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殊颅骨钻孔扩大用枪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8990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8: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咬骨钳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特殊颅骨钻孔扩大用枪钳,包括咬骨钳本体,所述咬骨钳本体上设有钳块和活动臂,所述钳块和活动臂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可拆卸式的安装有咬切组件一和咬切组件二。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操作咬骨钳本体,使活动臂推动咬切组件二往咬切组件一的一侧靠近,且由于扇形推出部与扇形咬切部一均为扇形设置,导致骨头的咬切边缘也为圆滑的弧形,因此只需要进行少许几次咬切便能够在颅骨上形成一个边缘圆滑的圆孔;且在咬切颅骨时,能够将咬切下的颅骨碎渣收集在扇形咬切部一内,防止骨渣进入到颅内的危险情况发生,无需人为被动的进行清扫,使得咬切颅骨的操作能够持续的进行。持续的进行。持续的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特殊颅骨钻孔扩大用枪钳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咬骨钳
,尤其涉及一种特殊颅骨钻孔扩大用枪钳。

技术介绍

[0002]慢性硬膜下血肿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指外伤3周以后出现的症状,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具有包膜。血肿增大缓慢,一般在2~3周后,由于脑直接受压和颅内压增高而出现临床症状。2.发病率:1

13.1/10万,80岁以上人群:127/10万;3.常见症状:头痛、恶心呕吐、复视,括轻偏瘫、失语和局限性癫痫,智力障碍、精神失常和记忆力减退等;4.手术治疗是最常用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方案,术中钻孔后,骨孔往往过小,需要术中二次扩大成型,以方便术者操作,清除血肿及置管。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铣刀铣出适用大小的孔洞,但费用昂贵,且需要接专有设备,基层医院条件有限,很难普及,另一种则是通过普通枪钳缓慢咬出合适大小的孔洞,例如专利号为(CN112603455A)以及(CN211187426U)公开的专利文件均公布了常用的普通枪钳结构;而普通枪钳咬口设计用于后颅及脊柱手术中口端较小骨质的咬除,咬合缺口非圆形,需多次反复操作才能形成合适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所需要大小的孔洞,且在操作过程中,崩碎的骨渣很容易掉落进颅内,较为危险,为此,提出一种特殊颅骨钻孔扩大用枪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特殊颅骨钻孔扩大用枪钳。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特殊颅骨钻孔扩大用枪钳,包括咬骨钳本体,所述咬骨钳本体上设有钳块和活动臂,所述钳块和活动臂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可拆卸式的安装有咬切组件一和咬切组件二,所述咬切组件一包括咬切块一,所述咬切块一靠近咬切组件二的一侧开设有咬切收集槽,所述咬切收集槽包括扇形咬切部一,所述咬切组件二包括与咬切收集槽内壁滑动连接的咬切块二,所述咬切块二上设有扇形咬切部二。
[0006]优选的,所述钳块上设有安装槽一,所述咬切块一远离咬切组件二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块一,所述安装块一与安装槽一的内壁卡接在一起,所述活动臂上开设有安装槽二,所述咬切块二远离咬切组件一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块二,所述安装块二与安装槽二的内壁卡接在一起。
[0007]优选的,所述安装块一和安装块二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相同间距分布的多个弹性条,所述安装槽一以及安装槽二的内壁上均开设有多个与弹性条等间距的条形槽。
[0008]优选的,所述扇形咬切部一的弧形内壁上开设有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多个齿槽,所述扇形咬切部二的弧形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与多个齿槽相适配的齿牙二。
[0009]优选的,所述咬切收集槽内滑动安装有推板,所述推板上设有与扇形咬切部一相
适配的扇形推出部,所述扇形推出部的弧形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与多个齿槽相适配的齿牙一,所述推板远离咬切组件二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多个弹簧一,多个弹簧一远离推板的一端均与咬切收集槽靠近安装块一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推板远离弹簧一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分切刃,所述推板远离分切刃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加固框。
[0011]优选的,所述推板远离分切刃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卡槽,所述咬切收集槽的两侧内壁上均设有锁死机构,所述锁死机构包括开设在咬切收集槽内壁上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有可转动的卡板,所述卡板的转动范围为0
°
~180
°
,且卡板可在容纳槽内进行位移。
[0012]优选的,所述锁死机构还包括开设在咬切收集槽外侧的转动槽以及开设在容纳槽和转动槽之间的转动孔,所述容纳槽与转动槽之间通过转动孔连通,所述转动槽以及转动孔内分别活动安装有旋钮和圆轴,所述圆轴的两端贯穿转动孔并分别于卡板以及旋钮固定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容纳槽的内壁上开设有与转动孔同轴心的导柱,所述导柱为半圆形设置,所述导柱内滚动安装有与卡板固定连接的滑槽。
[0014]优选的,所述圆轴上滑动套设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的两端分别与转动槽的内壁以及旋钮固定连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专利技术通过操作咬骨钳本体,使活动臂推动咬切组件二往咬切组件一的一侧靠近,在咬切块二进入到咬切收集槽内的一瞬间便可以完成对骨头的咬切操作,且由于扇形推出部与扇形咬切部一均为扇形设置,导致骨头的咬切边缘也为圆滑的弧形,因此只需要进行少许几次咬切便能够在颅骨上形成一个边缘圆滑的圆孔;
[0017]2、本专利技术在咬切颅骨时,能够将咬切下的颅骨碎渣收集在扇形咬切部一内,防止骨渣进入到颅内的危险情况发生,且通过推板能够自动的将扇形咬切部一内的骨渣进行排除,无需人为被动的进行清扫,使得咬切颅骨的操作能够持续的进行。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特殊颅骨钻孔扩大用枪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特殊颅骨钻孔扩大用枪钳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特殊颅骨钻孔扩大用枪钳中咬骨钳本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特殊颅骨钻孔扩大用枪钳中咬切组件一的爆炸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特殊颅骨钻孔扩大用枪钳中咬切组件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特殊颅骨钻孔扩大用枪钳中咬切组件一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特殊颅骨钻孔扩大用枪钳中咬切组件一的部分爆炸侧剖图;
[0025]图8为图7中A部分以及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9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特殊颅骨钻孔扩大用枪钳中咬切组件一和咬切组件二咬骨状态下的侧剖图。
[0027]图中:1、咬骨钳本体;11、钳块;111、安装槽一;12、活动臂;121、安装槽二;2、咬切组件一;21、咬切块一;22、安装块一;23、咬切收集槽;231、扇形咬切部一;232、齿槽;24、推板;241、扇形推出部;242、齿牙一;243、卡槽;25、弹簧一;26、分切刃;27、加固框;28、锁死机构;281、容纳槽;282、转动槽;283、转动孔;284、卡板;285、圆轴;286、旋钮;287、弹簧二;288、滑槽;289、导柱;3、咬切组件二;31、咬切块二;311、扇形咬切部二;312、齿牙二;32、安装块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请参照图1

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特殊颅骨钻孔扩大用枪钳,包括咬骨钳本体1,咬骨钳本体1上设有钳块11和活动臂12,钳块11和活动臂12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可拆卸式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特殊颅骨钻孔扩大用枪钳,包括咬骨钳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咬骨钳本体(1)上设有钳块(11)和活动臂(12),所述钳块(11)和活动臂(12)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可拆卸式的安装有咬切组件一(2)和咬切组件二(3),所述咬切组件一(2)包括咬切块一(21),所述咬切块一(21)靠近咬切组件二(3)的一侧开设有咬切收集槽(23),所述咬切收集槽(23)包括扇形咬切部一(231),所述咬切组件二(3)包括与咬切收集槽(23)内壁滑动连接的咬切块二(31),所述咬切块二(31)上设有扇形咬切部二(3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殊颅骨钻孔扩大用枪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钳块(11)上设有安装槽一(111),所述咬切块一(21)远离咬切组件二(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块一(22),所述安装块一(22)与安装槽一(111)的内壁卡接在一起,所述活动臂(12)上开设有安装槽二(121),所述咬切块二(31)远离咬切组件一(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块二(32),所述安装块二(32)与安装槽二(121)的内壁卡接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特殊颅骨钻孔扩大用枪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一(22)和安装块二(32)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相同间距分布的多个弹性条,所述安装槽一(111)以及安装槽二(121)的内壁上均开设有多个与弹性条等间距的条形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殊颅骨钻孔扩大用枪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咬切部一(231)的弧形内壁上开设有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多个齿槽(232),所述扇形咬切部二(311)的弧形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与多个齿槽(232)相适配的齿牙二(312)。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特殊颅骨钻孔扩大用枪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切收集槽(23)内滑动安装有推板(24),所述推板(24)上设有与扇形咬切部一(231)相适配的扇形推出部(241),所述扇形推出部(241)的弧形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与多个齿槽(232)相适配的齿牙一(242),所述推板(24)远离咬切组件二(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仲颖鲍溪荷王卫红程宏伟叶雷吴炳山洪洋汪浩源汪惊涛徐千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