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服务系统、实现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19152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8:11
本申请提供一种NAS服务系统、实现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该NAS服务系统,包括:网络附属存储NAS服务节点和家庭网关;所述NAS服务节点位于边缘云资源池内,用于提供NAS业务;所述家庭网关部署于用户终端侧,用于建立虚拟局域网隧道,以使所述NAS服务节点和所述用户终端处于同一大二层网络,并在所述大二层网络下实现所述用户终端对所述NAS业务的访问;其中,所述同一大二层网络内的NAS服务节点和用户终端处于同一网段。本申请具有提高网络速率,降低网络延迟的优势。降低网络延迟的优势。降低网络延迟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NAS服务系统、实现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网络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NAS服务系统、实现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各个领域所产生数据的爆炸式增长,急需一种存储数据的物理介质具有大容量的存储空间和安全性,并要具有非常快的传输速率,以确保整个数据资料的安全、快速存取。
[0003]基于此,现有技术提供了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网络附属存储),其是连接在网络上,具备资料存储功能的装置,因此也称为“网络存储器”。它是一种专用数据存储服务器,是家庭的数据中心,为家庭提供多种功能服务,目前NAS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是本地NAS,其基于物理设备实现基本服务和功能,家庭用户需要购买NAS硬件设备和存储硬盘,在家庭宽带环境中搭建NAS服务平台;第二种是基于公有云或者私有云实现的、面向企业或者个人用户提供部分NAS功能的网络存储服务,它主要向互联网用户提供文件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客户端的形式向用户提供服务。
[0004]现有的本地NAS具有以下缺陷:(1)使用复杂,需要具备一定的IT技术基础去搭建NAS服务;(2)家庭用户需要购买NAS主机和监控级别以上的存储硬盘,价格非常高,成本巨大;(3)为了实现信息共享,需要厂商云端进行服务支撑,因此带宽速率得不到保障。第二种方式可以克服本地NAS的前两个缺陷,却无法改善第三个缺陷并产生了新的技术问题。以公有云中的互联网网盘为例进行如下分析:互联网网盘缺乏局域网特性和相应的软件能力,传输速率得不到保障,延迟比较大,功能受限,使用户体验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NAS服务系统、实现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基于云的网络存储服务存在的网络速率低、网络延迟大的技术问题。
[0006]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NAS服务系统,包括:网络附属存储NAS服务节点和家庭网关;
[0007]所述NAS服务节点位于边缘云资源池内,用于提供NAS业务;
[0008]所述家庭网关部署于用户终端侧,用于建立虚拟局域网隧道,以使所述NAS服务节点和所述用户终端处于同一大二层网络,并在所述大二层网络下实现所述用户终端对所述NAS业务的访问;其中,所述同一大二层网络内的NAS服务节点和用户终端处于同一网段。
[0009]进一步的,所述NAS服务节点包括控制平台;
[0010]所述控制平台,用于控制所述家庭网关建立所述虚拟局域网隧道。
[0011]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平台包括管理中心模块和虚拟专用网络VPN服务模块,其中:
[0012]所述管理中心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终端的NAS业务订购请求,并基于所述NAS业务订购请求开启业务开通流程;
[0013]所述VPN服务模块,用于在所述业务开通流程中,与所述家庭网关进行交互通信,并在所述家庭网关成功建立所述虚拟局域网隧道之后,实现从所述用户终端到所述NAS服务节点的网络打通,以使所述NAS服务节点和所述用户终端处于同一大二层网络。
[0014]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平台还包括业务中心模块,所述NAS服务节点还包括与所述业务中心模块相连的存储模块;
[0015]所述业务中心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终端的NAS业务访问请求,并通过调用所述存储模块的方式向所述用户终端提供与NAS业务访问请求对应的存储资源。
[0016]进一步的,所述家庭网关包括插件;
[0017]所述插件内置于所述家庭网关中,用于接收第一配置请求,并基于所述第一配置请求与所述VPN服务模块进行交互通信,以建立所述虚拟局域网隧道。
[0018]进一步的,所述的NAS服务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NAS服务节点和所述家庭网关之间的插件管理平台;
[0019]所述插件管理平台的一端与所述管理中心模块相连,用于在所述业务开通流程中,接收所述管理中心模块下发的业务开通请求;
[0020]所述插件管理平台的另一端与所述插件相连,用于保持与所述插件连接,并在接收到所述业务开通请求之后,向所述插件下发所述第一配置请求。
[0021]进一步的,所述插件管理平台,还用于通过下发第二配置请求的方式实现所述插件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其中,所述第二配置请求的类型区别于所述第一配置请求的类型。
[0022]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NAS服务实现方法,应用于NAS服务系统中的控制平台,包括:
[0023]控制家庭网关建立虚拟局域网隧道,以使NAS服务节点和用户终端处于同一大二层网络;其中,所述家庭网关部署于所述用户终端侧,所述NAS服务节点位于边缘云资源池内,所述同一大二层网络内的NAS服务节点和用户终端处于同一网段;
[0024]在所述大二层网络下,控制所述用户终端对于NAS业务的访问;其中,所述NAS业务由所述NAS服务节点提供。
[0025]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家庭网关建立虚拟局域网隧道,包括:
[0026]接收所述用户终端的NAS业务订购请求,并基于所述NAS业务订购请求开启业务开通流程;
[0027]向插件管理平台下发业务开通请求,以使所述插件管理平台基于所述业务开通请求向插件下发第一配置请求;
[0028]控制所述家庭网关基于所述第一配置请求建立虚拟局域网隧道。
[0029]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所述用户终端对于NAS业务的访问,包括:
[0030]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NAS业务访问请求;
[0031]通过调用存储模块的方式向所述用户终端提供与所述NAS业务访问请求对应的存储资源。
[0032]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0033]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0034]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上第二方面所述的NAS服务实现方法。
[0035]根据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上第二方面所述的NAS服务实现方法。
[0036]本申请提供一种NAS服务系统、实现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网络附属存储NAS服务节点和家庭网关;所述NAS服务节点位于边缘云资源池内,用于提供NAS业务;所述家庭网关部署于用户终端侧,用于建立虚拟局域网隧道,以使所述NAS服务节点和所述用户终端处于同一大二层网络,并在所述大二层网络下实现所述用户终端对所述NAS业务的访问;其中,所述同一大二层网络内的NAS服务节点和用户终端处于同一网段。与公有云、私有云相比,边缘云具有靠近用户终端的特性,因此本申请利用该特性将NAS服务节点设置在边缘云资源池内,以使NAS服务节点具有靠近用户终端的特性,同时本申请利用家庭网关建立虚拟局域网隧道,能够在大二层网络下快速实现用户终端对NAS服务节点提供的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NAS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络附属存储NAS服务节点和家庭网关;所述NAS服务节点位于边缘云资源池内,用于提供NAS业务;所述家庭网关部署于用户终端侧,用于建立虚拟局域网隧道,以使所述NAS服务节点和所述用户终端处于同一大二层网络,并在所述大二层网络下实现所述用户终端对所述NAS业务的访问;其中,所述同一大二层网络内的NAS服务节点和用户终端处于同一网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AS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NAS服务节点包括控制平台;所述控制平台,用于控制所述家庭网关建立所述虚拟局域网隧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NAS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平台包括管理中心模块和虚拟专用网络VPN服务模块,其中:所述管理中心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终端的NAS业务订购请求,并基于所述NAS业务订购请求开启业务开通流程;所述VPN服务模块,用于在所述业务开通流程中,与所述家庭网关进行交互通信,并在所述家庭网关成功建立所述虚拟局域网隧道之后,实现从所述用户终端到所述NAS服务节点的网络打通,以使所述NAS服务节点和所述用户终端处于同一大二层网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NAS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平台还包括业务中心模块,所述NAS服务节点还包括与所述业务中心模块相连的存储模块;所述业务中心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终端的NAS业务访问请求,并通过调用所述存储模块的方式向所述用户终端提供与NAS业务访问请求对应的存储资源。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NAS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家庭网关包括插件;所述插件内置于所述家庭网关中,用于接收第一配置请求,并基于所述第一配置请求与所述VPN服务模块进行交互通信,以建立所述虚拟局域网隧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NAS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NAS服务节点和所述家庭网关之间的插件管理平台;所述插件管理平台的一端与所述管理中心模块相连,用于在所述业务开通流程中,接收所述管理中心模块下发的业务开通请求;所述插件管理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忠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