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石导管智能生产设备及其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8920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8: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取石导管智能生产设备及其工艺,涉及取石导管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在本案中的工艺是:通过二次热合,将钛丝固定,热合后,上下膜之间紧剩中间通道贯通。然后进行模切,沿热合边缘切膜,形成封堵叶片,再沿导丝通道穿中心导丝,然后将封堵叶片端部通孔套在外套管上,将叶片与外套管热合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取石导管智能生产设备包括机壳和工作台,所述机壳上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热合层,且热合层的正上方设置有热合板件,所述热合板件的上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气缸臂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保证两个生产工序能够连动完成,无需在两个机械之间转移,从而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并且无需增设两台设备,从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取石导管智能生产设备及其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取石导管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取石导管智能生产设备及其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在临床上进行泌尿系的碎石操作时,为了防止结石逆向迁移并将结石取出,需要用到一种封堵取石导管,该取石导管在内窥镜下置入的预定位置后,需要通过后端手柄启动前端的封堵部件,从而防止结石发生位移。现有的取石导管多是在两片TPU膜料之间设置钛丝,并且通过电动热压机将两片TPU膜料通过热合压合在一起,然后通过激光切膜机将成品切割成需要的形状。但是现有的热合和切割过程需要使用两台机械,这样在转移产品进行加工的过程中会无形中降低产品的生产效率,同时两台机械的采购也会大大增加生产成本。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中提出了一种取石导管智能生产设备及其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取石导管智能生产设备及其工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4]压合工艺目前是两片TPU膜料在155摄氏度时进行热合从而将钛丝夹设其间。目前穿丝都是人工的,而在本案中的工艺是:通过二次热合,将钛丝固定,热合后,上下膜之间紧剩中间通道贯通。然后进行模切,沿热合边缘切膜,形成封堵叶片,再沿导丝通道穿中心导丝,然后将封堵叶片端部通孔套在外套管上,将叶片与外套管热合固定;现有的叶片与外套管固定方式为热风拆焊台或热风枪,其温度控制不佳,温度过高则导致叶片融化,温度过低影响叶片与外套管的热合包裹力。而本案可以设计一种可精准调控温度的热合焊台,包含热合固定位置、温度设定、热合时间等。
[0005]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取石导管智能生产设备及其工艺,包括机壳和工作台,所述机壳上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热合层,且热合层的正上方设置有热合板件,所述热合板件的上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气缸臂组件,且气缸臂组件的上端与驱动气缸的驱动端相连接,所述驱动气缸固定设置在机壳上。
[0006]进一步地,所述气缸臂组件包括连接杆、转动轴和螺旋杆,所述连接杆设置在螺旋杆的上方去,且连接杆和螺旋杆通过转动轴转动设置。
[0007]进一步地,所述热合板件包括支撑框和下封堵板,所述支撑框的端面上滑动设置有下封堵板,且下封堵板的上端面边缘上固定连接有侧封堵板,所述侧封堵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弹簧的一端,且第一支撑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框的侧壁上,所述侧封堵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滑杆,且支撑滑杆滑动设置在支撑框上开设的支撑滑槽内,所述支撑滑杆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直齿条,且直齿条滑动设置在支撑滑槽侧壁上开设的防脱滑槽内,所述直齿条与驱动齿轮相啮合,且驱动齿轮固定设置在螺旋杆的下端上,所述
驱动齿轮转动设置在转动槽内,且转动槽开设在支撑框上,并与所述支撑滑槽相连通。
[0008]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框的内顶壁上设置有激光切割刀。
[000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框外设置有紧固机构,所述紧固机构包括内螺旋环和第二支撑弹簧,所述内螺旋环螺纹套设在螺旋杆外,所述第二支撑弹簧缠绕连接在螺旋杆外,且第二支撑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内螺旋环的上端面上和转动轴的侧壁上,所述内螺旋环的外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横向杆,且横向杆的自由端固定连接在竖向杆的侧壁上,所述竖向杆的下端设置有压合板件,且压合板件的最下端低于所述支撑框的最下端。
[0010]进一步地,所述压合板件包括压合箱和导热板,所述压合箱的底板上插接有导热板,且导热板呈L形结构,所述导热板的竖向段与压合箱的内腔相接触,所述压合箱内滑动设置有移动活塞,且移动活塞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活动插接在隔离板上,且隔离板固定连接在压合箱内,所述移动杆外缠绕连接有第三支撑弹簧,且第三支撑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移动杆的侧壁上和隔离板的侧壁上,所述移动杆远离移动活塞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极触片,所述压合箱内固定设置有与第一电极触片相匹配的第二电极触片。
[0011]进一步地,所述压合箱内设置有冷却机构。
[0012]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冷却器和支撑杆,所述冷却器固定连接在压合箱的内底壁上,所述支撑杆活动插接在压合箱的顶板上,且支撑杆外缠绕连接有第四支撑弹簧,所述第四支撑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杆的侧壁上和压合箱的外顶壁上,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竖向杆的下端面上,且竖向杆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封堵板,且封堵板活动插接在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一通孔开设在压合箱的顶板上,且压合箱的后侧板上开设有与压合箱内腔相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封堵板与第二通孔相匹配设置。
[0013]进一步地,所述封堵板的后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橡胶垫,且橡胶垫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金属箔,所述金属箔的下端上开设有防卡槽,且防卡槽呈直角三角体结构,所述直角三角体结构的倾斜边朝向第二通孔设置。
[0014]进一步地,取石导管智能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钛丝放置在两个TPU膜料之间,启动驱动气缸,并通过气缸臂组件带着热合板件向下运动,完成热合过程;步骤二:热合板件在完成热合的过程中,在热胀冷缩的特性下,会驱动第一电极触片和第二电极触片接触,控制激光切割刀完成智能通电的效果;步骤三:热合板件完成热合向上运动时,会驱动下封堵板失去对支撑框底部开口的封堵,失去对激光切割刀的遮挡,通过激光切割刀完成对产品的切割;步骤四:热合板件在向上运动时,也会使得冷却机构工作,完成对成品的冷却,提高工作效率。
[0015]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对现有的取石导管生产设备的结构进行改进,改进后的取石导管生产设备能够通过一台机械完成热合和切割两个工序,这样可以保证两个生产工序能够连动完成,无需在两个机械之间转移,从而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并且无需增设两台设备,从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0016]本专利技术热合板件的设置,既能够完成取石导管的热合工序,又能够完成取石导管
的切割,具体地,热合板件向下完成热合的过程中,会使得下封堵板向左运动,完成对支撑框下端的封堵,保证热合工序的有效性,热合板件向上脱离产品时,下封堵板向右运动,激光切割刀工作完成对产品最后的切割。
[0017]本专利技术设置了紧固机构,紧固机构的设置,用于实现对产品的紧固,一方面,在热合的过程中,可以防止产品发生移动,确保两片TPU膜料热合位置的精准性,另一方面,在热合板件向上运动时,避免下封堵板带着产品一起向上运动,这样避免产品发生移动,从而保证后续切割的精准性。
[0018]本专利技术在压合箱内设置了第一电极触片和第二电极触片的组合结构,该组合结构的设置,能够完成对设备局部电路的智能控制,这样既可以降低设备的操作难度,同时,又提高了设备的操作性能。
[0019]本专利技术在压合箱内设置了冷却机构,冷却机构的设置,用于对成品的冷却,提高传统自然冷却的生产效率,并且冷却机构的冷却过程,只在压合完成后才会进行,与切割过程同步进行,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冷却机构的设置,既可以为成品起到冷却的作用,同时,又可以为导热板起到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石导管智能生产设备,包括机壳(1)和工作台(2),所述机壳(1)上设置有工作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上设置有热合层(3),且热合层(3)的正上方设置有热合板件(4),所述热合板件(4)的上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气缸臂组件(5),且气缸臂组件(5)的上端与驱动气缸(6)的驱动端相连接,所述驱动气缸(6)固定设置在机壳(1)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石导管智能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臂组件(5)包括连接杆(51)、转动轴(52)和螺旋杆(53),所述连接杆(51)设置在螺旋杆(53)的上方去,且连接杆(51)和螺旋杆(53)通过转动轴(52)转动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石导管智能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合板件(4)包括支撑框(41)和下封堵板(42),所述支撑框(41)的端面上滑动设置有下封堵板(42),且下封堵板(42)的上端面边缘上固定连接有侧封堵板(43),所述侧封堵板(43)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弹簧(44)的一端,且第一支撑弹簧(4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框(41)的侧壁上,所述侧封堵板(43)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滑杆(45),且支撑滑杆(45)滑动设置在支撑框(41)上开设的支撑滑槽(46)内,所述支撑滑杆(45)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直齿条(47),且直齿条(47)滑动设置在支撑滑槽(46)侧壁上开设的防脱滑槽(49)内,所述直齿条(47)与驱动齿轮(48)相啮合,且驱动齿轮(48)固定设置在螺旋杆(53)的下端上,所述驱动齿轮(48)转动设置在转动槽(410)内,且转动槽(410)开设在支撑框(41)上,并与所述支撑滑槽(46)相连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石导管智能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41)的内顶壁上设置有激光切割刀(9)。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石导管智能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41)外设置有紧固机构(7),所述紧固机构(7)包括内螺旋环(71)和第二支撑弹簧(72),所述内螺旋环(71)螺纹套设在螺旋杆(53)外,所述第二支撑弹簧(72)缠绕连接在螺旋杆(53)外,且第二支撑弹簧(7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内螺旋环(71)的上端面上和转动轴(52)的侧壁上,所述内螺旋环(71)的外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横向杆(73),且横向杆(73)的自由端固定连接在竖向杆(74)的侧壁上,所述竖向杆(74)的下端设置有压合板件(75),且压合板件(75)的最下端低于所述支撑框(41)的最下端。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取石导管智能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板件(75)包括压合箱(751)和导热板(752),所述压合箱(751)的底板上插接有导热板(752),且导热板(752)呈L形结构,所述导热板(752)的竖向段与压合箱(7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学武王熙蒋庆幸王庆娟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优复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