单元处于降落状态,在降落状态时,所述上层停车单元的空间也用于停放小汽车。具体的,在每一个存车位上均设置有垂吊机构和上层支撑架,所述垂吊机构控制上层停车单元的升降,所述上层支撑架固定设置在存车位的侧面支撑架上,用于在上层停车单元降落状态时起到稳定支撑作用。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1.采用全自动化控制与管理,本专利技术由于使用电机驱动的方式,可以利用计算机的编程指令实现自动升降(Z向)以及水平移动(X向和Y向)的功能,故而可实现全自动化操作,无需增加人工操作和安全防护设施成本,有效提高施工效率。
[0014]2.车库存车利用率高,本专利技术的存车位采用双层设计,上层停车单元可以升降,从而满足公交车与小汽车之间的不同停车要求,双层停车位的设计使得一个停车位可以停放一辆公交车或四辆小汽车,提高车库利用率。
[0015]3.设计了双搬运小车构成的存取车模块,可同时适用于公交车和小汽车,配合本专利技术的双层式存车位实现公交车和小汽车的通用停车;而且车库连续存车时,一个搬运小车存入载车板的同时,另一个搬运小车可以取出载车板,存取载车板同步进行,节省单独搬运空板的时间;车库连续取车时,一个搬运小车取车后,另一个搬运小车可以顺道完成取车操作,节省堆垛机往返时间。
[0016]4、载车板存取效率高,本专利技术的出入库通道通过搬运轨道相通,车辆取走之后,空载车板可以快速填补入库通道的空缺,提高载车板存取效率。
[0017]5.省去旋转盘的使用,节约成本,本专利技术的车位采用纵向分布式,可以保持车辆方向与出入库方向相同,从而方便车辆驶入/离。
[0018]6.机械振动和噪声小,本专利技术相比较其他形式的立体停车库,存取车辆时需对载车板、搬运小车及待存取的车辆进行横移操作,堆垛机需要承载的力不大,车库其它部分不需要移动,因此机械振动及噪声小。
[0019]7.车库容量可定制化设计,本专利技术的停车位数量可以根据场地大小,预计停车数量等具体需求进行单独定制,满足不同情况下的需求,便于智能化控制,并且空间利用率更
高,车辆停放安全可靠,存取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通用型立体停车库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通用型立体停车库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通用型立体停车库的出/入库通道示意图,其中(a)是侧视图,(b)是俯视图;
[0023]图4是本专利技术通用型立体停车库的堆垛机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专利技术通用型立体停车库的堆垛机主视图;
[0025]图6是本专利技术通用型立体停车库的搬运小车结构示意图;
[0026]图7是本专利技术通用型立体停车库停放公交车的示意图,其中(a)是主视图,(b)是侧视图;
[0027]图8是本专利技术通用型立体停车库停放小汽车的示意图,其中(a)是主视图,(b)是侧视图;
[0028]图中:1、堆垛机,2、堆垛车库,3、搬运小车,4、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巷道堆垛式通用型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堆垛机、多排堆垛车库、搬运小车、载车板,所述堆垛车库为多层巷道堆垛车库,其通过支撑架设置多层停车单元,所述多排堆垛车库之间铺设行走轨道,所述堆垛机可借助行走轮在行走轨道上往返运动;所述堆垛机包括可升降运动的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上并排设置有两个搬运小车,所述搬运小车上放置载车板,所述载车板可在搬运小车上沿垂直于堆垛机运动方向的方向上往返横移运动,且所述升降平台上设有导轨,所述导轨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行走轨道的长度方向,所述搬运小车可沿导轨行走;多层巷道堆垛车库位于堆垛机两侧,每个堆垛车库设有若干个存车位,每个存车位分为上层停车单元和下层停车单元,上层停车单元均可单独进行升降,下层停车单元停放公交车时,上层停车单元处于升起状态,且上层停车单元不存放车辆;下层停车单元停放小汽车时,上层停车单元处于降落状态,且上层停车单元也用于停放小汽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巷道堆垛式通用型立体停车库,其特征还在于,还包括入库通道和出库通道,所述入库通道和出库通道并排位于某列堆垛车库的一层的外侧停车位上,所述入库通道和出库通道经搬运轨道相通,通过搬运轨道可以实现载车板在两个通道中快速横移;所述入库通道和出库通道之间还安装有齿形带传动机构,实现载车板沿搬运轨道的横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巷道堆垛式通用型立体停车库,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堆垛机包括两根立柱,两根立柱之间通过立柱连接梁实现相对固定的连接,所述行走轮设置在立柱连接梁底部;所述升降平台设置在堆垛机的两根立柱之间;所述堆垛机还设置有升降系统,所述升降系统包括设置在立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宏伟薄晓鸣卫红梅何勃龙赵鹏洋黄首赫李鹏程侯相荣霍红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华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